生殖健康咨询师考试基础知识.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315898 上传时间:2023-10-16 格式:PPT 页数:92 大小:13.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殖健康咨询师考试基础知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生殖健康咨询师考试基础知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生殖健康咨询师考试基础知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生殖健康咨询师考试基础知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生殖健康咨询师考试基础知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殖健康咨询师考试基础知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殖健康咨询师考试基础知识.ppt(9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国家职业资格培训培训教程基础知识(试行)第二章 性与生殖健康基础知识生殖健康和计划生育,内 容,一、生殖健康概念及发展历程二、计划生育的基本概念及沿革三、生殖保健概念、意义、目标四、健康战略背景下的生殖健康促进五、生殖健康评价操作指标体系六、生殖健康权利与责任七、生殖健康服务的实践,生殖健康咨询员,职业定义:在生殖健康领域为个人、家庭或群体提供计划生育、优生优育、母婴保健等方面信息,开展生殖健康教育,诊断生殖健康水平,帮助人们制订生殖保健促进计划并协助落实的人员,一、生殖健康和生殖保健提出的背景,“生殖健康”(Reproductive ealth1)是国际社会在可持续发展大背景下提出的一个健康

2、感念。生殖健康涉及人口、计划生育、妇幼保健、公共卫生、文化观念和个人权益等社会经济问题,已受到各国政府、理论界、医疗卫生界和计划生育工作者的关注和响应。,80年代末,世界人口快速增长,妇幼保健措施跟不上,全球1/3夫妇没有采用或没条件采用避孕方法,非意愿妊娠大量存在;孕产妇死亡,生殖道感染,传染性疾病发病率居高不下,“世界妇女非政府组织”竭力提倡”生殖权利“。,(一)生殖健康概念及发展历程*,世界卫生组织(WHO)人类生殖研究发展培训特别规划署主任巴赛拉多(J.Berzelatlo)1988年首先提出生殖健康的概念和有关政策应建立在以下四方面:“计划生育;孕产妇保健;婴幼儿保健;控制性传播疾病

3、。成为生殖健康的四大支柱。,在1988年,WHO特别规划署主任巴塞拉多的承担人法赛拉()提出了生殖健康的定义;并在第七界世界人类生殖会议上第一次提出生殖健康应包括以包括基本要素有四方面;(一)人们有能力调节他们的生育;(二)妇女能安全妊娠并分娩;(三)妊娠得到母婴存活和健康的结局;(四)夫妻有和谐的性生活并不必担心非意愿妊娠和染上疾病。,广义生殖健康包括三个方面;,1、是生育调节,其中可细分为计划生育、避孕节育和不孕不育;2、是优生优育;3、是生殖保健,即所有的男人和女人人生全过程的保健,即生长发育期、青春期、生育期、更年期、老年期等。,狭义的生殖健康的概念,是指人类生殖系统中,主要涉及的生育

4、、节育和不育方面生殖功能的完好状态。人们能够有满意而且安全的性生活,有生育能力,可以自由决定何时生育及生育多少。,男女均有权获知并能实际获取他所选择的安全、有效、负担得起和可接受的计划生育方法;妇女能安全地怀孕和生育,向夫妇提供生育健康婴儿的最佳机会。,有利于推行以人为本的服务概念、推广知情选择避孕方法;有利于推广和深化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措施;有利于提倡男性主动参与计划生育活动和承担生殖健康义务,(二)生殖健康的定义;*,*生殖健康是指生殖系统及其功能和过程所涉及的一切身体、精神和社会适应性等方面的健康状态,而不仅仅指没有疾病或不虚弱”。注:国际通用,(三)、生殖健康基本范畴:,1、人们能够有满

5、意而且安全的性生活。包括两个首要条件 满意的性生活性功能良好。不感染性病、艾滋病,不会以外妊娠等安全行为。2、有生育能力。由于环境污染、生殖道感染增加以及社会心理压力等因素,不育症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3、可自由和负责任地决定生育时间和生育数量。主要是指健康权利、保健服务和性教育问题。(自由生育个人生育权,对孩子要慎重负责,要求夫妇有一定的性知识)4、节育方法和知情选择。夫妻有权知道和获取他们选定的安全、有效、负担得起和可接受的计划生育方法。这就是知情选择.5、有权获得生殖健康保健服务。群众有获得社会提供的服务的权利.如;民心工程6、使妇女能够安全的妊娠并且生育健康的婴儿。作好妊娠过程中的

6、监护和指导,孕前孕中遗传及疾病的筛查.做好出生缺陷干预。(一个脑瘫患儿),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有8项:消除贫困和肌饿;普及初等教育;促进男女平等并赋予妇女权利;降低儿童死亡率;改善产妇保健;与艾滋病病毒、艾滋病、疟疾和其他疾病作斗争;确保环境的可持续能力;全球合作促进发展;,我国的生殖健康的内涵*,人们能够进行负责、满意和安全的性生活,而不必担心传染或感染疾病和意外妊娠;人们能够生育,并有权决定是否、何时生育和生育间隔;妇女能安全地完成妊娠和分娩,能生育健康的婴儿,且所生育婴儿能够成活并成长;夫妇能够在知情条件下选择并获得安全、有效和可接受的避孕节育方法;育龄夫妇在享受生育

7、权的同时,还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和家庭责任。,二、计划生育基本概念:*,计划生育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文明程度后,为适应客观环境和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自觉采取的调节生育行为的总称,既公民实行有计划的控制生育,实现人类生产的计划控制。,中国计划生育事业发展沿革,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占全球1/5的人口。人口多,耕地少,底子薄,人均占有资源相对不足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自从五十年代开始倡导至现在。经历了六个阶段曲折的发展路程;1、人口高增长阶段(19491957年)2、人口低增长阶段(19581961年)3、人口高增长阶段(19621970年)8亿 4、人口有控制增长阶段(19711980年)

8、5、人口高增长阶段(19811990年)6、人口平稳增长阶段(1991年至今)目前是我国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阶段。,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做了主人。党和政府面对5亿多的人口压力,从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萌发了控制人口增长的思想。1953年8月11日,政务院批准避孕及人工流产办法;1954年,毛泽东、周总理、刘少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作出关于节制生育的指示;,53年提倡节制生育。,56最高国务会议,毛主席在中共八届三中全会上讲话,56最高国务会议,57马寅初、李德全、邵力子在政协会议上,人口高增长时期1949-1958年,56年卫生部下达

9、了关于避孕工作的指示河北省54年成立了”河北省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综合医院及妇幼保健机构相继成立了避孕指导门诊。有少量的避孕套,人口低增长时期,1959至1961年,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使经济发展出现了波折,人民生活水平降低,致使人口死亡率突增,出生率锐减。1959年人口死亡率上升到了14.6,1960年进一步上升到25.4,而人口出生率只有20.9,人口自然增长率大幅度下降,其中1960年、1961年连续两年人口出现负增长。这一阶段全国总人口由6.72亿下降到6.59亿。,人口高增长时期(19621970年),三年自然灾害过后,经济发展状况逐渐好转,强烈的补偿性生育使人口

10、出生率迅速回升,人口增长进入了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高峰期,并一直持续到20世纪70年代初。使这一阶段的人口年平均自然增长率达到27.5,9年净增人口1.57亿,全国已超过8亿,这是建国以后出现的“第二次人口生育高峰”。,63年周总理在大庆接见输精管结扎者孙燕文及其爱人,人口有控制增长时期,人口有控制增长阶段(19711980年)20世纪70年代是中国人口发展出现根本性转变的时期。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高速增长带来的压力,使人们认识到人口控制已迫在眉睫。中国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发出了实行计划生育的号召,并制定和完善了明确的计划生育政策,使人口高出生、高增长的势头得到迅速控制。19711980年,全国总人口

11、由8.52亿增加到9.87亿,净增1.35亿,超过了第一次生育高峰时期的净增人口。,第三个人口高增长时期,第三个人口高增长阶段(19811990年)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虽然国家把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提高到了战略高度,计划生育被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控制人口增长的措施更加严格。由于50-60年代初“第二次人口生育高峰”中出生的人口陆续进入生育年龄,使得人口出生率出现回升。9年净增1.43亿。这是建国以后出现的“第三次人口生育高峰”。,国家采取的一系列的措施:*,80年党中央发表了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党员、团员的公开信制定和完善了明确的计划生育政策。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把计划生育确定

12、为基本国策,并写入宪法。使人口高出生、高增长的势头得到迅速控制。,*基本国策和方针*,我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主要内容是;国家采取综合措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开展计划生育工作的基本方针是;坚持宣传教育为主、避孕为主、经常性工作为主。,人口平稳增长时期(1991年以后),人口平稳增长阶段2000年11月,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正式作出了“全面推进优质服务工作”明确提出开展“三大工程”即“避孕节育优质服务工程”、“出生缺陷干预工程”、“生殖健康感染干预工程”。,稳定低生育水平时期,2001年12月,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有了国家

13、基本法律保障。2003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决定,更名为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增加了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制定人口发展规划、促进生殖健康产业发展职能。,2006年12月,中央颁布的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我国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进入稳定低生育水平、大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性别比、流动人口、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稳定低生育、统筹解决人口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2001年12月29日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 200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 2006年12月17日,中国计划生育发展 三个阶段,经过

14、全党和全民狠抓降低人口增长的艰苦历程中,我国走出了具有中国特色计划生育的战略措施的成功经验 1、严格控制人口增长阶段;2、稳定低生育水平阶段 3、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阶段。,国际对计划生育方案目标的认识*,国际社会认为,计划生育方案的目标必须使夫妇和个人能自由和负责任地决定其生育数量和生育间隔、拥有这样做的信息和手段、确保知情选择和全面提供安全有效的方法。,国际在开展计划生育工作方面的目标*,尊重所有人的尊严和选择子女数量、生育间隔和时机选择的权利;消除非意愿的怀孕,并减少高危怀孕的发病率及死亡率;让要求计划生育服务的人得到可负担的起,可接受、高质量、方便可靠的计

15、划生育服务;提高计划生育建议、信息、教育;促进男子参与计划生育并分担责任;为增加生育间隔,提倡母乳喂养;,(三)节育技术服务工作,56年我国开始在全国几大城市试行推广各种男女节育措施。56年以后国家开始研制不同形态的惰性宫内节育器,70年代开始第二代T型铜避孕环,80年代开始研制含药节育器和缓释避孕药并用于临床至今。,女性节育技术,50至今年代女性采取的避孕方法是;女性绝育术、输卵管粘堵术、银夹绝育术;避孕药物有避孕药膏、栓、短效、长效避孕药、短效避孕针、长效避孕针;皮下埋植药。终止妊娠药,前列素栓,米非司酮、利凡诺、天花粉、芫花注射液等。,避孕工具,避孕帽,56年以后国家开始研制不同形态的惰

16、性宫内节育器,70年代开始第二代T型铜避孕环,80年代开始研制含药节育器和缓释避孕药并用于临床至今。,男性节育技术,63年周总理提出;“要提倡男子绝育,要造成风气”。首先是男性避孕方面;有输精管绝育技术;输精管电凝术、输精管药堵、附睾药堵、输精管可复装置、此外避孕套、物理方法;温水、红外线、电吹风、超短波、电热袋、电温内裤、激光、超短波、微波等避孕方法。其二、男性避孕药;棉酚、雷公藤、栓剂、膜剂、避孕膏等图;90年-2000年末开始十一酸睾酮用于男性避孕效果的研究,计划生育科学研究,免疫避孕的基础研究抗着排卵、抗着床抗透明带等方面的避孕药的避孕机理的研究。70年代创立了人精液分析正常值的研究结

17、扎术后盆腔淤血症的研究新型避孕药、避孕环多中心临床效果观察,带器、皮下埋植出血机理的研究优生优育方面;从60年代中国医学科学院建立并开展“人类哺乳动物染色体方法”研究,的上海医科大学报告了“先天愚型及其染色体的研究”80年代我国就开展了不孕不育的防治的研究宫、腹腔镜在计划生育、不孕不育临床应用的研究等。,参加国家和WHO合作项目,宫腹腔镜不孕检查,胚胎停育连续四次;宫腔感染引起的粘连造成的不育。,目前我国人口发展面临着七大方面的严峻挑战*,人口众多,资源占有量少,经济社会发展压力沉重,人口和资源环境关系紧张会长期存在,严重影响我国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面临着以下突出矛盾和问题 1、受人口惯性增

18、长的影响,总人口每年将净增700800万人;,2、人口素质并没有随着人口总量增长而提高;难于适应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的要求。中国由于生物、社会、行为与环境所导致的出生缺陷发病率椐专家推测为4%6%个别地区为8%,全国每年出生先天残疾儿童总数约达80万120万人,直接影响近百万个家庭、几百万人的生产和生活。各种地方病、传染病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艾滋病开始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3、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庞大,就业形势更加严峻;4、人口老龄化进程也在加速,社会保障面临着空前的压力;受人口流动迁移的影响,农村老龄化问题更威严重。5、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升高是我国这些年人口工作面临的新问题;预计20

19、20年2045岁男性将比女性多出3000万人。会严重影响社会稳定与和谐。,6、流动迁移人口持续增加,对公共资源配置规程巨大挑战;流动人口的技能、就业、子女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等管理问题。7、贫困人口结构趋于多元,促进社会均衡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十五期间城市低保2200万人左右,农民失地4000多万人,且以年增300多万人的速度增长,容易成为新贫困人口。8、年患病人次数超50亿,艾滋病、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等都有蔓延之势。,中国计划生育新阶段的主要特征是*,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新阶段的主要特征是;系统化;人口和划生育工作是跨学科、跨部门、跨领域

20、的系统工程。关联性;人口与社会各因素间相互依赖日益加强,相互联系日益紧密。,创新性;人口结构、人口素质、流动人。长期性;化解人口安全风险,需要几代人甚至更长时间,计划生育工作必须警钟长鸣,常抓不解。综合性;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必须强化协调,齐抓共管。,(二)计划生育优质服务,以人为本,以群众需求为中心,以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为目标围绕生育、节育、不育开展优质服务,为群众提供满意的宣传教育、技术服务、遗传咨询。促进婚前、孕前保健等生殖保健工作的发展。一想服务要转变思想观念,牢固树立为群众服务的意识;二会服务不断提高自己的服务技巧和技能;,(一)计划生育是生殖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二)生殖健康

21、是计划生育服务工作的延伸;1、都研究人类的生殖(生育)问题 2、都包涵有生育调节的内容,要求有计划的生育;3、强调以妇女为中心,妇女是主要的参与者 4、都强调做好生殖健康服务;5、都包涵有提高生活质量和人口质量的目的。,计划生育与生殖健康关系,三、生殖保健概念、意义、目标,(一)生殖健康保健服务概念:*生殖健康保健服务是指为实现生殖健康而提供的医疗保障服务,其中包括开展性教育、提供性与生殖健康咨询、提供避孕药具和医疗保健服务.注:高级顾问沙拉博士说“自然界把人类繁衍最重要的功能委托了妇女,她有着与男人不能分担的健康危险,,生殖保健的定义*是通过预防和解决生殖保健问题促进生殖健康和福祉的各种方法

22、、技术和服务,其中包括性健康,其目的是增进生活质量和个人关系,而不仅仅是与生殖和性传播疾病有关系的咨询和保健。,(二)生殖保健的发展目标,行动纲领与千年发展目标*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行动纲领提出,到2015年人人享有生殖健康保健目标,要求所有国家在2015年之前通过初级保健制度,为所有适龄人人群提供生殖保健的承诺;即2015年人人享有生殖保健。,我国生殖保健服务目标,我国提出了到本世纪末和21世纪我国生殖保健服务的分阶段目标是;即到2000年育龄群众享有初级的生殖保健服务,2010年育龄群众享有基本的生殖保健服务和2021年育龄群众普遍享有优质生殖保健服务的目标。,全球社会提出的“2015年人人

23、享有生殖保健服务”包含的内容,计划生育咨询、资料、教育、交流服务;产前、安全生产和产后保健的教育和服务,特别是母婴保健;不育症的预防和治疗;流产、预防流产及流产后的调理;生殖道感染和其他生殖健康方面的情况;关于人类性生活、性和生殖健康以及对父母的资料、教育和咨询意见;应随时能够根据要求提供计划生育的转诊服务以利于进一步诊断和治疗妊娠、分娩和流产并发症、不孕症、生殖道感染、乳腺癌和生殖道系统癌症、性传播感染和HIV/艾滋病。,(1)、婴幼儿生殖健康保健(从围生期、性别、女婴歧视)(2)、青春期生殖健康保健(3)、不孕与不育症的防治;(4)、孕产妇生殖健康保健(5)、围绝经期生殖健康保健(6)、男

24、性生殖健康保健、性健康保健,(三)生殖保健服务主要内容,1、进行人口国情和生育政策的宣传咨询。2、提供生殖健康咨询与服务,包括计划生育、不孕、不育、优生优育、孕产妇及母婴保健、出生缺陷、性传播疾病和艾滋病预防、性心理健康和性保健等,(四)我国生殖健康保健主要工作,3、实施社区和家庭健康促进,开展针对相关疾病的科普咨询4、维护人口和生殖健康权利,落实知情选择、免费服务、奖励扶助等政策,开展有关手术并发症和病残儿鉴定的咨询,5、提供信息服务,收集人口和生殖健康相关信息,分析和确定服务项目,制定生殖健康促进规划,开展咨询、服务、干预的效果评估。,(五)县级生殖健康的指标,把初级生殖保健纳入县、乡政府

25、工作人口、计划生育及生殖保健知识已婚育龄妇女综合避孕率避孕有效率已婚育龄妇女人工流产率节育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妇女常见病普查率常见遗传病咨询率,四、健康战略背景下生殖健康促进,生殖健康促进(reproductive health promotion)的概念的提出,将生育从单纯卫生领域扩展到教育、法律、经济和社会文化等更为广阔的领域,并且将生殖健康与社会发展、人口增长、生命素质、人类共同进步等重大问题紧密联系起来。正因为生殖健康的重要.,背景*,生殖健康促进(reproductive health promotion)是1986年第一届国际健康促进会渥太华宪章中健康促进的定义演变而来的,是指一切能够

26、促使行为、生活条件享有利益于性健康、生育健康改变的教育和生态学支持的综合体。,我国生殖健康促进所遵循的行动策略,再控制人口和计划生育、妇幼保健、教育等生殖保健有关的公共政策时,应注意是否有利于生殖健康促进活动的开展;协调所有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和个人的行为,创造有利于生殖健康促进活动的支持环境;利用社区非政府组织,公共机构与个人之间建的界限,通过教育、信息交流、生活技能培训方式,是每个人的生殖健康意识和生殖健康能力不断提高;对生殖健康活动不能局限于医疗保健机构,转业服务人员,要将家庭、学校、单位、社区乃至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等视为生殖健康促进行动的有机组成部分;,生殖健康促进的重要意义*,能够促进群

27、众生殖健康权利的行使和政府对生殖健康保健服务的提供;能使群众对性与性行为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并且能够促进和谐家庭的建立;能够提高群众整体的生殖健康水平和防止性病与艾滋病的传播;,4.通过遗传咨询、孕前保健和围生期保健以及其他出生缺陷干预措施,能进一步提高婴儿出生的质量;能够提高妇女的地位,减少妇女因为怀孕和生育而造成的疾病和心理负担以及社会角色不平等所引起的问题;有利于计划生育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有利于推动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推广知情选择避孕方法,有利于推广和深化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的措施,有利于男性主动参加计划生育活动和承担生殖健康义务。,全球社会促进生殖健康的目标,一是确保简便、实用的全面生殖保

28、健服务,并能以负担得起、可接受和方便的方式向所有需要者提供计划生育方法 二是鼓励并支持人们在不违反法律的调节生育方法上作出负责任的自愿决定,并获得做出决定所需的资料、教育和手段 三是以适应地方、社区各不相同情况的方式,满足人们一生中不断改变的生殖健康需求,五、生殖健康评价操作指标体系,(一)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生殖健康指标有;*1.生育调节指标;生育率、节育率、各种避孕措施人数、人流率1孩与多孩比。2.避孕现用率;怀孕率、流产率、自流产率、死产率。3.孕产妇死亡率(每年10万个活产孕妇中 的死亡人数)4.产前保健覆盖率(即妊娠期间,因为妊 娠相关原因至少接受过一次熟练卫生技术人员诊治的妇女的百分比

29、)5.由熟练的卫生人员接生的比例。6.每50万人群中具有基本产科保健功能的机构数目 7.每50万人群中具有综合性产科保健功能的机构数目。8.围生儿死亡率。9.出生低体重百分比,10.接受产前保健的孕妇梅毒血清学阳性率11.育龄妇女经血红蛋白筛查贫血发现率12.由于流产引起的产科和妇科住院率的 百分比13.有报告的负率生殖器残割率14.达两年或两年以上未孕仍试图怀孕的比例育龄妇女的百分比15.报告的男性尿道炎的发生率比例,2000年,WHO、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联合国人口基金会又在上述15个指标的基础上增加了两项,主要作为艾滋病感染监测的全球性指标 16.1524岁孕妇中HIV阳性率17.人群中了

30、解HIV感染预防措施知识的,(三)我国生殖健康评价指标,1、生育调节指标(生育率、节育率、流产 率、1孩率、)2、孕产妇女保健指标(怀孕率、孕产妇保健率、自然流产率)3、婴儿和儿童保健指标(新生儿死亡率、围产、5岁以下死亡率、先天性出生缺陷、和伤残儿童)4、性传播感染预防和疾病控制(性病、艾滋病),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哪些检测指标与生殖健康相关*,检测指标主要有:避孕药具普及率;青少年生育率;未得到满足计划生育需求;1524岁人口的艾滋病病毒感染率;最近一次高风险性交时的安全套使用率,对艾滋病毒/艾滋病具有全面认识的1524岁人口比例;产妇死亡率;有熟练人员接生的比例;产前护理覆盖率。,表1:计

31、划怀孕妇女优生调查问卷 年 月 日姓名:年龄:丈夫姓名:住址:联系电话:一、年龄是否超过35周岁:1、是,2、否;二、是否近亲结婚:1、是,2、否;三、夫妇双方是否患有重大疾病和遗传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肾病、肝病、血液病、结核病、甲状腺功能异常、先天病、智力低下、精神病等);1、是,2、否;四、夫妇双方家族(三代内)是否患有重大疾病和遗传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肾病、肝病、血液病、结核病、甲状腺功能异常、先天病、智力低下、精神病等);1、是,2、否;五、是否曾生育遗传病患儿、不明原因智力低下或先天缺陷儿:1、是 次,2、否;六、是否有过自然流产(孕20周内);1、是 次,2、否

32、;七、是否有过死胎死产(孕20周);1、是 次,2、否;八、夫妇双方是否长期接触高危环境因素(如:接触农药、汽油、辐射;在化工厂、制革厂、制药厂、造纸厂等污染环境工作;高温作业;过量饮咖啡,过量吸烟、饮酒、吸毒等)1、是,2、否;九、其它不良妊娠结局史(如:葡萄胎、异位妊娠、早产、新生儿死亡等)1、是 次,2、否;,六、生殖健康权利和责任*,1、人们能够知道、获得和选择安全、有效、价廉和可接受的生育调节方法,并获得适当的保健服务,使她们能够安全的进行怀孕、分娩和得到一个健康婴儿的权利 2、育龄夫妇在享受生育权利的同时,还必须承担的相应的社会和家庭责任。人们能够进行负责的、满意和安全的性生活,而

33、不担心传染和感染疾病和发生意外妊娠;能够生育,并有权决定、何时生育和生育间隔;妇女能够安全分娩,母婴健康;夫妇能够在知情条件下选择安全、有效和可接受的避孕节育方法;,(一)、生殖健康的伦理原则*,1.尊重 自主权,是服务对象最基本的权利,体现服务对象生命价值和人格尊严的重要性。知情同意,在开展生殖健康保健过程中,告知服务服务对象的治疗方案、作用、依据、损害、风险。保密,有关的疾病隐私、无害(合理使用药物)、公正(对服务对象公正)、有利(避免伤害而且能够促进他人的生殖健康),(二)生殖健康服务的法律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2001年12月29日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 2001年中华

34、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2005年8月28日修 改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1994年10月27日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方法2001年2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艾滋病防治条例2006年1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 2006年12月17日,七、生殖健康服务的实践,(一)、生殖健康的伦理原则*1.尊重 自主权,是服务对象最基本的权利,体现服务对象生命价值和人格尊严的重要性。知情同意,在开展生殖健康保健过程中,告知服务对象的治疗方案、作用、依据、损害、风险。保密,有关的疾病隐私、无害(合理使用药物)、公正(对服务对象公正)、有利(避免伤害而且能够促进他

35、人的生殖健康),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2001年12月29日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 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2005年8月28日修 改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1994年10月27日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方法2001年2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艾滋病防治条例2006年1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 2006年12月17日,(二)生殖健康服务的法律保障*,(三)生殖保健和医疗实践的主要内容,1.青春期保健2.婚前生殖健康保健3.孕前生殖健康保健4.遗传疾病与生殖健康5.环境因素与生殖健康6.营养与生殖健康,7.孕期生殖保健.8

36、.围生期保健,9.围绝经期生殖健康保健10.男性更年期保健11.性传播疾病的防治,精神神经症状:焦虑、抑郁、多疑、失眠、记忆力下降、思维改变、感觉异常血管舒缩症状:潮红、潮热、盗汗。心血管症状:28.9%患者有假性心绞痛,心悸、胸闷、血压波动、心律不齐。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血管疾病内分泌紊乱:月经紊乱、宫血、腺体、乳腺、皮肤皱缩、泌尿生殖道:萎缩性症状、老年性的阴道炎、性欲减退。骨质疏松:骨关节、腰腿、关节痛、,七、生殖健康发展趋势,1、实行和推广计划生育优质服务2、提倡男性参与3、关注特殊人群的需求:(1)青少年的生殖健康需求(2)老年人的生殖健康需求(3)流动人口的生殖健康需求(4)贫困人口的生殖健康需求,美好的明天,我们共同构建和谐社会及幸福家庭!,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