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长安一中等五校高三第三次模拟历史试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204699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长安一中等五校高三第三次模拟历史试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陕西省长安一中等五校高三第三次模拟历史试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陕西省长安一中等五校高三第三次模拟历史试题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陕西省长安一中等五校高三第三次模拟历史试题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陕西省长安一中等五校高三第三次模拟历史试题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陕西省长安一中等五校高三第三次模拟历史试题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长安一中等五校高三第三次模拟历史试题及答案.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长安一中、高新一中、交大附中、师大附中、西安中学高2014届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 本试题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 答题前,考生须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学号填写在本试题卷指定的位置上。3 选择题的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4 非选择题必须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或在其他题的答题区域内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5 考试结束,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卷(选择题 共

2、140分)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24.在制度的规定层面上,君主被赋予无限的权力,并且随着中国历史的延续,这种“制度化”的权力似有不断加强之势;而在制度的运行层面上,则往往由于君主事实上的“无能而使君主的专制权力流于“象征化”的状态。材料反映了A嫡长子继承制的弊端 B中央集权制的危害C专制主义制度的影响 D九品中正制的残余25.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则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也。”这实质上是主张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限制君权 C.民主共和 D.民为邦本26夏东元在洋务运动发展论中指出:“

3、洋务运动以适应时代潮流的变革开始,以应该变革而不去采取变革措施因而违反时代潮流而结束。”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A主观目的与客观效果相背离B科技变革与政治变革相脱离C中体西用与近代工业相冲突D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相矛盾27.李敖在纠对“五四”运动的错误的认识一文中写道:“五四运动把胡适所希望的一个单纯的文化运动转变政治运动,扰乱了他那为中国建立非政治的文化和思想基础的梦想,对这个梦想的达成而言,五四显然是一条岔路”。以下对此观点中“岔路”一词最恰当的解释应该是 A.五四运动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B.认识到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特征C.五四运动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轨迹 D.五四运动继承了胡适解放思想

4、的初衷28深圳市于1987年公布了深圳经济特区土地管理条例,并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合法的土地市场,率先试行国有土地使用制度综合改革。材料反映了A改变了我国经济的所有制形式 B.说明计划经济体制退出了历史舞台C证明市场经济体制在当地已确立 D.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在探索中前进 29. 科学史家丹皮尔说过:“地位仅次于天使的人类本来是从宇宙的中心地球上来俯览万物的,而今却变成了围绕着千万颗恒星之一旋转的一个偶然的小行星上面有机发展锁链中的一环。”他之所以这样说,是基于A经典力学将天地运动统起来,因而人类不该俯视万物B日心说改变了对宇宙的看法,从而否定了人是“万物之灵”C进化论认为生物是不断进化和密切相关

5、的,人类并不比其他生物更“尊贵”D相对论弥补了对宏观世界认识的不足,改变了人类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30. 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的倡导者和19世纪末中国维新思想的宣传者的手段都很高明。两者“高明”的共同之处是 A.组织团体宣传新思想 B.建立政党宣传政纲C.借助传统文化外衣 D.利用宗教反对封建思想31.下表反映了英国部分年份经济主要部门的收入变化(单位:万英镑),这一变化带来的影响是 部门年份农林渔牧业工矿建筑业商业运输业地产房租业18017550543040501220183179501171059002200A工业革命完成,阶级矛盾趋于缓和 B地主阶级消亡,王权开始受到削弱 C资产阶级壮大

6、,责任内阁制度出现 D社会结构变动,议会改革势在必行32. 一些历史学家认为,美国和巴西在19世纪经济发展中产生的巨大差异,是由两个国家并入全球经济的不同方式造成的。下列与此研究视角相同的是A英国代议制的确立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前提B斯大林模式是在资本主义包围下进行经济建设的选择C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D工业革命后,物质享受至上成为许多人的生活目标33.列宁在十月革命后提出一个著名的公式: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管理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社会主义。这表明A.列宁突破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传统理论B.列宁主张利用资本主义国家的进步因素建设社会主义C.列宁已

7、经认识到了计划和市场的本质 D.列宁意识到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错误34.美国学者罗宾认为政治恐惧会使我们树立某种特定政治观念的价值。比如说对内战的恐惧,会期望产生对法制的尊重;对极权主义的恐惧,会期望迎来对自由民主的推崇。按照这一说法,下列事件基于对冷战的恐惧的是 A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签订 B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的召开C共产党和工人情报局的建立 D日本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合作法案的通过35.大卫科兹写道:“我们已经看到,早在1987年某些党国精英就把自己变成资本家了,到1989年,这一现象已是遍地开花了。不是因为国家社会主义体制终结,党国精英才抛弃旧体制。真正的事实与之相反:是由于党国

8、精英抛弃了旧体制,旧体制才终结。”由此可见苏联解体的原因是见,苏联解体的原因是 A政治民主化的推行 B社会阶层的逐渐分化 C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D社会主义观念的扭曲第卷(非选择题 共160分)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424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中国对外贸易历史源远流长。公元前四五世纪,中国的丝绸已辗转来到古希腊城邦。张骞出使西域看到了转口来的中国产品:蜀布和邛竹杖。唐代的对外贸易以海上贸易为重点,海陆各国皆以进口中国丝绸产品为荣贵,制茶成为一门新兴的手工业,茶叶在边关互市中成了重要商品

9、,奠定了以后茶叶大量出口的基础。南宋初年,外贸收入约占全国财政收入的百分之二十。宋代的出口商品中以丝绸绢帛为首位。东起日本,西至欧洲皆有宋代钱币和陶瓷的出土。制瓷技术也随着产品的出口传播到世界许多地方。明清时期曾实行“海禁”政策,严格限制商民出海贸易,由广州十三行为代表的行商垄断进出口贸易。统治者坚持朝贡贸易体系,力图造成“四海宾服,八方来仪”的宏大场面。摘编自沈光耀中国古代对外贸易史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列强凭借夺得的特权,以通商口岸、租界为据点,以“协定关税”和领事裁判权为护符,加紧向中国进行经济侵略,使得清朝对外贸易发生了巨大变化。1843年至1895年,进口由18,400千两增加至171

10、,697千两;出口也由25,460千两增加至143,293千两。进口以消费资料为主,占70至80以上;出口以农矿原料及手工业品为主,占80。在出口商品方面,虽仍以丝茶为主,但其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特别是茶的出口受到印度茶、锡兰茶和日本茶的竞争而大为减少。1863年,英国人赫德担任大清海关总税务司后,致力完成现代海关建制,提高关务行政效率,剔除传统上的各种陋规。随着列强的经济侵略,王韬等人提出与列强进行商战和“翼护”对外贸易商人的“利权”思想。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先后设立外务部和商部,并陆续派遣领事分驻各国,经办对外贸易有关事务。 摘编自廖良辉晚清对外贸易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11、指出我国古代对外贸易的特点。(10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晚清对外贸易的主要变化及启示。(15分)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历史图表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西汉元始二年人口密度图 清嘉庆二十五年人口密度图比较以上两图,提取两项有关汉至清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请考生在第42、43、44三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作答时请涂清题号。4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摆脱英属殖民地地位及“星(新)马”合并后,马来西亚联邦政府与新加坡自治邦政府在经济等多项政策上很快就产

12、生严重的分歧。双方多次协商未果,导致新加坡最终在1965年被驱逐出马来西亚联邦,并于8月9日被迫宣布独立。世界对于新加坡是否能继续存在表示疑问。材料二 新加坡改革大事记经济设立经济发展局,开发裕廊、红山等工业园区;大力发展旅游业和服务业政府机构成立廉政公署社会创立公积金制度;成立建屋发展局,负责建筑所有的政府住屋,廉价提供给民众。教育决定使用英语为主要教学媒介语法律、习俗严厉处罚随地吐痰、嚼口香糖、喂养鸽子、乱扔垃圾、在公共场所吸烟和说粗话脏话;倡导的行为:微笑、礼貌待人以及在公共厕所主动冲水外交1967年8月新加坡积极协助成立并加入东盟材料三 新加坡提倡“亚洲价值观”,认为亚洲国家不需要完全

13、依照西方的价值观行事。李光耀因此也一直对西方国家对他专制的批评不加理会,认为西方民主不能强加给亚洲人民。 据网络资源整理(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加坡改革的背景。(6分)(2)依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简要阐述新加坡改革的可取之处。(9分)46.【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予之定名中华民国者,盖欲于革命之际,在破坏时则行军政,在建设时则行训政,所谓训政者,即训练清朝之遗民而成为民国之主人翁,以行此直接民权也。有训政为过渡时期,则人民无程度不足之忧也。”“除宪法上规定五权分立外,最要的就是县治,行使直接民权。” 摘编自孙中山全集材料

14、二 1928年10月3日,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会议通过训政纲领,内容包括:“依照总理建国大纲所定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四种政权,应训练国民逐渐行使,以立宪政之基础治权之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项,付托于国民政府总揽而执行之,以立宪政时期民选政府之基础。” 摘编自中华民国法规辑要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的民权主义与英美宪政思想的异同。(7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孙中山的训政思想与南京国民政府的“训政”。(8分)47.【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威尔逊1916年5月16日致信豪斯:“假如我们提出和平建议,它将遵循

15、下列条件:2)一个普遍的联盟,宗旨是维护海上自由和防止任何因为A)违背条约的或B)没有警告及全面要求而开始的战争,这是一个对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的实质性的保证。”查尔斯西摩编:豪斯上校秘录第二卷从中立到参战,19151917伦敦材料二 1941年8月,罗斯福指出:“将来有重建国联那种组织的可能性,但为时尚早;即使这种组织重新建立起来,处理安全问题时也无法充分利用,因为像国际联盟大会这样的机构太庞杂了,在处理安全问题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起不了什么作用。这么大的机构可以讨论问题,适合小国家提出他们的建议,诉说冤屈,但只有大国才能承担责任,采取管理的措施。” 转引自赵志辉罗斯福外交思想研究(1)结合

16、材料一、二,比较威尔逊与罗斯福外交思想的异同点。(9分)(2)战后罗斯福的思想如何得到落实?(6分)48.【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李鸿章完全是在曾国藩的卵翼下成长起来的,他不仅是曾国藩反动事业的继承者,而且他是在反动统治集团的地位及其卖国行为,都超过了他师父,成为19世纪最后三十年中最大的一个卖国贼。胡滨卖国贼李鸿章1954年版材料二 19世纪美国总统克利夫兰:李鸿章不仅是中国在当时所孕育的最伟大的人物,而且综合各方面的才能来说,他是全世界在上一个世纪中(注:指19世纪)中最为独特的人物以从政三十年的政治家来说,他为这个地球上最古老、人口最繁盛的国家提供了

17、公认的优良设施。以一位外交官来说,他的成就使他成为外交史上名列前茅的人。张明林换一只眼睛看历史:外国人评点李鸿章(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胡滨和克利夫兰对李鸿章的不同评价。(6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胡滨和克利夫兰对李鸿章作出不同评价的原因(9分)长安一中、高新一中、交大附中、师大附中、西安中学高2014届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2428 ABBCD 2933 CCDBB 3435 BD二、非选择题(共160分)40.(25分)(1)特点:贸易范围不断扩大,中欧贸易由间接贸易变为直接贸易;贸易商品以丝绸、茶叶、陶瓷为主,技术先进;主要商路

18、由陆路为主变为海路为主;国家管理加强,官商占主导地位;外交与外贸相结合。(10分)(2)变化:贸易主权沦丧;贸易地位由出超变为入超;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海禁政策被打破;外贸管理逐渐近代化;贸易思想转变,由抑商变为护商。(12分)启示:应有开放意识,积极参与国际竞争,融入世界;要注重科技创新。(言之有理即可,3分)41.(12分)(1)信息:汉代人口主要集中在北方,清代南方人口更为密集。说明:三次人口南迁,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经济重心南移。(2)信息:相比于汉代,清代的人口增长是全国性的。说明:明清时期农耕经济高度发展,赋税制度变革、高产作物的引进促进了人口的增长。

19、45.【历史上重大改革】(15分)(1)刚摆脱殖民统治,求发展巩固独立成当务之急;“星(新)马分治”,国小、自然资源缺乏。(6分)(2)改革措施全面而有效;注重发挥政府社会职能,以保障民生;注重政府廉政建设;依法治国;重视教育,强调国民素质的提高;积极依托区域优势,走区域经济集团化道路;坚定地走自主创新之路,不照搬西方模式。(言之成理,任意三点9分)46.【近代社会民主思想与实践】(15分)(1)同:反对专制;主权在民;权力制衡。(3分)异:英美为三权分立,孙中山主张“五权分立”(五权宪法);孙中山强调直接民权,分阶段实现宪政。(4分)(2)孙中山训政思想的实质是主权在民,反映了当时的中国社会

20、政治状况,其目标是实现直接民权;国民党长期施行“训政”,其实质是独裁统治,违背了孙中山的训政思想。(8分)47.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1)同:都主张建立防止战争和反对侵略的国际组织,实现集体安全。(5分)异:罗斯福主张增加决策机构的有效性;强调大国的责任。(4分)(2)建立联合国;设立对国际安全负责的安理会;安理会实行五个常任理事国一致原则。(6分)48.【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1)评价:胡滨认为李鸿章维护清朝腐朽统治,出卖国家利益,是最大的卖国贼。(3分)克利夫兰认为李鸿章是才能卓越的伟大政治家、外交家。(3分)(2)史观不同;背景不同;目的不同;关注史料不同。结合史实,具体分析。(9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