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检测技术规程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842471 上传时间:2023-03-24 格式:PPT 页数:130 大小:4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防检测技术规程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0页
消防检测技术规程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0页
消防检测技术规程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30页
消防检测技术规程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30页
消防检测技术规程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消防检测技术规程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防检测技术规程课件.ppt(1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消防检测技术规程,消防检测技术规程消防检测技术规程,引 言,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设置的建筑消防设施,是预防火灾发生,及时扑救初期火灾,减少城市灾害、增强城市安全的有效措施。为规范建筑消防设施的检查和测试工作,确保各类建筑消防设施正常运行,依据国家和本市现行消防技术标准,制定本标准。本标准尚未涉及的建筑消防设施,其检查和测试可参照本标准的相关要求进行。,消防检测引用文件,GB50166-9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61-2005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63-2007 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016-2006 建筑设计防

2、火规范 GB5004595(2005年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116-98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084-2001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A503-2004 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技术规程 GA8362009 建设工程消防验收评定规则DB50/201-2004 建筑工程消防验收规范,消防设施检测分类,A类(关键项)指直接关系到消防设施运行功能存在的致命缺陷以及可能对人身安全造成危害的项目。B类(主要项)指对消防设施工程质量有重要影响,可能间接影响消防设施系统运行功能和可靠性的项目。C类(一般项)指对消防设施工程质量无重要影响,消防技术标准中又规定需要检验的项目。,一、

3、技术要求、重要程度、检测数量及检验方法,1.1 消防供配电设施,1.1.1消防配电1.1.1.1用电负荷等级,技术要求:消防用电负荷等级应符合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和消防设计文件要求。重要程度:A检测数量:全数检测检验方法:查看电源情况,核实消防用电负荷等级是否符合消防技术标准和设计要求。,1.1.1.2消防配电方式,技术要求:a)消防用电设备应采用专用的供电回路,其配电线路和控制回路按防火分区划分。消防设备配电箱应有区别于其它配电箱的明显标志,不同消防设备配电箱应有明显区分标识,配电箱上的仪表、指示灯的显示应正常,开关及控制按钮灵活可靠;b)消防重要设备的供电,应在最末一级配电箱处设置自动

4、切换装置,切换备用电源的控制方式及操作程序应符合设计要求。重要程度:a)B b)B检测数量:全数检测检验方法:a)对照电气设计图核实配线方式;查看消防控制室及各消防设施最末一级配电箱的标志以及仪表、指示灯、开关、控制按钮的状态;b)观察检查最末一级配电箱电源切换装置设置情况,在自动控制方式下,手动切断消防主电源,观察备用消防电源的投入及指示灯显示是否正常;,1.1.1.3消防配电线路防护,技术要求:消防用电设备的配电线路应满足火灾时连续供电的需要,暗敷时应穿阻燃硬质塑料管并敷设在不燃烧体结构内且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30mm,明敷时应穿有防火保护的金属管或有防火保护的封闭式金属线槽,线路保护应完整

5、密实。重要程度:B检测数量:每个防火分区抽查1处。检验器具:超声波检测仪,防火涂料测厚仪。检验方法:用超声波检测仪测试暗敷配电线路的结构保护层厚度,用防火涂料测厚仪测金属管、金属线槽的防火保护层厚度。观察检查线路保护完整性。,1.1.2自备发电机组 1.1.2.1发电机,技术要求:a)发电机额定功率符合设计要求;b)仪表、指示灯及开关按钮等应完好,显示应正常;c)自动或手动启动达到额定转速并发电的时间不应大于30s,发电机运行及输出功率、电压、频率、相位显示均应正常;重要程度:a)B b)C c)B检测数量:全数检测 检验器具:秒表检验方法:a)查看发电机铭牌标称的额定功率,将额定功率与消防用

6、电设计负荷对比;b)采用目测及手触摸相结合的方法检查仪表、指示灯及开关按钮的状态;c)自动或手动启动发动机,用秒表计时,30秒后读取仪表数据并观察发动机的运行状态,试验时间不应超过10 min。,1.1.2.1储油设施,技术要求:a)储油间的设置应符合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和消防设计要求;b)储油箱内的总储存量应不超过发动机运行(3.00-)8.00h的用量,油位显示应正常;c)储油箱应密闭且应设置通向室外的通气管,通气管应设置带阻火器的呼吸阀,油箱的下部应设防止油品流散的设施。重要程度:a)B b)C c)A检测数量:全数检测检验方法:a)对照设计图核实储油间的设置位置;b)观测储油箱油位

7、显示,按发动机的用油量核实储油量;c)观察检查通气管、挡油设施的设置情况;,一、技术要求、重要程度、检测数量及检验方法,1.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1.2.1系统布线1.2.1.1导线选型,技术要求:)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信号传输线路应为电压等级不低于交流250V的铜芯阻燃绝缘导线,供电线路、控制线路应为电压等级不低于交流500V的铜芯阻燃绝缘导线;)线路穿管敷设时导线的最小截面积不应小于1.00 mm2,线槽内敷设时导线截面积不应小于0.75 mm2,多芯电缆截面积不应小于0.50 mm2;)报警系统传输线路应选用不同的颜色作正负极区分,同一工程中相同用途导线颜色应一致,接线端子应有标号。重要程

8、度:a)C b)B c)C 检测数量:每个防火分区抽查1处。检验器具:游标卡尺检验方法:观察检查不同用途导线上标称的电压等级;用游标卡尺测量导线金属线芯直径d(mm);观察检查导线阻燃绝缘选型、选色及接线端子的标注情况。,1.2.1.2 导线安装,技术要求:a)导线在管内或线槽内不应有接头或扭结,导线接头应在接线盒内焊接或用端子连接;b)敷设于多尘或潮湿场所管路的管口和管路连接处,均应做密封处理。穿过危险环境区域内金属管路的连接处,均应作防静电处理;c)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单独布线;系统内不同电压等级、不同电流类别的线路,不应穿于同一根管内或线槽的同一槽孔内,管内穿线时,导线的总截面积不应超过管

9、截面积的2/3;d)线槽内布线应排列整齐平整,绑扎成束。重要程度:a)B b)C c)B d)C 检测数量:每个防火分区抽查1处。检验方法:a)观察检查导线连接工艺及导线在管内、线槽内的连接情况;b)在多尘或潮湿场所观察管路的管口和管路连接处密封处理情况及防静电处理措施;c)现场测试同一根管内或线槽的同一槽孔内各导线通电电压值、电流类别,量测导线总截面积和导管截面积,计算截面比值;,1.2.1.3 线路保护,技术要求:a)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传输线路应采用穿金属管、阻燃硬质塑料管或封闭式线槽方式保护;b)消防控制、通信和警报(报警)线路明敷时,应穿金属管或金属线槽保护,并在金属管或金属线槽上采取

10、防火涂料保护措施,防火涂料厚度符合技术要求,当采用阻燃电缆、电线时,可不穿金属管保护,但应敷设在电缆竖井或吊顶内有防火保护措施的封闭式线槽内。暗敷设时采取金属管或阻燃硬质塑料管保护,并应敷设在不燃烧体的结构层内,且保护层厚度不宜小于30mm;c)从接线盒、线槽等处引到探测器底座盒、控制设备盒、扬声器箱的线路均应加金属软管保护;d)吊顶内敷设的各类管路和线槽,应采用卡具吊装或支撑物固定,管路入盒应套锁母,接口应封闭严密吻合。重要程度:a)B b)B c)C d)C 检测数量:每个防火分区抽查1处。检验器具:涂层测厚仪,超声波检测仪。检验方法:用超声波检测仪测试暗敷配电线路的结构保护层厚度,用防火

11、涂料测厚仪测金属管、金属线槽的防火保护层厚度。其余各项按相关标准的要求逐一观察检查。,1.2.1.4 线路绝缘电阻,技术要求:系统回路导线对地的绝缘电阻和导线间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20M。重要程度:B检测数量:检查1个回路检验器具:兆欧表检验方法:断开探测器与控制器的连接,使被测回路与控制器脱离,将探测器所有接点相互短接,在该短接处和穿线金属管(或接地线)间、导线与导线间,用500V兆欧表,持续60s测量绝缘电阻,记录测量时电阻的最小值。,1.2.2火灾探测器1.2.2.1 外观检查,技术要求:火灾探测器外观完好,无明显划伤、裂痕等机械损伤,表面无涂覆、污损现象。重要程度:C检测数量:按火灾探测

12、器总数20%抽检,但不少于10只,少于10只全数检查。检验方法:目测并辅以手感检查。,1.2.2.2 火灾探测器选型,技术要求:火灾探测器的选型应符合保护区空间环境条件和物质燃烧特征要求,火灾探测器种类选择正确,无明显不当。重要程度:B检测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对保护区域可能发生的初期火灾,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产生的特性,以及可能引起误报的原因进行分析,对照设计要求和现场火灾探测器类型,判断是否能够满足火灾早期探测要求。,1.2.2.3 火灾探测器设置数量,技术要求:a)探测区域内所需设置探测器数量应符合消防技术标准和设计要求,且每个房间至少设置一只火灾探测器,应当保护的区域火灾探测覆盖率不小于

13、100%,保护无空白点和死角;b)火灾探测器保护面积和保护半径应符合下表1要求(见下页)c)在有梁的顶棚上设置火灾探测器时,应充分考虑梁对探测器保护面积的影响。重要程度:a)B b)C c)C 检测数量:a)项全数检查,其余项按火灾探测器总数20%抽检,但不少于10只,少于10只全数检查。检验方法:对照设计图核实火灾探测安装数量;尺量检查探测器安装间距;观察检查梁对探测器保护面积的影响以及探测器安装空白点。,感烟、感温探测器保护半径表,1.2.2.4火灾探测器设置位置,技术要求:a)在宽度小于3m的内走道顶棚上设置探测器时,宜居中布置,感温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l0m,感烟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

14、应超过15m,探测器距端墙距离不应大于探测器安装距离的一半;b)探测器周围0.5m内不应有遮挡物,探测器至墙壁、梁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至空调送风口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m,至多孔空调送风口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c)探测器倾斜安装时,倾斜角不应大于45。重要程度:a)C b)C c)C 检测数量:按火灾探测器总数20%抽检,但不少于10只,少于10只全数检查。检验器具:钢尺;万能角度尺、线坠等。检验方法:尺量检查安装间距、边距;采用线坠、万能角度尺测量倾斜角;,1.2.2.5 火灾探测器安装,技术要求:a)探测器底座安装应固定牢靠,不得松动;b)底座导线连接必须可靠压接或焊接

15、,外接导线应留有不小于15cm余量;c)火灾探测器探测区域内无影响火灾探测性能的障碍物或干扰源。重要程度:a)C b)C c)C 检测数量:按火灾探测器总数20%抽检,但不少于10只,少于10只全数检查。检验方法:底座安装牢固度可用手感或用适配工具做拧动试验检查;导线连接可靠性可通过检查连接工艺或测定接点接触电阻的方法进行。接点接触电阻测定,可用数字毫欧表,直接测量触点的接触电阻,也可用测触点间电压降的方法,换算出触点的接触电阻,同时用两种方法测量时,则选取数值较大者作为测试结果。尺量检查底座外接导线余量;观察检查探测障碍物、干扰源;,1.2.2.6 火灾探测器报警功能,技术要求:a)当被监视

16、区域发生火情,其响应值达到预定值时,火灾探测器应输出火警信号,火灾探测器报警确认灯动作,火灾报警控制器应能接收来自火灾探测器的火警信号,并显示报警区域,发出火灾报警声、光信号;b)当探测器连线短路或与底座脱离断路,应输出故障信号,火灾报警控制器应在100 s 内发出与火灾报警信号有明显区别的故障声、光信号,故障声信号应能手动消除,再有故障信号输入时,应能再启动,故障光信号应保持至故障排除;c)火灾探测器报警、故障的物理位置,应与竣工图标注的位置以及火灾报警控制器显示的位置相符。重要程度:a)A b)A c)B 检测数量:按火灾探测器总数20%抽检,但不少于10只,少于10只全数检查。检验器具:

17、便携式火灾探测器试验器。检验方法:a)火灾报警系统在正常监视状态下,用便携式火灾探测器试验器施加烟气作用于探测器,观察报警确认灯状态,记录报警确认灯动作到火灾报警控制器发出报警信号的时间;b)手动造成探测器连线短路、断路,记录火灾报警控制器发出故障信号时间;c)检查触发探测器的物理位置与报警控制器所显示的位置以及竣工图标注的位置是否一致;,1.2.3 手动火灾报警按钮1.2.3.1 外观检查,技术要求: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外观完好无损伤,启动零件不应破碎、变形或移位。重要程度:C检测数量:按手动火灾报警按钮总数20%抽检,但不少于10只,少于10只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1.2.3.2手动火

18、灾报警按钮设置,技术要求:a)每个防火分区应至少设置一个手动火灾报警按钮,从一个防火分区的任何位置到最邻近的一个手动报警按钮的步行距离不应大于30m。按照消防技术标准和设计要求应当设置的区域无漏设、少设;b)手动报警按钮应设置在明显便于操作的部位,安装在墙上,其底边距地面高度宜为1.3-1.5m;c)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应有明显的标志。重要程度:a)B b)C c)C 检测数量:a)项全数检查,其余项按手动火灾报警按钮总数20%抽检,但不少于10只,少于10只全数检查。检验方法:对照设计图核实手动报警按钮安装数量,观察检查手动报警按钮安装空白点,尺量检查手动报警按钮到防火分区最远点的步行距离、安

19、装高度。,1.2.3.3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安装,技术要求:a)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安装应牢固、平直,不得松动、倾斜;b)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外接导线应留有不小于10cm的余量。重要程度:a)C b)C 检测数量:按手动火灾报警按钮总数20%抽检,但不少于10只,少于10只全数检查。检验器具:检验方法:用手感或用适配工具做拧动试验检查手动报警按钮安装牢固度;用水平尺测量安装平直度;尺量检查外接导线余量;,1.2.3.4 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功能,技术要求:a)启动报警按钮,火灾报警控制器应能接收来自手动报警按钮的报警信号,并显示报警区域;b)手动报警按钮报警物理位置应与竣工图标注位置和控制器显示位置相符。重

20、要程度:a)A b)B 检测数量:按手动火灾报警按钮总数20%抽检,但不少于10只,少于10只全数检查。检验器具:检验方法:a)火灾报警系统在正常监视状态下,触发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启动部件,观察手动报警按钮确认灯状态,记录手动报警按钮启动至火灾报警控制器发出报警信号时间;b)将触发手动报警按钮物理位置与报警控制器显示位置以及竣工图标注位置对照检查;,1.2.4 火灾警报装置1.2.4.1火灾声光警报装置的设置,技术要求:a)未设火灾应急广播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设火灾声光警报装置;b)每个防火分区安装火灾声光警报装置数量不得少于一个,应当设置的区域无漏设、少设。重要程度:a)A b)B 检测数

21、量:每个防火分区检查1处。检验方法:对照设计图,现场核实。,1.2.4.2火灾声光警报装置的安装,技术要求:火灾警报装置安装位置应在走道靠近楼梯出口处,安装应牢固、平直,不得松动、倾斜。重要程度:C检测数量:每个防火分区检查1处。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安装位置;水平尺测量安装平直度;用手感或用适配工具做拧动试验检查警报装置安装牢固度。,1.2.4.3火灾声光警报装置功能,技术要求:a)启动火灾探测器或手动报警按钮,向火灾报警控制器输出火警信号,火灾警报装置发出警报声响和曝闪灯光,手动复位前警报声、曝闪灯光予以保持;b)在距警报器3 m 远处,火灾警报声压级应大于80 dB,在环境噪声大于60 dB

22、的场所,警报声压级应高于背景噪音15dB。重要程度:a)A b)C 检测数量:每个防火分区检查1处。检验器具:检验方法;a)启动火灾探测器或手动报警按钮,记录确认灯动作到火灾警报装置发出声光警报的时间;b)开启警报声,用声压计在距警报器3米远处测量警报声强,记录测试值。随后,关闭警报声在相同位置测量背景噪音,取最大声强值,计算差值;,1.2.5火灾报警控制器及联动控制设备1.2.5.1 火灾报警控制器及联动控设备选型,技术要求:a)火灾报警系统形式的选择应与保护对象的重要程度相适应,符合消防技术标准和消防设计文件要求;b)系统容量不超过火灾报警控制器额定容量的85。重要程度:a)B b)C 检

23、测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a)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保护对象的重要程度进行认定,然后对照设计图核实系统选型;b)统计实际安装点位数,计算实际安装点位数与报警控制器额定点位数的百分比;,1.2.5.2火灾报警控制器及联动控设备外观,技术要求:外观应无损坏,划痕,各种旋钮、开关、插座、插件等外型和结构完好。开关和按键(钮)位置上应清楚地标注功能。重要程度:C检测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手感检查。,1.2.5.3火灾报警控制器及联动控设备设置安装,技术要求:a)火灾报警控制器及联动控设备,应设置在消防控制室内,设备附近不应布置电磁干扰场强超过设备承受能力的其他设备;b)设备安装应牢固,不得倾斜;c

24、)安装间距:正面操作距离,当设备单列布置时不应小于1.5m,双列布置时不应小于2m。当其中一侧靠墙安装时,另一侧距离不应小于1m,设备面盘后的维修距离不宜小于1m。落地安装时,其底宜高出地面0.1-O.2m,在墙体上安装其操作面中心距地面的高度不应小于1.5m不宜大于1.6m;d)线路布置:设备内的配线应整齐无交叉,导线应绑扎成束并固定牢靠,端子板的每个接线端接线不得超过2根,导线端部应标明编号。设备的外接导线应采用管卡固定牢固,固定点间距不应大于0.5m。重要程度:a)B b)C c)C d)C 检测数量:全数检查。检验器具:检验方法:测量消防控制室电磁干扰场强;用手晃动检查控制设备安装稳固

25、性;尺量检查安装间距;其余各项逐一观察检查;,1.2.5.4设备电源,技术要求:a)电源连接:控制器主电源引入线,应直接与消防电源连接,严禁使用电源插头。备用电源线应与专用蓄电池连接,主备电源应有明显标志;b)电源功能:消防联动控制器的电源应具有主电源和备用电源转换装置,当主电源断电时能自动转换到备用电源,当主电源恢复时能自动转换到主电源,主、备电源的工作状态应有指示;c)电池容量:电池容量应与设备标称的容量相符合,且应能在正常监视状态下工作8h,当控制器处于报警状态时,控制器应能正常工作30min;d)电池周围(不触及电池)环境最高温度不应超过45。重要程度:a)B b)A c)B d)C

26、检测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器具:测温计 检验方法:a)目测检查控制器电源引入线与消防电源及其备用电源的接入方式;b)主、备电转换试验:控制器处于正常监视状态下,切断控制器的主电源,使控制器由备用电源供电,再恢复主电源,检查并记录控制器电源状态的显示情况;c)电池容量检验:查验蓄电池标称容量,对蓄电池不同工作状态下的输出电流进行测定,通过计算核定蓄电池容量,或通过加用电荷载测试蓄电池实际容量;d)控制器持续工作2h后,用测温计测量电池周围环境温度,并记录。,1.2.5.5 火灾报警控制器及联动控制设备基本功能(一),技术要求:a)控制器的自检、消音、复位、显示、记忆、打印功能正常。b)火灾报警功能

27、:能接收来自火灾探测器及手动报警按钮火灾报警信号,10s内发出火灾声、光报警信号,指示火灾发生部位,记录火灾报警时间,并予以保持至复位;c)故障报警功能:当控制器与火灾探测器、控制器与传输火灾报警信号作用的部件发生断路、短路和影响功能的接地故障时,控制器应能在100 s 内发出与火灾报警信号有明显区别的声、光故障信号,故障声信号应能手动消除,再有故障信号输入时应能再启动。故障光信号应保持至故障排除;d)火警优先、二次报警功能:当火灾和故障均发生时,火灾应优先发出声、光报警信号;e)联动控制功能:火灾报警控制器及联动控制设备在接收到火灾报警信号后,应在3s内发出启动信号,显示启动设备名称和部位,

28、记录启动时间和启动设备总数;f)火灾报警控制器及联动控制设备的逻辑控制程序符合消防技术标准要求。重要程度:a)B b)A c)B d)B e)A f)B 检测数量:全数检查检验器具:无,1.2.5.5 火灾报警控制器及联动控制设备基本功能(二),检验方法:a)火灾报警系统在正常监视状态下,触发操作面板上的功能键,对面板上所有指示灯、显示器和音响器进行功能测试;b)根据探测器的类型,采用相应的方式触发火灾探测器或手动报警按钮,查看火灾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报警确认灯以及火灾报警控制器的火警信号显示,核对显示位置与报警物理位置是否相符;感烟探测器采用发烟装置施放烟气触发,线型光束感烟探测器采用滤光片

29、遮挡触发,点型、线型感温探测器采用热风机加热方式触发,火焰(感光)探测器采用紫外或红外光源触发(紫外光波长小于280nm,红外光波长大于850nm)。c)模拟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断路、短路或接地故障,查看并记录控制器故障报警声、光信号;d)火警优先、二次报警功能测试:故障报警期间,在同一回路中先后触发两个或两个以上火灾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查看火灾报警控制器的火警信号、报警部位显示及打印记录。测试期间先启动的探测器只消音不复位;e)用万用表分别测试火灾报警控制器对各联动设备的联动输出信号;f)核对灾报警控制器及联动控制设备的逻辑控制程序是否与设计的控制程序相符;,1.2.5.6消防控制室图形显

30、示装置,技术要求:a)显示要求: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应能显示建筑总平面布局图、每个保护对象的建筑平面图、系统图、疏散路线图、各类消防设备位置图。建筑的总平面布局图应能用一个界面完整显示。用图标表示各个消防设施(设备)的名称时,应采用图例对每个图标加以说明;b)火灾报警和联动状态显示:当有火灾报警信号、联动信号输入时,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应能在建筑平面图上指示报警的物理位置,记录报警时间、报警部位等信息;c)首火警显示: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应单独显示首次?火警部位,首火警平面图应有首火警标注。当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在处于其他状态下应能直接切换到首火警平面图;d)火警优先显示:在火灾报警或

31、联动状态下,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显示非报警平面图时,应能自动直接切换优先显示报警平面图;e)故障状态显示: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应能接收控制器及其他消防设备(设施)发出的故障信号,并在故障信号输入100 s 内显示故障状态信息。重要程度:a)B b)B c)C d)C e)C 检测数量:全数检查试验方法:将系统处于正常监视状态,使控制器发出火灾报警信号、故障信或联动控制信号,观察显示状态,并记录时间,核对报警物理位置与打印或?显示位置是否相符。,1.2.5.7系统接地,技术要求:控制器应有工作接地线和保护接地,采用专用接地装置时,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4,采用共用接地装置时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1。

32、重要程度:B检测数量:全数检查检验器具:接地电阻测试仪检验方法:按照接地电阻测试仪使用说明,设立辅助接地杆P和C,直线设置间隔约5至10米,若接地杆无法直线设置,允许一定的弯曲(E、P、C三点形成的角度应大于等于120度)。用导线将辅助接地杆与仪器E、P、C端子连接。校验仪器刻度,根据被测接地电阻数值设定量程选择开关到200或2000,按下测试开关读取并记录显示屏显示E端接地电阻数值。,一、技术要求、重要程度、检测数量及检验方法,1.3 火灾应急广播、消防通讯,1.3.1 火灾应急广播1.3.1.1火灾应急广播的设置,技术要求:a)控制中心报警系统应设置火灾应急广播。应当设置的场所无漏设、少设

33、;b)扬声器位置应设置在走道和大厅等公共场所。每个扬声器的额定功率不应小于3W,客房专用扬声器功率不应小于1W;c)扬声器数量应能保证从一个防火分区的任何部位到最近一个扬声器的距离不应大于25m,走道内最后一个扬声器至走道末端的距离不应大于12.5m;d)火灾应急广播应设置备用扩音机,其容量不应小于火灾时需同时广播范围内火灾应急广播扬声器最大容量总和的1.5倍。重要程度:a)B b)C c)C d)C 检测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a)对照设计图检查火灾应急广播及备用扩音机的设置;b)现场核实扬声器标注功率;c)尺量检查最不利点到附近扬声器的距离以及走道内最后一个扬声器至走道末端的距离;d)统计

34、需同时广播最大区域内扬声器总功率,计算备用扩音机额定功率与需同时广播最大区域内扬声器总功率的倍率;,1.3.1.2 火灾应急广播扬声器的安装,技术要求:扬声器安装牢固,不得松动。重要程度:C检测数量:按扬声器安装总数20%抽检,但不少于10只,少于10只全数检查。检验方法:用手感或用适配工具做拧动试验检查扬声器安装牢固度。,1.3.1.3 火灾应急广播功能,技术要求:a)传声器播音功能:扬声器在其播放范围内最远点的播放声压级应高于背景噪声15dB,语音清晰;b)强行切换功能:当火灾应急广播与公共广播音响系统合用时,发生火灾时,应能在消防控制室将以下楼层扬声器和公共广播扩音机强制转入火灾应急广播

35、状态。二层及以上楼房发生火灾,应先接通着火层及其相邻的上、下层。首层发生火灾,应先接通本层、二层及地下各层。地下室发生火灾,应先接通地下各层及首层。含多个防火分区的单层建筑,应先接通着火的防火分区及其相邻的防火分区;)选层广播功能:在消防控制室,可把火灾事故广播控制在选定的楼层(区域)内;d)录音回放功能正常。重要程度:a)B b)B c)B d)C 检测数量:全数检查检验器具:声级计检验方法:现场测试,直观感受语音效果;a)关闭扬声器,用声级计在扬声器范围内最远点测背景噪声声压级,然后开启扬声器(播放试验音源)在同一位置测量应急广播声压级,计算两者之差;b)系统在公共广播状态下,模拟火警状态

36、,观察是否可将正在进行的公共广播强行切换为火灾应急广播,查看接通范围是否正确;c)在消防控制室任选三个相邻的楼层或区域进行火灾应急广播。如系统具有其他业务(非应急)广播功能,首先使系统处于(非应急)业务广播状态,分别通过自动和手动控制方式启动系统的应急广播和选择两个以上广播分区,观察系统的状态转换情况并记录系统进行应急广播状态至发出广播信息之间的时间间隔;d)在系统处于正常状态下,通过传声器进行应急广播5 min 以上,然后停止使用传声器进行应急广播,检查广播录音回放情况;,1.3.2 消防通讯1.3.2.1 消防通讯的设置,技术要求:a)消防控制室应设能直接拨打119的外线电话和消防专用电话

37、总机或对讲通信电话设备;b)消防水泵房、备用发电机房、配变电室,主要通风和空调机房、排烟风机房、消防电梯机房及其他与消防联动控制有关的且经常有人值班的机房、灭火控制系统操作装置处或控制室、消防值班室、避难层应设消防专用电话分机;c)手动火灾报警按钮、消火栓按钮处应设电话塞(插)孔。检验类别:a)B b)B c)C 检测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对照设计图现场核实,察看消防专用电话有无漏设。,1.3.2.2 电话安装,技术要求:电话塞孔在墙上安装,其底边距地面高度为1.3-1.5m,安装应牢固。重要程度;C检测数量:按电话塞孔总数20%抽检,但不少于10只,少于10只全数检查。检验方法:用手感或

38、用适配工具做拧动试验检查安装牢固度;尺量检查安装高度;用塞(插)孔电话机检查通话质量。,1.3.2.3消防通讯功能,技术要求:a)消防控制室直接拨打外线报警电话,通话功能正常,话音清晰,无振鸣现象;b)多部消防电话分机同时呼叫消防电话总机时,消防电话总机应能选择与任意一部或多部消防电话分机通话;c)消防电话总机应能呼叫任意一部消防电话分机,并能同时呼叫至少两部消防电话分机,呼叫时消防电话总机应能显示被呼叫消防电话分机的状态和位置。重要程度:a)B b)B c)B 检测数量:按消防电话分机总数20%抽检,但不少于10部,少于10部全数检查。检验方法:直接拨打,进行1-3次通话试验。a)直接拨打外

39、线电话,检查通话质量;b)使两部消防电话分机处于摘机状态,观察并记录消防电话总机声、光指示情况。操作消防电话总机,使消防电话总机接通其中一部消防电话分机,观察并记录通话与指示情况。使消防电话总机接通两部消防电话分机,观察并记录通话与指示情况;c)操作消防电话总机,呼叫其中一部消防电话分机,观察并记录消防电话总机受话器的回铃音以及呼叫指示情况。呼叫两部消防电话分机,观察并记录消防电话总机的呼叫指示情况。分别将这两部消防电话分机摘机进行通话,检测并记录回铃音、通话情况以及消防电话分机部位显示情况;,技术要求、重要程度、检测数量及检验方法,1.4 水灭火系统,1.4.1 消防供水1.4.1.1 消防

40、水池,技术要求:a)消防水池的容积、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b)消防用水与生产、生活用水合并的水池,应采取确保消防用水不作他用的技术措施;c)供消防车取水的消防水池应设取水口,其深度应保证消防车的吸水高度不超过6m,取水口与被保护高层建筑的外墙距离:(5 m及100 m)不宜小于5m,并不宜大于100m;d)消防水池的补水时间不宜超过48h,补水管的管径按设计流速不宜大于2.5m/s确定;e)水质无污染、无腐蚀、无悬浮物。重要程度:a)B b)B c)B d)C e)C 检测数量:全数检查检验器具:流量计、卷尺、量杯检验方法:a)测量水池容积;b)现场查看消防用水不作他用的技术措施;c)测量水

41、池液面到消防车停车位地面的高度,该高度与消防车吸水口到地面的高度之和为消防车的吸水高度;d)用流量计测量补水管开启时最大流量,根据水池容积和补水流量计算补水时间;e)用量杯提取水池水样,观察水质状态;,1.4.1.2 消防水箱,技术要求:a)消防水箱的容积、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b)消防用水与其它用水合用的水箱应采取消防用水不作他用的技术措施;c)水箱安装高度,多层建筑重力自流的消防水箱应设置在建筑的最高部位。高层建筑高位消防水箱的设置高度应满足:当建筑高度不超过100m时,高层建筑最不利点消火栓静水压力不应低于0.07MPa,当建筑高度超过100m时,高层建筑最不利点消火栓静水压力不应低于

42、0.15MPa。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应能保证最不利点喷头的最低工作压力0.05MPa;d)消防水箱应设置自动补水措施,采用生活泵补水,严禁采用消防泵补水。重要程度:a)B b)B c)B d)B 检测数量:全数检查检验器具:检测方法:a)测量水箱容积,观察检查水箱设置位置是否合理;b)检查消防用水不作他用技术措施的可靠性;c)采用分段测量法,测量最不利点消火栓出水口到屋顶消防水箱底部的垂直高度;d)启动消防水箱自动补水设施,检查补水形式;,1.4.1.3气压供水设施,技术要求:a)设施外观应完整无损伤、无锈蚀,铭牌上的文字符号和标志应明显、清晰;b)气压罐的容积、气压、水位及工作压力应符合设计要

43、求;c)稳压泵运转正常,在设计及规范规定的压力及水量储备范围内满足消防给水功能;d)气压供水设施供电应采用消防电源,如设有双电源末端切换装置,主备电源应能够在最末一级配电箱处自动切换。重要程度:a)C b)B c)A d)B 检测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a)目测检查外观质量;b)查看设备铭牌,将铭牌标注的容积、气压等参数与设计参数核对;c)在自动状态下,开启放水阀将管网泄压,观察稳压泵的启动情况,记录启动压力点压力值。然后关闭放水阀,观察管网压力上升情况和稳压泵自动停止的压力点压力值,并记录;d)在正常运行状态下,手动切断设备主电源,观察备用消防电源的投入及指示灯的显示,查看设备最末一级配电箱

44、运行情况。,1.4.1.4水泵结合器,技术要求:a)外观质量:水泵结合器外观完好无锈蚀,组件完整,接口及垫圈完好无缺失,阀门开启灵活、方便,无漏水;b)水泵结合器的设置:设置位置应便于消防车靠近使用的地点,距室外消火栓或消防水池取水口距离为1540m,设置数量满足室内消防用水量要求。每个水泵结合器的流量按1015L/S计算;c)安装:地下式水泵接合器接口至井盖的距离不宜大于0.40m,且不应小于井壁的半径,墙壁式水泵接合器接口至地面的距离宜为1.1m;d)功能:供水、安全排放、止回功能正常。重要程度:a)C b)B c)C d)B 检测数量:全数检查检验器具:5m卷尺等。检验方法:a)目测检测

45、外观质量和组件连接性能,转动手轮检查控制阀及泄水阀的启闭灵活度;b)对照设计图核实水泵结合器的设置数量,尺量检查与室外消火栓以及水池取水口距离;c)尺量检查安装间距以及地下式水泵接合器安装深度;d)用消防车或手抬消防泵等加压设施供水,在屋顶试验栓处观察系统压力变化情况,停止供水后检查水泵结合器排放、止回情况;,1.4.1.5消防水泵(消火栓泵),技术要求:a)消防泵部件完整无缺失、损坏和锈蚀,铭牌标记清晰、牢固,阀门开启灵活,无卡阻。水泵控制柜按钮、指示灯及仪表正常。b)水泵安装数量、规格型号、流量、扬程等技术参数符合设计要求;c)消防泵引水方式可靠,采用自灌式引水。压力表、试水阀及防超压装置

46、设置符合技术标准要求;d)消防水泵应能用水泵控制柜按钮及消防控制室按钮启停每台水泵;e)主、备电源切换功能正常;f)主、备泵故障切换功能正常。重要程度:a)C b)A c)B d)A e)A f)A 检测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a)观察检查消防泵部件及水泵控制柜按钮、指示灯及仪表状态,转动阀门手轮,检查阀门灵活度;b)对照设计图核实消防泵安装数量,核对铭牌标注的主要参数是否符合设计要求;c)测量消防水泵吸水管所在水体的最低水位与立式泵第一级叶轮、卧式泵的叶轮顶的高差值,高差值应0;d)打开水泵出水管上试水阀,在泵房控制柜以及消防控制室逐一启动水泵,查看运行情况及反馈信号;e)在运行状态下切断消

47、防主电源,观察备用消防电源的投入及指示灯的显示;f)在运行状态下模拟主泵故障,查看自动切换启动备用泵情况,查看仪表及指示灯显示。,1.4.2室外消火栓1.4.2.1室外消火栓设置,技术要求:a)室外消火栓应沿建筑均匀布置,消火栓距建筑外墙距离不小于5m,并(且)不大于40m,距离车行道路边的距离不大于2m;b)室外消火栓设置数量符合保护半径和建筑室外用水量要求,每个室外消火栓用水量按10-15L/S计算。重要程度:a)B b)B 检测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尺量检查室外消火栓布置间距;对照设计图核实室外消火栓安装数量。,1.4.2.2室外消火栓的安装,技术要求:a)栓体外观完好无锈蚀,组件完整

48、,接口及垫圈完好无缺失,阀门开启灵活、方便,无漏水;b)栓体安装应便于消防车吸水管取水。排水阀应露出地面,便于排水;c)地下式消火栓井内应设排水设施,确保井内无积水;d)向室外消火栓环状管网输水的进水管不应少于2条,当其中1条发生故障时,其余的进水管应能满足消防用水总量的供给要求;e)室外消火栓未被埋压、圈占、遮挡,永久性固定标识明显。重要程度:a)C b)C c)C d)B e)C 检测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用消火栓钥匙开启阀门检查阀门启闭灵活度;对照设计图现场核实进水管数量、管径;其余各项逐一观察检查。,1.4.2.3 室外消火栓功能,技术要求:测试室外消火栓的栓口压力和流量应符合设计文

49、件要求。重要程度:B检测数量:全数检查检验器具:测压消火栓接头。检验方法:开启室外消火栓,测量出水压力和流量。,1.4.3室内消火栓系统1.4.3.1室内消火栓系统设置形式,技术要求:a)系统最不利点静压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建筑高度不超过100m时,最不利点消火栓静压不低于0.07MP,建筑高度超过100m时,最不利点消火栓静压不低于0.15MP,低于时应设增压设施;b)系统底部消火栓栓口静压不大于1.00MP,当大于时应设减压设施(装置)。重要程度:a)B b)B 检测数量:全数检查检验器具:测压消火栓接头检验方法:在最不利消火栓和最低消火栓处,连接压力表及闷盖,开启消火栓测量栓口静水压力,根

50、据静水压力值核实系统采取的防超压和稳压措施。,1.4.3.2室内消火栓给水管道的布置,技术要求:a)室内消火栓给水管道应布置成环网,消防给水管道应采用阀门分成若干独立段,阀门的布置应保证检修管道时关闭停用的竖管不超过一根;b)竖管设置数量、管道材质、管径、接头、连接方式及防腐措施符合技术规范要求;c)消火栓泵出水管上的控制阀、泄压阀、水锤消除设施、止回阀、信号阀等规格、型号、数量符号技术标准要求且标志明显;d)管网设置的支架、吊架和防晃支架以及其他固定设施符合相关标准要求;e)系统管道上的各类阀门启闭灵活,无卡塞,无漏水。重要程度:a)B b)B c)B d)C e)C 检测数量:a)、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