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剑兰供应链调研报告.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090579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3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州剑兰供应链调研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广州剑兰供应链调研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广州剑兰供应链调研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广州剑兰供应链调研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广州剑兰供应链调研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州剑兰供应链调研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州剑兰供应链调研报告.doc(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广州年花(剑兰)供应链碳足迹队名:Runner指导老师:周宁队员:卢智敏 易琼华 何安梅 李阳 吕晓勤 潘秋岚 文瑶 许俊华目录一、综述11.1花卉行业概述11.1.1我国花卉产业概述11.1.2广州花卉产业概述21.1.3 广东花卉产业面临的问题31.1.4 唐菖蒲(剑兰)概述31.2年花(剑兰)供应链41.2.1 企业供应链介绍41.2.2供应链的分类41.2.3花卉企业供应链41.2.4中国花卉企业供应链现状51.2.5广州市花卉企业供应链现状51.3碳足迹综述51.3.151.3.261.4花卉行业碳排量情况6二、研究方法62.1研究方向与思路62.2 研究方法62.2.1访谈法62.

2、2.2实地调查法6三、数据汇总和综合分析63.1综述过程63.2数据收集与计算63.2.1花农种植63.2.2冰库仓储服务商73.2.3批发市场83.2.4零售商93.2.5 运输103.3 数据总结13四、结论14五、建议14一、综述1.1花卉行业概述1.1.1我国花卉产业概述花卉产业是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效合一”,劳动密集、资金密集和技术密集“三密合一”的绿色朝阳产业。中国发展花卉产业的优势突出,对于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提高农民收入、满足人民生活需求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中国花卉产业发展十分迅速,花卉种植面积和销售额持续上升,花卉产值20年来年均增长30%,至2007年全国花卉

3、种植面积75.01%万h,约占世界花卉总种植面积的1/3,已成为世界最大的花卉生产基地。2010年,我国花卉种植面积917565.27h,销售额8619594.85万元,出口额46307.60万美元,花卉企业55838个。而唐菖蒲(剑兰)种植面积2891.16h,销售量53886.99万枝/盆,销售额25635.65万元。1996年以前, 年宵花只出现在珠三角的市场上。而在1997年以后,因一批专业从事花卉进口和销售的经营者,从荷兰等国进口凤梨、红掌、杜鹃等盆花,集中在元旦、春节前销售,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这样年宵花便逐渐在全国各地大范围普及推广。在多年的中国花卉产业发展道路中,年宵花对促进我

4、国花卉产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在我国,国民花卉消费主要集中在元旦、春节期间,年宵花开始在全国普及后,高档盆花在此期间的销售比例占全年的销售总量达60%以上,年宵花市场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也促进了花卉产业的发展。在中国花卉产业发展道路中,从只有珠三角少数城市有年宵花到全国各地大范围普及;从只有少数品种到种类越来越丰富;从以进口为主到以国产花卉为主;从单盆销售到以组合盆栽方式销售年宵花成为我国花卉产业发展的促进剂。1.1.2广州花卉产业概述广州素有“花城”美誉,花卉种植历史悠久。广州市委、市政府对花卉产业非常重视,把花卉业作为全市农业七大主导产业和农业结构调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重

5、要举措来抓。近十年来,广州的花卉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据统计,2007年广州花卉种植面积19.9万亩,产值27.37亿元,出口创汇1573万美元。同比1996年,增长432%和1079.75%,以全市农作物种植面积3.91%的土地,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10.76%,种植业总产值的20.77%。花卉业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发展特点:一、科学高效的产业区域布局已基本形成。(一)在花卉产业布局上,根据我市自然气候特点和产业基础,已形成北部从化市的高山花卉和鲜切花、中部白云区及花都区的精品盆花、南部番禺区的观叶绿化植物、西部芳村区的流通中

6、心、东部增城市的宿根球根花卉的高效科学的产业区域布局。2007年全市切花、切叶种植面积27000多亩、销量达5.0亿枝,盆栽类植物种植面积70000多亩、年产7800多万盆,观赏苗木种植面积74000多亩、销量3900多万株,草地种植面积近28000亩、销量约2200万平方米,种苗面积2000多亩、产量达7766万株。(二)观叶植物和高档盆花成为广州花卉的主导产品:盆栽植物5万多亩,年产蝴蝶兰、凤梨、一品红、红掌等高档盆花和山海带、也门铁、绿巨人、发财树、散尾葵、绿萝柱等观叶植物6000多万盆;盆景及花木出口加工基地10000多亩,产品主要出口到欧洲、美国等地;广州已成为我国鲜切花、观叶植物和

7、高档盆花的重要生产基地。二、广州已成为全国花卉重要集散地和调运中心。目前,广州有8个花卉市场,其中广州花卉博览园(含广州花卉科技园)、花都南方花卉交易中心、广州花地花鸟虫鱼批发市场、广州岭南花卉市场等是大型花卉批发市场,年交易额超过30亿元。平均每天大约有60多辆8吨货车的花木发运至全国各地。三、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升级。花卉生产向产业化、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发展,已取得初步的成效。现代化的生产技术应用较为普遍,如组培苗、化学调控花期等技术、温室、大棚、网纱、喷灌、滴灌、通风降温等设备都已广泛应用在花卉生产中。“广州市农业技术规范花卉质量等级评价标准、花卉产品包装与标志、现代月季(玫瑰)切花生

8、产技术规程、红掌盆花生产技术规程已被广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批通过并发布实施。标准的发布与实施,标志着我市花卉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从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增长型的方向发展。广州市花卉标准化示范区2003年被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定为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今后广州花卉业将进一步优化产业区域布局,发展优势产业,提高产品质量,重点建设鲜切花、观叶植物、高档盆花、出口盆景和市场流通等5个花卉标准化示范区,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 1.1.3 广东花卉产业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被纳入花卉全球产业链的云南省后来者居上,成为全国最大的花卉外包基地(接受种苗,主要集中在花卉种植环节,销售则在其它地区)。在花卉产业全球

9、化的大背景下,广东作为全国十大花卉产区和全国最大的花卉集散地,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存在以下问题:一、组织管理形式落后广东花卉以分散经营、小农经济为主体的格局仍未根本改变。目前大部分的花卉企业生产组织形式多数表现为“大而全”或“小而全”,专业化程度低。大多数企业实行家庭式或家族式管理,既要进行引种、繁殖、试验,又要进行生产、经营和销售,花卉种类繁多,结果多数企业未能形成有特色的品种,加上对市场的预测能力较差,盲目跟风的现象严重,容易造成产品过剩,导致价格低、经济效益差。二、产业发展处于高速低效状态广东花卉业仍处于高速低效、数量型扩张阶段。生产布局上没有很好地注重本省自然资源优势的利用和发挥。不

10、少地区不考虑当地气候条件、地区消费水平,盲目发展花卉项目,造成低水平重复投资和建设,花卉品质差,产品滞销。花卉产业一直被认为是种植业中经济效益最高的产业,但与荷兰、美国、日本等国家相比,单位面积的产值差距还很大。2002年广东省花卉单位面积的产值为14.7万元,而荷兰花卉的单位面积产值为693.96万元、美国为160.83万元、日本为99.83万元,分别相差47.1倍、10.9倍和3.8倍。三、市场体系不完善我国花卉业是在市场经济中发展起来的,底子薄、基础差,国家缺少相应的政策扶持和必要的资金投入,导致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滞后。化脓和花卉企业获得市场信息的手段落后,信息传递速度慢、准确性不高;花

11、卉交易方式陈旧,流通环节多、时间长、成本高;花卉行业之间的无序竞争也十分严重,相互拆台,压级压价;政府对花卉市场的建设还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布局,市场建设一哄而上,又没有相应的配套服务作支撑,有的花卉市场一经建成就成为亏损大户。四、科技投入不足花卉是科技含量较高的产业,但研究、开发、示范、推广等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滞后于生产发展的需要,已成为阻碍广东省花卉产业顺利发展的瓶颈之一。一些科研单位为维持自身收益,多做短期行为引进,放弃长期艰苦的品种选育及复壮的研究项目,使现有花卉品种得不到适时改良,日趋退化;许多野生奇花异卉品种沉睡深山老林,无人问津。另外,对设施园艺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综合保鲜技术及专用

12、肥料、农药、基质等也缺乏专门的系统研究、开发和引进消化。大多数花农凭借经验生产花木,产品质量较差,档次不高。五、标准化生产程度低近年来,广东花卉销售和出口的数量有所增加,其销售方式也在逐渐向信息化、电子商务方向发展,但花卉生产和销售仍以传统交易为主,无法再信息网上提供准确信息,难以实现拍卖、网上交易等产品营销现代化,与加入WTO的新形势极不适应,造成花卉市场交易效率低、产品损耗严重、营销成本高。这主要是因为没有完善的行业标准实施体系所造成的。目前,广东花卉业还未建立符合本省实际情况的行业标准,花卉产品质量受到严重影响,缺乏国际竞争力,影响出口创汇。1.1.4 唐菖蒲(剑兰)概述唐菖蒲(学名:G

13、ladiolus gandavensis)原种产于南非。世界各地普遍栽培。主要生产国为美国、荷兰、以色列及日本等。唐菖蒲为重要的鲜切花,可作花篮、花束、瓶插等,可布置花境及专类花坛。矮生品种可盆栽观赏。乃属鸯尾科球根植物。它与玫瑰,康乃馨和扶郎花被誉为“世界四大切花”。而其更赢得“切花之魁”的称号。唐菖蒲为喜光性长日照植物,忌寒冻,夏季喜凉爽气候,不耐过度炎热,球茎在45条件下即萌动;2025生长最好。性喜肥沃深厚的砂质土壤,要求排水良好,不宜在黏重土壤易有水涝处栽种。在东北、华北地区夏季生长均较广州、上海为好。1.2年花(剑兰)供应链1.2.1 企业供应链介绍 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

14、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 1.2.2供应链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将供应链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根据范围不同:内部供应链是指企业内部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所涉及的采购部门、生产部门、仓储部门、销售部门等 组成的供需网络。 外部供应链则是指企业外部的,与企业相关的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涉及的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厂商、储运商、零售商以及最终消费者组成的供需网络。内部供应链和外部供应链的关系:二者共同组成了企业产品从原材料到成品到消费者的供应链。

15、可以说,内部供应链是外部供应链的缩小化。如对于制造厂商,其采购部门就可看作外部供应链中的供应商。它们的区别只在于外部供应链范围大,涉及企业众多,企业间的协调更困难。 根据稳定性不同:根据供应链存在的稳定性划分,可以将供应链分为稳定的和动态的供应链。基于相对稳定、单一的市场需求而组成的供应链稳定性较强,而基于相对频繁变化、复杂的需求而组成的供应链动态性较高。在实际管理运作中,需要根据不断变化的需求,相应地改变供应链的组成。 根据容量和需求不同:根据供应链容量与用户需求的关系可以划分为平衡的供应链和倾斜的供应链。一个供应链具有一定的、相对稳定的设备容量和生产能力(所有节点企业能力的综合,包括供应商

16、、制造商、运输商、分销商、零售商等),但用户需求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当供应链的容量能满足用户需求时,供应链处于平衡状态,而当市场变化加剧,造成供应链成本增加、库存增加、浪费增加等现象时,企业不是在最优状态下运作,供应链则处于倾斜状态。平衡的供应链可以实现各主要职能(采购/低采购成本、生产/规模效益、分销/低运输成本、市场/产品多样化和财务/资金运转快)之间的均衡。 根据功能性不同:根据供应链的功能模式(物理功能、市场中介功能和客户需求功能)可以把供应链划分为两种:有效性供应链(Efficient Supply Chain)和反应性供应链(Responsive Supply Chain)。有效

17、性供应链主要体现供应链的物理功能,即以最低的成本将原材料转化成零部件、半成品、产品,以及在供应链中的运输等;反应性供应链主要体现供应链的市场中介的功能,即把产品分配到满足用户需求的市场,对未预知的需求做出快速反应等;创新性供应链主要体现供应链的客户需求功能,即根据最终消费者的喜好或时尚的引导,进而调整产品内容与形式来满足市场需求。根据企业地位不同:根据供应链中企业地位不同,可以将供应链分成盟主型供应链和非盟主型供应链。盟主型供应链是指供应链中某一成员的节点企业在整个供应链中占据主导地位,对其他成员具有很强的辐射能力和吸引能力,通常称该企业为核心企业或主导企业。 1.2.3花卉企业供应链 “供应

18、链”的概念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提出的。近年来随着全球制造的出现,供应链在制造业的管理中得到普遍应用,成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现在,供应链关系管理的历练已经融入到花卉业。一条便捷有效的花卉供应链有3个明显的好处。一是产品可以令终端客户满意。因为在从组培苗开始进行生产,到把成品花卉送到零售商,整个过程都在考虑终端用户的需要。第二,通过供应链关系管理,可以在基于赢得和保持终端客户的基础上,在花卉产业的不从环节采取统一的策略。第三,供应链越方便快捷,生产商和供应商就越能节约成本。在供应链关系下,种植者和零售商之间建立起了良好关系。因为他们已经成为利益相关的共同体了。图2 年花(剑兰)的销售流程图1.2

19、.4中国花卉企业供应链现状至2005年,中国虽然建成2586个花卉市场,但由于功能雷同的初级交易市场多,缺乏市场管理人才,市场功能不完善等,且没有信息保障系统,花卉市场信息无法快速运转,造成全国花卉市场流通体系不畅。目前大多中国花卉企业主要还是采用原始的经营方式或利用门市进行营销的单一模式。大部分企业缺乏利用现代化技术经营的意识,利用互联网发展的花卉企业比较少,当前国内花卉流通价格混乱。随着第七届花卉论坛在江苏省常州市的召开,论坛的主题是“大力发展当代花卉物流业”,我国的花卉物流环节被重新提上议程。物流环节是花卉流通中最关键的方面,贯穿于花卉产品从产地到消费市场的整个产业链。花卉产业物流是指花

20、卉产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实体和信息流动过程,它包括花卉产品生产、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一系列环节。而我国花卉物流发展存在以下问题:一、包装水平低下,严重影响花卉产品的品质;物流技术落后,鲜切花缺乏全程冷链运输。二、货代公司小而散,缺乏专业的花卉物流公司参与,争抢客户、经济纠纷等现象时有发生。三、花卉产品价值低,加大了运输成本在总成本中的比重。激烈的市场竞争导致花卉产品的售价迅速下降,利润降低。四、物流成本高,花卉产品国际竞争力较弱。因出口量少,附加值低,花卉物流处于弱势地位,目前我国出口至世界各地的花卉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五物流管理的创意及积极性不足,中小企业

21、不能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对自己的物流供应链进行及时合理的调整。1.2.5广州市花卉企业供应链现状号称国内最大规模的迎春花市陈村年宵花市是颇具岭南特色、颇具年味的广东迎春花市。但在近几年的花市中,却暴露出广东花卉业的一个尴尬现状:“家花”不如“洋花”香。唱主角的多是十多年来风靡大江南北的蝴蝶兰、大花蕙兰、凤梨、红掌等来自境外的“洋花”;而作为“家花”代表的中国内地传统十大名花牡丹、月季、芍药等不是难觅踪影,就是藏在深闺。缺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花卉新品种是造成此番现象的原因之一。1.3碳足迹综述1.3.1 碳足迹的概念及定义“碳足迹”来源于一个英语单词“Carbon Footprint”,在为应

22、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威胁而承担的责任和减排措施等场合的讨论里,“碳足迹”已成为一个广泛使用的术语和概念。近一段时间内,该术语常见诸于媒体、政府及企业的言论里。“Carbon Footprint”在文献著作中被引用的次数截止至2007年为止为42次(Scopus,ScienceDirect),其中2005年为3次,2006年为8次,2007年上升至31次,呈逐年递增的态势。很多文章对这一概念的着眼点在于,特定的商品或公司组织在某项活动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它们都没有对“碳足迹”给出一个明晰的定义。在大多数情况下,“碳足迹”被视作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或者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当量。相关文献对于“碳足迹”概念的

23、阐述(ISAUK Research Report 07-01)来源阐述Energetics (2007)“碳足迹”就是覆盖整个生产经营活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Carbon Trust (2007)“碳足迹”即估算一件产品在其生命周期里温室气体(GHG)总排放的二氧化碳当量,可从生产原料、生产制造以及处置成品(不包括使用者的排放)这几方面进行。“碳足迹”是一项技术,用于确定和测量供应链内每一个环节的活动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并从供应链整体架构上将各产出对应于各环节的排放。ETAP (2007)“碳足迹”是衡量人类活动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折合成二氧化碳计算)对环境的影响。Grub & Ellis(20

24、07)“碳足迹”是一种衡量化石燃料燃烧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方法。在一个商业组织里面,“碳足迹”是每日经营活动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它还反映了将商品运往市场时的化石能源消耗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Parliamentary Offi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ST 2006)“碳足迹”是一个过程或产品在其整个生命周期里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排放的总额。通常使用克二氧化碳每千瓦时(gCO2eq/kWh)作为不同温室气体的换算单位。 碳足迹概念的定义对于“碳足迹”这一概念的完整定义,有以下几种主流意见。由于本次调研对产品碳足迹的测算是根据PAS 205

25、0规范所进行的,所以对碳足迹的定义倾向于PAS 2050规范中给出的释义。来源定义ISAUK Research Report 07-01 A definition of carbon footprint“碳足迹”专指二氧化碳排放量,它包括了一个活动直接或间接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或是一件产品在其生命周期过程中所积累的二氧化碳排放。Carbon TrustCarbon footprints in the supply chain一件产品的碳足迹是指该产品在整个供应链中每个独立环节所产生的碳排放。碳排放不仅指二氧化碳的排放,在建立一件产品碳足迹模型时,需要把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的温室气体也计算在内。P

26、AS 2050规范“碳足迹”是一个用于描述某个特定活动或实体产生温室气体(GHG)排放量的术语,因而它是供各组织和个体评价温室气体排放对气候变化贡献的一种方式。产品碳足迹 这个术语是指某个产品在其整个生命周期内的各种GHG排放,即从原材料一直到生产(或提供服务)、分销、使用和处置/再生利用等所有阶段的GHG排放。其范畴包括二氧化碳(CO2)、甲烷(CH4)和氮氧化物(N2O)等温室气体以及其它类气体。1.3.2 碳足迹之于政府行为对于政府及媒体,系统地谈论低碳经济,最早可追溯到1992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1997年的京都协议书。而低碳经济的概念最早见诸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英国在我

27、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白皮书中首先提出了“低碳经济”概念。之后,“碳足迹”“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2009年12月,192个国家的谈判代表齐聚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商讨后京都时代(2012-2020年)全球温室气体如何减排的问题,使气候变化问题的严重性和国际贸易中的碳足迹问题再次引起各国重视。当前,已经有一批国家和地区相继出台自愿或强制的碳标签制度,要求在其产品上标注碳足迹信息。碳标签(Carbon Labelling),就是将产品生命周期(即从原料、制造、储运、废弃到回收的全过程)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在产品标签上用量化的指数标示出来,以标签的形式告知消费者产品的碳

28、信息。即利用在商品上加注碳足迹标签的方式引导消费者选择更低碳排放的商品,从而达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缓解气候变化的目的。较成熟的碳标签由英国发起。从 2007 年起,英国政府为应对气候变化专门成立了Carbon Trust(碳基金),鼓励向英国企业推广使用碳标签。日本紧随其后,鼓励本国公司在商品包装上详细标注产品生命周期每个阶段的碳足迹。欧盟也积极推出新的规则对生物燃料的碳足迹衡量做出强制性规定。法国政府也鼓励零售商对碳足迹进行核算,签发了零售商和贸易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规定。美国、瑞典、加拿大、韩国等国家都已在国内推广使用碳标签。同时,国际采购商、品牌商也已纷纷开始从供应链上要求产品碳足迹信息的

29、公开。而在国内,2010年 3月,台湾宣布将启动碳标签制度,鼓励业者申请标示碳标签,以方便民众选购低碳产品。10月底,一家生产海产品的企业獐子岛渔业通过SGS集团对其虾夷扇贝产品进行碳足迹计算,并获得相应的碳标签。这是国内食品行业首个碳标识认证食品,实际上包括服装加工、照明灯具等其他多个行业现在已有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开始关注低碳产品认证。可以预见,将来的国际贸易中,越来越多的进出口方会要求对方提供其组织活动对环境影响的“碳足迹”指标,而显示碳足迹,加注了碳标签的商品更易进入国际贸易领域,被其他国家的消费者接受,碳足迹评估将帮助的产品应对“碳关税”、“碳壁垒”,提升市场竞争力。已出台产品碳标签的

30、国家及地区一览表(来源:fo-)国际碳标签发展情况(部分)国家碳标签名称产品类别标签信息评估机构计算准则英国Carbon TrustCarbon Reduction LabelB2BB2CAllCO2e;承诺未来减排Carbon Trust/Carbon Label CompanyPAS 2050美国Climate Conscious Carbon LabelB2CAll分级;宣告达到标准Climate Conservancy full life cycleClimate conscious methodology(based on process-LCA)加拿大Carbon CountedB

31、2CCO2e第三方单位PAS 2050法国Groupe casino indice carbonB2CCO2e;分级Cradle to gateLCA PAS 2050韩国CooL(CO2 Low Label)B2CCO2e;承诺未来减排Korea Eco-products Institute(整理自:碳足迹评估标准概述,倪福成)1.3.3 碳足迹之于企业行为许多国际知名品牌企业已经开始注意到消费者的低碳意识,许多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关注的不仅是价格,可能还包括对这一产品是否环保、低碳等考虑。他们无法在购买某项产品时看到或计算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但希望对企业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情况有所了解。同时,测

32、定产品碳足迹除了帮助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降低碳排放,获得额外收益,还可以针对公众如何进行环保的选择、使用和处理产品提供建议。目前已有多家企业(主要为跨国企业)约75种产品试行PAS 2050标准,这些公司包括l 百事可乐(PepsiCo)l 可口可乐(Coca Cola)l 金佰利(Kimberly Clark)l 英国糖业公司(British Sugar)l 法国达能公司(Danone)l 大陆服装公司(Continental Clothing Company)等在纺织服装业界,巴塔哥尼亚(patagonia,USA)、大陆服装公司(Continental Clothing Company,UK

33、)、香港中央纺织集团(central textiles,HK)在关于“碳足迹”方面所做的工作都属行业领先地位。l Patagonia在企业的网站上专门开辟了“Carbon footprint”专栏,对该公司生产的服装进行了详尽的碳排放追踪并展示成动画。此外,他们对每一件销售的服装都标明其生产过程中碳排放总量,以供消费者了解;l 大陆服装公司采用先进的“EARTHPOSITIVE APPAREL”理念,大量采用有机棉花原料,有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达90%;l 香港中央纺织集团积极参与可持续发展行动,发布集团可持续发展报告,包括对企业产品碳足迹测定及原材料优化等内容,并荣获“ACCA香港可持续发展报

34、告大奖”。在全球范围内,碳足迹还是一个相对陌生的概念。虽然很多国际大公司采取了相应的实际行动(主要为了满足消费者/利益相关者的需求),但在中国,这个概念还没有那么深入人心。因此目前中国的公司还不太会报告其碳排放情况,公司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也还没有那么透明。一家国际碳排监测组织向中国公司发放的2008年碳排放调查问卷的回收率仅为2.5%。中国碳足迹评估的不足会让中国的公司很难有效地减少其温室气体排放量,也让他们很难在对抗气候变化的战斗中走在世界的前列。1.3.4 碳足迹计算方法介绍根据ISAUK Research Report 07-01 A definition of carbon footpr

35、int以及PAS 2050规范,计算碳足迹的方法可大致分为两种:l 自下而上基于过程的分析(Process analysis)),如生命周期评估(LCA)法;l 自上而下基于环境输入和输出的分析(Environmental Input-Output),如矿物燃料排放量计算法。PA-based LCAs基于过程分析的生命周期法基于过程分析的生命周期法(PA-based LCAs)是一个自下而上的方法,它的建立是为了更好地理解特定产品在其生命周期内对环境的影响。自下而上的性质表明了PA-based LCAs需要解决好系统边界的问题现场、第一阶段以及一些第二阶段的影响都需要考虑在内。如果采用该法进行

36、碳足迹的估算,必须重点考虑系统边界的确立,一个适当的系统边界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各衔接环节的误差。当对一个大型实体(如政府、家庭或特定工业部门)进行测算时,使用PA-based LCAs将会遇到比较多的困难。因为它需要收集这些环节中具有代表性的各类子集的信息,虽然这些资料可以从生命周期数据库里获得,但由于信息类别不同,它们的数据库来源通常并不一致,这使计算工作变得繁琐且容易遗漏。Environmental Input-Output环境输入输出环境输入输出(EIO)的分析提供的是一種自上而下的方法来计算碳足迹。该方法将经济账户(把所有经济活动以分部门投入产出的形式结合在一张表上)和环境账户资料相结

37、合,可以用来建立全面、可靠并且具有较高层次影响力的碳排放量计算模型,这个模型是以整个经济体系作为其边界。不过这种完整性是建立在对细节的牺牲之上。在一个宏观的环境里对投入和产出进行分析,则对于微观系统的评估(例如产品或进程)会产生一定限制。因为对于某一个部门,它假设了其同质的价格、产出以及碳排放量水平。虽然在一个部门内可以进行细分类从而进一步分析,使这些分类更接近一个微观系统,但这种可能性是有限的。这个方法的一大优势则在于,一旦模型被确立好了,则计算所花费的时间和人力可达到最小。综上,这两种方法都需要应对外界因素的干扰,尽量捕捉到整个生命周期里二氧化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目前较新的理论是将两者有机

38、结合的分析法,有学者称之为Hybrid-EIO-LCA,即“环境输入输出与生命周期结合法”。这种方法既注重了细节的保留,又体现了整体性和全面性。但由于其复杂性,实施起来难度较高,相关文献研究也比较欠缺,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1.4花卉行业碳排量情况花卉行业对碳环境的影响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可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二氧化碳对地球变暖、对人类发展是罪魁祸首,但对植物来说却是促使其生长不可缺少的重要粮食。一棵胸径20厘米的绒毛白蜡树,每天可吸收4.8千克二氧化碳,释放3.5千克氧气。一公顷落叶阔叶林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14吨、释放氧气10吨,针叶林较之高些,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22吨、释放氧气16

39、吨,而常绿落叶林则更高,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29吨,释放氧气22吨。这些科学数字是多么令人振奋与惊喜。就北京来说,2009年全市新增加的园林绿地面积就是9458公顷,郊区新增造林绿化面积8733公顷,光北京2009年一年新增加的园林绿地就多吸收了50多万吨二氧化碳,同时还多释放了30多万吨氧气!绿色花卉低碳产业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需要把花卉产业作为农林业主导产业加以发展。低碳经济是指温室气体排放量尽可能低的经济发展方式,尤其是二氧化碳这一主要温室气体排放量要有效控制。在全球变暖大背景下,低碳经济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关注。花卉业是一项绿色产业,符合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要求,

40、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改变,实现花卉生产模式、价值观念现代化,提高花卉业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可以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做出应有贡献。发展花卉产业低碳城市建立森林城市、园林城市需要把花卉产业作为城市建设的基础产业加以发展。加强城市绿化美化,完善城市生态功能,成为市民普遍愿望,也引起政府高度重视。大力发展花卉业,可以为城市提供更多更好的绿化美化材料,提升城市绿化美化水平,这既是城市发展对花卉产业的要求,也是花卉产业发展的重要机遇。二、研究方法2.1研究方向与思路 我们将本次的调研主题定为广州花卉(剑兰)的销售供应链。在确定主题后,我们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力求对剑兰供应链有一个全面的了

41、解。之后通过采访、实地调研等方法了解到实际的真实情况。最后,通过对各环节碳足迹的分布情况的分析,对剑兰销售供应链碳足迹管理的改进与完善提出有价值的建议。2.2 研究方法2.2.1访谈法本次调研访谈的对象主要有:种植剑兰的花农陈先生,负责冰库管理的张先生。我们根据碳足迹调研中所需要的一些关于种植花卉,冰库消耗等数据,事先归纳问题内容,层层递进,对受访者进行了咨询调查,并得到了可靠的信息。2.2.2实地调查法本次调研我们也采用了实地调研法,对岭南花卉批发市场、广州荔湾花市进行了实地调研。三、数据汇总和综合分析3.1综述过程 剑兰种植冰库储藏批发市场零售(花市)运输运输运输简单打包重新打包3.2数据

42、收集与计算3.2.1花农种植花卉基地简介台山市海宴镇地处南海之滨,北枕隆文山脉,地势平缓,土地肥沃,属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水源充足,年均降雨量2200毫米,年均气温23,全年无霜冻,自然条件非常适合花卉生长,花卉生长时间长,速度快,生产成本低。在海宴,秋天种植剑兰,可进行露地栽培,不需要任何设施,海宴镇既节省了支出成本。同时,又可根据剑兰的开花习性,错开剑兰的种植期,鲜花上市的时间可满足圣诞节、春节、清明节等节日的用花需求。这三个节日,正是北方剑兰鲜切花生产的淡季。所以,海宴的剑兰在无需很大成本的情况下,可获得更大的效益。现在海宴镇已种植剑兰4000亩。每当田野上连片的剑兰花含苞欲放、欣欣向荣

43、之际,各路客商便云集海宴,使这儿的花卉批发市场格外活跃,形成沿海高速公路及麻阳线公路两旁一道亮丽风景线。 种植种植剑兰碳足迹测定对剑兰销售进行产品生命周期分析后,确定其第一级原料为剑兰,对于剑兰种植碳排放的测定,主要测定以下因素:肥料使用所产生的GHG排放;数据:输入物质输入数量二氧化碳排放当量30000株剑兰二氧化碳当量肥料35kg3.5kg CE/kg122.5 kg CE计算:.5kg每亩有剑兰大约30000株每1000株剑兰的二氧化碳当量约为4.0810-3 kg每亩剑兰用肥料35kg每公斤肥料二氧化碳排放当量为3.5kg3.2.2冰库仓储服务商广州剑兰的冰库仓储服务多选择位于南海区的

44、冰库,用于暂时储存从地里收割但未运送到批发市场的的剑兰。租用时长通常约3天。冰库是贮存机制冰的仓库,因此应紧邻制冰间,靠近公路月台、铁路月台或加冰码头,并配有碎冰机平台和滑冰道等构筑物,以利于机制冰需素入库及将冰运至所需单位。冰库在储存剑兰的过程中,需耗费极大电力,从而排放出的二氧化碳量不可小视,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数据:输入总量备注每日耗电量(kwh)26功率(kw)16制温范围()-10耗电量/100捆15%时长(天)3计算:三日所需电力(kwh)=78耗电量/100捆=15%每千株剑兰三日所需电力(kwh)=1.17每kwh的二氧化碳排放量(kg)=1.06每千株剑兰的二氧化碳排放

45、量(kg)=1.243.2.3批发市场目前中国最主要的鲜花产地为昆明、广州。广州的鲜花市场位于广州芳村岭南,是目前国内的第二大鲜花产地,主要优势产品为菊花、剑兰及部分切叶、玫瑰,广州岭南花卉市场内有很多专业的鲜花代理商,为广大花店省去了不少麻烦。岭南花卉市场市场位于芳村大道珠江桥段28号之一,是目前省内最大的花卉市场。该市场占地4万多平方米,共设铺面438间,摊位1900多个,中心花市占地1.6万平方米。市场划分为玫瑰区、菊花区、云南花区、剑兰区、荫生植物区、盆景区、种苗区和鱼虫鸟区。市场主营花、鸟、鱼,兼营园林绿化用品。各种鲜切花等花卉在市场进行交易后,发运全国各大城市。批发市场为露天开放,

46、无固定店铺,位置是先到先得。但市场管理方面有对位置的简单间隔规定,是用竹竿分开的,每50捆所分配的竹竿大约3条,每条大约2.5米。数据:输入总量备注夜晚灯光使用量(盏)2灯光功率(W)1000夜晚灯光使用时间(小时)5塑料绳使用量(米)1.8/捆1捆=100株计算:每晚所需电力(kwh)=10每kwh的二氧化碳当量(kg)=1.06每千株剑兰所需塑料绳(kg)=0.23每kg的二氧化碳当量(kg)=3.14每千株剑兰电力的二氧化碳排放量(kg)=10.60每千株剑兰塑料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kg)=0.72每千株剑兰的二氧化碳排放量(kg)=11.32+3.2.4零售商广州每个区都有花市,荔湾区在旧时西关,没有太多移民,民风保存较好。荔湾花市位于荔湾区荔湾路花街,是广州规模较大、年味较浓的一个花市,从多宝路迁移到荔湾北路已有十多年的历史。荔湾区曾有想法将花市移师其他地方,但经过调研后还是认为荔湾路举办花市的条件最为成熟。荔湾路,该路全长838米,宽31米,共有8个出入口,对安全保卫、应急疏散具有很大的优势。由于交通便利,周边有多条线路公交车及地铁一、五号线途经,人气超高。鲜花过度包装的现象非常普遍。以一家花店每天20束花的平均销量为例,一天就要用去400多张包装纸。一般1棵树可生产2000张包装纸,照此计算,一家花店5天就消耗掉1棵树!而这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