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论文 于课例研讨中的反思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228172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论文 于课例研讨中的反思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高中语文论文 于课例研讨中的反思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论文 于课例研讨中的反思 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论文 于课例研讨中的反思 新人教版.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安徽省合肥市32中高中语文论文 于课例研讨中的反思 新人教版 2012年10月11日至11月23日,在北师大文化建设团队的引领下,学校进行了三轮的课例研究,而我很有幸的成为这次课例研究的执教者。四十多天的时间里,在这三轮课中,在一次次的课堂观察,一次次的量化评价、一次次的反思改进中,我感动着、感触着,也感悟着。 针对这次课例研究,学校做了前期的准备,从量化评课表的分配到人员的分工,从教室的即时录播到学生的安排,这些都成为课例研究每个环节能够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而各教研组长以及我们语文组的每位老师认真的观察、细致的分析、专业的评价、诚恳的意见,不断给予我启发与教学的灵感,让我受益匪浅,在同伴们这

2、种教育教学的热心肠中,我感动着。课例研究中,我选择的是高中语文必修二诗歌单元的陶渊明归园田居这一教学内容。三轮课中,在数据呈现与微观评课中,我改进教学环节与教学内容。教学环节趋向简约,由第一轮课的“读作者、解诗题、诵诗歌、品田园意境、析景物交融、悟诗人情怀”七个环节到第二轮课的“解诗意,品田园之乐;析意境,品田园之美;悟情怀,品田园之境”三个环节,直到第三轮课将“田园之乐、之美、之境”落实到“归、园田、居”三个词语上。教学内容趋向简练,从第一轮课的面面俱到,课外的大量拓展,到第三轮课的有取有舍,抛开繁枝缛节,内容上的简练却是课堂效率的提升。课堂教学趋向对话,从第一轮课推着学生走,到第二轮课领着

3、学生走,直到第三轮课告诉学生如何去走,学生课堂讨论不再是一种形式,而真正能绽放出思维的芬芳,我也真正感受到“课堂教学的精彩常常不是因为老师精彩而精彩,而是因为学生精彩而精彩。”课堂也真正向着温暖的课堂、灵性的课堂、对话的课堂与等待的课堂而迈进。在四十多天、三轮课的思索中,我也曾为何种教学设计最为有效明晰而探索,也曾为课外知识是否需要拓展,拓展多少而思索,也曾为若干建议无从落实而疑虑,但是,在这种磨砺与实践之后,当看到课堂的紧凑、简洁与高效时,我由衷产生一种教学上的快乐,这种快乐正是来自探索与反思之中的。让我感受到教学是需要精磨细作的,是需要反思改进的,是需要探索挖掘的,课例研究的经历让我对语文教学有了更深的感触。 此次课例研究的主题是“课堂渗透责任文化,有效促进知识生成”,在“责任践行教育大爱”的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我深深地感悟到“责任”二字并不是一句空口号,它融合在备课中、教学中甚至是对学生的每一次引领中。在归园田居的教学中,我引用了德国哲学家西梅尔的一句名言:“货币只是一条通往最终价值的桥梁,而人,永远无法在桥上栖居。人最终能够栖居的,是自己的心灵。”我感悟到,教学生涯中,我们可以栖息的是正是“爱”与“责任”。课例研究结束了,这次教学中我依然有很多遗憾与不足,所幸的是,还有很多改进的机会。课例研究画上的并不是一个句号,而是一种引导,引导我们在课堂教学的路上不断去探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