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职业学院“十三五”专业建设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656155 上传时间:2023-12-0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护理职业学院“十三五”专业建设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护理职业学院“十三五”专业建设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护理职业学院“十三五”专业建设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护理职业学院“十三五”专业建设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护理职业学院“十三五”专业建设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护理职业学院“十三五”专业建设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理职业学院“十三五”专业建设发展规划.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护理职业学院十三五专业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最重要的教学基本建设之一,是教学内涵建设的核心,是学院办学特色和优势的集中体现。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教职成(2015)9号),主动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为区域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制定学院十三五专业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一、十二五期间发展回顾与总结(一)紧跟社会需求,科学合理设置专业“十二五期间,学院

2、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立足办学优势与特色进行专业设置,开设护理、助产、药学、中药、口腔医学技术、医学检验技术、康复治疗技术、医学影像技术、医疗美容技术、医用电子仪器与维护、医学营养、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和老年服务与管理13个高职专业,形成了服务面向较宽、结构合理的专业布局。专业建设成效显著,护理、药学专业获中央财政支持,护理、药学、口腔医学技术、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等多个专业获XX市财政支持,护理专业成为XX市职业院校特色品牌专业和山东省高职院校省级特色专业。在各类专业技能大赛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招生形势良好,学生就业率不断提升。(二)加强校企合作,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2012级五年制高

3、职护理专业进行了6112四阶段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分别与昌乐人民医院、寿光人民医院、高密人民医院、昌邑人民医院等实施院校合作,取得良好效果;助产专业探索实施现代学徒制三段理实交互”人才培养模式,将教学进程分为夯实基础-课岗结合-顶岗实习3个阶段,理论与实践交互融合;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探索实施冠名班,实行订单定向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中药专业等实行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共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三)3+2本科护理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试点学院与XX医学院开展3+2”本科护理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试点,是山东省首个医药卫生类试点专业,转入本科阶段后

4、重点培养急危重症护理方向的护理人员。学生在毕业时获取4个证书,即专科毕业证、本科毕业证、学士学位证、护士执业资格证。(四)加强课程建设,推进课程改革依据学院最新指导意见,较大幅度的修订了15个三年制和五年制高职专业人才方案、200余个课程标。推进精品课程建设,现有1门省级精品课程、7门院级精品课程,14门院级精品课程立项。开展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教师说课比赛、微课比赛、多媒体课件大赛和信息化教学大赛等比赛活动,参加校外比赛取得良好成绩。教师与行业企业联合开发教材,教师主编、参编规划教材30本,著作19部,校本教材16本。(五)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学院已建成、改造高标准校内实验实训室(实训基地)13

5、9个,高标准虚拟实验室4个(虚拟形态学实验室1个,虚拟机能学实验室2个,虚拟静脉注射室1个),实验实训面积3.5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5325万元,设备总数5728台套,其中大型设备197台套。(六)专业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学院专业建设方面仍存在专业发展不平衡、专业动态调整机制还未形成、产教融合度不高、高职教育理念不够深入、缺少名牌专业等问题。二、十三五期间发展的思路和目标(一)发展思路十三五”期间,学院专业建设将以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宗旨,以迎接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以及开展高职院校诊改工作为契机,创新专业建设的思路和机制,对接健康服务业和养老产业,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突出重点、优化结构

6、、注重质量、树立品牌,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以重点专业、特色专业建设为龙头,其他专业为新的增长点,做强大专业,护理专业向精细化方向发展,做大小专业,小专业实现规模、效益的快速发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稳定招生规模,优化学院现有专业布局,逐步改变专业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形成相互协调、相互支撑的专业发展格局。结合学院的办学定位,重点形成护理专业群、药学专业群、口腔专业群、医学技术专业群,不断提升学院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二)总体目标充分发挥学院行业优势、医学教育优势,以面向健康服务业和养老产业的专业建设为主体,实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十三五期间,新增670个专业或专业方向,调整

7、改造部分专业(含专业方向),专业(含专业方向)总数控制在20个左右。重点建设护理类专业群、药学类专业群、口腔医学专业群、医学技术类专业群、健康管理与服务专业群5个专业群。积极申报口腔医学、针灸推拿两个国控专业。建设5-8个院级特色专业,建成2-3个省级品牌专业群,专业(群)品牌效应明显。在3+2本科护理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试点的基础上,继续增加试点专业,争取到十三五”末期,新增2个对口贯通分段培养专业。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持续推进课程改革与建设,彰显专业特色,提升专业内涵,创立专业品牌,在专业建设方面形成一批社会知名和高度认可的专业品牌。加快建设具有示范和辐射作用的

8、优秀教学团队、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精品教材以及优秀教育教学成果等。(三)具体目标1.逐步改变专业发展不平衡现象护理专业要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做强做精,达到省内一流,国内知名。在目前培养全科护士的基础上,合理论证确定专业方向,如中医护理、母婴护理、口腔护理、康复护理、社区护理、老年护理、儿科护理等,实行分方向教学。同时,积极探索将专业方向申报为新专业。根据医院部分科室对男护士的需求,开展男护特色班教育。加强与医院合作,争取形成2-3个就业品牌。军事化管理特色班在现有基础上实现升级、提升,提高学生对口就业率和用人单位满意率。对学生较少、师资力量薄弱、实验实训条件差,但确有发展潜力的专业,学院将在招生、

9、经费、人员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增加学生就业灵活性,逐步将小专业做大。对没有发展潜力的小专业,停止招生。经过五年发展,护理专业占在校生数的60%左右,其他专业占40%左右。2.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实现产教研深度融合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发展,围绕健康服务、医疗服务及养老服务的各个领域,扩大校企合作范围,争取在国际化办学方面取得突破。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提升资源整合能力,医院、企业深度参与专业人才培养、专业科研等工作。提升专业服务社会能力,有条件的专业建立职业技能鉴定站,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3.完善专业建设评价、诊改机制根据省教育厅开展高职院校诊改工作的意见,结合学院实际,完善专业评价、诊

10、改机制。建立以学生满意率、对口就业率、用人单位满意率、双证获取率、大赛成绩、专业社会服务能力、学生创新创业情况、专升本成绩等为主要指标的专业评价体系。三、主要措施和实施步骤(一)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发展,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医院、企业、行业专家参与设计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以此为指导,开展人才培养工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充分利用优质的社会资源,加大医院、企业、行业等在人才培养全过程中的参与度,继续深化6112工学结合、冠名班、1+1+1、现代学徒制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探索、实践1.5+1.5等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学生为主体,积极推

11、行混合教学模式,开展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强化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式学习,将行业文化、企业文化融入专业文化。将职业素养、人文精神、创新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培养贯穿、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二)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与建设1.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融入职业资格标准,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合理设计实训、实习等教学环节,构建课程体系。进行以理论实践一体化、做学教合一为特征的教学模式改革。开展课程体系构建研究,探索打通同一专业下的部分专业课程、基础课程,开设交叉课程。坚持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质量观,积极开设选修课

12、程,十三五期间,各类选修课程达到100门以上。2.实施课程质量提升工程以提高课程教学设计能力为重点,实施课程质量提升工程。开展教学设计能力测评,提高教师教学设计能力。举办说课比赛、微课比赛、信息化教学比赛、教学设计大赛等,提高课程建设质量。开展院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30门以上,申报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5门以上。加大校本教材建设力度,鼓励教师编写与专业核心课程配套的校本教材,鼓励教师编写专业基础课程校本教材。鼓励教师使用校本教材开设专业选修课程。十三五期间,编写校本教材不少于20本。3.提高教学手段的信息化水平加大开放式、共享型课程资源库建设力度,完善教学课件、说课、授课或演示录像、素材库、

13、试题库、模拟项目等课程资源;推进网络教学平台、在线学习系统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更好地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三)加强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从医院、企业聘请知名专家担任专业带头人,实行专业双带头人制度,提升专业的行业影响力。认真落实教师顶岗锻炼制度、参加各类培训制度,提升专任教师实践能力及社会服务能力。落实兼职教师管理制度,以兼职教师教学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兼职教师长效保障机制建设为重点,打造高水平兼职教师队伍。加强教学团队建设,提高院级教学团队建设质量,积极申报省级教学团队,十三五期间,争取建成2-3个省级教学团队。(四)加强实训、实习管理,保障实践教学质量构建以强

14、化职业技能为目标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推进实践教学模式创新。密切跟踪学生就业岗位的技能变化,及时更新实践训练项目与内容,强化实践教学内容的实战性,使专业建设紧跟产业发展,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符合职业岗位要求。切实加强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和指导,加强过程管理和巡回指导。定期修订顶岗实习大纲,严格要求、强化考核,确保学生实习期间切实掌握工作岗位所需要的技能。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学生实习宏观管理、远程指导和信息服务的平台,保障和提高学生实习质量。(五)加强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健全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改革教学管理方式与手段,加强教学管理目标考核,强化专业建设的指导和过程管理与监控,建立科学化的管理和评估制度。

15、规范实践教学质量标准,强化实验、实训、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监控,重视实践教学方案的设计及实训项目和内容的改革与创新,提高实践教学实效和质量。积极开展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初步建立学院内部质量保证诊断与改进体系,顺利通过省教育厅诊改复核。四、保障措施(一)组织保障学院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导各专业制订详细的专业建设实施计划和具体目标,确保专业建设和教学工作围绕规划正常、有序地开展。学院在专业建设的过程中加强宏观调控,协调和组织各方力量,发挥各方积极性,切实搞好专业建设与发展工作。(二)制度保障建立科学规范的专业建设规章制度和诊改制度,强化过程管理和目标管理。采取目标责任制、专业带头人负责制

16、、领导干部联系制等形式,明确各有关职能部门和各系的职能和职责,分解细化建设任务,责任到人,责任到位;加强专业建设评估、兼职教师管理、校内外实训基地管理与社会服务激励制度建设;加强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修订及实施管理,严格各项教学管理制度,加强教学运行规范管理,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完善并形成有效的专业竞争机制,建立专业发展预警机制。(三)资金保障建立专业建设资金投入保障机制,加大专业建设专项经费的投入,多方面、多渠道筹措资金,确保专业建设与发展经费足额拨付。加强横向交流和合作、广泛寻求行业、企业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四)监督保障构建全过程、全方位、多主体的专业建设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逐步形成专业设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专业教学条件建设、专业教学组织实施、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和就业岗位变化等循环式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构建由教育评估专家、行业企业专家、用人单位领导、学生家长、毕业生、学院教学管理人员、督导、教师、在校学生等组织的多主体监控评价体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