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001864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3.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课件.ppt(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八课 百家争鸣,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1,掌握老子开创额道家学派以及他的主要思想主张,2,掌握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以及他在思想、教育领域的重要成就,3,掌握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主张,学习目标导航,4,掌握“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 历史背景、概况及影响,老子,1 概况:春秋时期楚国人道家学派创始人他的学说记录在道德经里。2 思想: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如难和易、长和短、前和后,对立的双方能相互转化。老子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道家学派创始人,一、老子,1 人物简介: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儒家学

2、派创始人,中国古代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中国思想文化的主要代表人,世界历史文化名人之一,孔子,二、孔子,2、思想核心,核心思想是“仁”,提出“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3、政治思想,主张“以德治国”;爱惜民力,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4.教育成就,创办私学,广收门徒;教育对象,“因材施教”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教育理念,老老实实、谦虚好学;学习态度,温故知新;学习方法,文化成就,整理古籍,编定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言论记录,论语,6 孔子思想的历史影响:孔子的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3、对后世影响极大。,5 文化成就,1、百家争鸣产生的含义,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相互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三、百家争鸣,“百家”主要指哪些学派?各派代表人物有哪些?,2、主要思想派别、代表人物及其思想,孟子,孔子,墨子,庄子,韩非子,墨家,道家,法家,兵家,儒家,老子,孙武,2、主要思想派别、代表人物及其思想,墨子书影,墨子,墨家学派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希望人们互助互爱,反对以大欺小、倚强凌弱的侵略战争,支持正义战争。,亚圣 孟子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1、提出“春秋无义战”,笼统地反对一切战争;2、提倡“

4、仁政”治国,轻徭薄赋。3、主张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孟子,儒家代表人物,荀子书影,荀子,儒家学派代表人物,提出“制天命而用之”,人能认识自然规律,并要按自然规律办事,庄子书影,庄子,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道家学派代表人物,韩非子韩国人,战国时期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提倡法治。他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深受秦国国君的赏识。,韩非子,法家学派代表人物,孙武,清版孙子兵法书影,兵家学派创始人,“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兵家 孙膑继承发展了孙武的军事思想,反对空谈仁义,提出“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兵家代表人物,3、影响,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

5、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 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谢谢!,如何学好中学历史?,万能答题模板,1、历史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2、历史条件:与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侧重于有利因素3、原因广度: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主观原因:事件发起、参与者内在经济、政治、思想诸方面因素客观原因:自然、社会环境、外在各方面经济、政治、思想因素等原因广度与背景分析方法基本相同,背景侧重于静态分析,原因更侧重于动态分析。,4、原

6、因深度:原因:直接主要根本直接原因:最直接引发事件的偶然性因素(导火线、借口等)主要原因:包括引发事件的主观、客观各方面重要因素根本原因:历史趋势(生产力发展、时代要求)主观需要等5、矛盾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阶级矛盾、阶级内部矛盾、民族矛盾、宗教矛盾。,常见主观题答题思路,1)答题的文字表达方式基本方法:文字表达一要字迹端正、排列整齐、疏密得当;二要文句通顺、平实、语言准确;三要在形式上”三化“,即段落化,一问一段,简明直观;要点化,一个得分点一句话;序号化,不同的段和不同的句上标出不同的序号,做到条理分明,一目了然。,2)分析变法或改革成败的原因基本方法:注意

7、四点:一是看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改革或变法是否符合历史潮流和趋势。二看改革的政策与措施是否正确,是否得以有效贯彻。三看新旧势力的力量对比。四看改革者的素质如何。,3)分析、评价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原因基本方法:分析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是生产力因素,包括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改进,水利的兴修,劳动力的投入等;是生产关系因素,包括新的生产方式的确立,土地政策的调整,农民起义对地主阶级的打击;是上层建筑的因素,包括中央集权制度,重农抑商政策的保护与鼓励,宗教、文化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反作用等,是看对外关系与民族关系是否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五是看社会环境因素,国家是否统一与安定

8、。,4)作用、影响类1、设问方式限定性地设问,如产生了什么样的消极影响,有何积极影响,在政治上,经济上的影响,对世界,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宽泛性的设问,如产生了什么影响其历史作用如何等(需要一分为二的回答积极,消极影响和消极作用或积极作用)。2、答题模板1)国内(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国际(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政治影响,主要是从是否使社会性质发生变化,是否影响了政治势力的消长,是否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是否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等方面回答;经济影响,主要从是否促进经济的发展、是否开创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否促进了新的经济理论、经济的变革、是否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是

9、否使经济结构和经济格局发生变化、是否促进了国内外的经济交流、是否增强了国力、是否减轻了人民的负担,是否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等方面回答;思想文化影响,主要从是否冲击了传统思想和占领统治地位的思想是否宣传了进步思想是否促进了思想解放,是否提出了新的理论等方面;国际关系影响,主要从是否影响到两国关系(促进友好合作或加深矛盾。)是否引起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动师影响地区和世界的和平,是否影响其他国家的发展等方面。,5)意义类设问方式及答题模版1)“意义类”题目的答案通常这样写:“有利于”、“推动了”、“促进了”、“增强了”、“只有才能”2)“意义类”题目答案组织的特点、规律有以下两点:从纵向结构看其答案要点一般是由小到大,由部分到整体,由国内到国际。(先直接后间接,先当前后长远,先微观后宏观)从横向结构看答案要一般包括材料中有效的信息和教材知识,即要从性质,作用积极的影响。历史功绩等方面考虑。3)注意考虑主体结对本国对他国的意义,从国内(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到国际(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格局)等方面考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