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反思.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060940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文: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论文: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论文: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文: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文: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反思.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褪去浮华 回归理性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反思摘要: 新课程带来的新理念,使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变化。但是,由于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不到位,在课堂教学实施中,出现了一些只追求形式的浮华而不注重实际教学效果的教学行为。本文对新课程实施以来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中存在的一些浮华的教学行为进行了理性反思,希望通过对这些浮华的教学行为的分析,从实质上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质量。关键词: 初中思想品德 浮华 教学反思新课程实施已经快两年了,当我们的关注点逐渐从表面的形式回归到实在的本质时,当我们以一种理智的眼光重新审视新课程时,我们对新课程的评价也逐渐从丰富多彩的教学行为转移到

2、了教学的实际效果上。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对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理解不到位,只停留在表面,许多教师产生了认识上的模糊,继而引发了课堂教学行为上的偏差,出现了一些只追求形式华丽而不注重实际教学效果的教学行为(我称之为浮华的教学行为),导致课堂教学形式化、表演化、肤浅化。下面是对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中一些浮华教学行为的理性反思,与各位同行共商。一、“自由、民主、开放”背后的浮华在新课程背景下,“自由、民主、开放”已成为课堂新秩序的核心,许多教师也都在按照这一理念进行教学。但是,由于对新理念理解不到位,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过分倡导 “自由、民主、开放”,结果往往导致课堂教学秩序的混乱。唱歌

3、、画画、小品、游戏一时之间成为课堂的流行,学生在表演中迷失了自我,教师在观看中失去了控制,这一切看似热闹,实为浮华。在课堂上,我们应该适当地允许学生表现创造力的混乱和喧闹,而且还应千方百计地保护这种创造力。倡导“自由、民主、开放”的理念本身是好的, 它主张民主开放的氛围和宽松自由的环境,充分张扬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让他们在课堂活动中体会学习的乐趣和成长的意义。所以说相对于传统课堂学习生活的沉闷和机械,“自由、民主、开放”的理念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增加学习的愉悦感,减轻学习的负担和压抑。但是, “自由、民主、开放”也要有一个度,民主不意味着一味的迁就,自主也不等同于放任自由,开放也不是放开不

4、管,尊重更不能变成放纵。“自由、民主、开放”不是一种表面的新课程套用形式, “自由、民主、开放”不是和课堂的有序对立的东西。只有在一个有序的课堂上,才能真切地体现每一个学生的自由和民主, 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护所有学生学习、平等交流的权利。因此,在追求“自由、民主、开放”的新理念的同时,要讲究实效,不要只流于形式上的新潮,否则就是一种有名无实质的浮华现象。二、“自主探究”背后的浮华“自主探究”是指学生通过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在新课程背景下,许多教师已经意识

5、到思想品德课不单单是传授知识的课程,而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生活性课程。课程要求面向社会,面向生活,面向实践,让学生自主的去探究。但遗憾的是,在具体的课堂自主探究教学活动的组织中,还有不少只流于表面的形式。在许多情况下,学生只是一味的遵照教师既定的方案,按照教师规定的步骤和方法,探究教师已经准备好的问题,生成教师想要的结论,这就违背了自主探究学习的本质。自主探究的本质和核心是学生自主的建构知识,这种有教师一手策划的所谓的自主探究,已经丢失了自主探究的灵魂。这样一来,本应强调学生自主建构的探究式学习,就变成了完全由教师独自把持和严格控制的机械式探究活动。我们所追求的“自主探究”也就成了一件华丽的

6、外衣而已,此又为一种浮华现象。三、“小组合作学习”背后的浮华新课改提倡的小组合作学习,是指以小组为单位,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组内学生的互助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学生间的互动交流能够实现优势互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得到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增加了自我表现和动手实践的机会,因此能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达到既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又实现小组成员的全面进步。鉴于小组合作学习能体现诸多新理念,所以愈来愈多的教师在教学中自觉采用。但由于缺乏正确的引导,小组学习在许多情况下只是成为一种摆设,一节课中没有小组合作学习好象就不是一节新课程的课,带上了这个目的,小

7、组合作学习往往成为一种形式.其实并不是所有的学习领域和学习主题都需要用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的方式来进行。还有,在可以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也有许多问题存在,突出表现为:一、组内较优秀的学生包办了所有的学习任务,其他同学好象与他无关,坐享其成。二、小组之间,甚至组内常常由于意见不统一而造成课堂混乱。三、有些学生不专心,精力不集中,自制力不强,易受干扰小组合作学习应当从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不能为了形式而创设,特别在公开课上教师不能为了追求课堂结构的完美而刻意的搞一个小组合作学习,否则得不偿失。不切实际的小组合作学习,此又为一种浮华现象。四、多媒体教学手段背后的浮华实践证明,适当地使

8、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能使教学更加丰富多彩,效果更好。把多媒体带入课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能有效的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还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在有限的单位时间内获取更多的信息,节约老师板书的时间,缩短学生的认知过程。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能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质量和教学效率。但是不管多媒体技术如何先进,它在教学过程中始终是起到一种辅助的作用,决不可能喧宾夺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往往对多媒体的使用把握不到位:华丽的课件界面, 可爱的卡通动画,憾人的音响效果,精彩的影视短片往往把学生置身于一个虚幻的世界,忘了自己的角色,忘了要做些什么, 忘了要思考些

9、什么久而久之,学生确实对思想品德课的喜爱程度增加了,上课的热情也提高了,有的学生还出现了一种盼望感,盼望着老师在下节课给我们听什么,看什么,玩什么这样一来多媒体就失去了它本来的意思,完全成为学生在课堂娱乐的一种工具。是否使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应该要看是否必要,如果能尽量少使用或者不使用多媒体教学而能达到相应的教学效果,那么就尽可能地少用或不用多媒体技术。如果只是为了赶时髦而使用多媒体教学,结果就会得不偿失,此又为一种浮华现象。以上是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一些常见问题,应该引起我们重视,值得我们反思,新课程决不是那么肤浅的东西。我们不要只追求表面的热闹,形式的多样化是需要的,但如果缺乏课堂教学的应有效用,那么不管多么丰富多彩的形式,多么冠冕堂皇的理念,都将是表面的浮华,都将在实际教学效果面前显得苍白无力。教学行为的效用、教学质量的提高是我们选择课堂教学方法的原则,也是我们进行教学改革,实施新课程的初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