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4308152 上传时间:2023-04-1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9.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法》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经济法》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经济法》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经济法》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经济法》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法》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法》教学大纲.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经济法教学大纲CourseOutline一EconomicLaw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课程类别专业教育CourseCodeCourseTypeMajoreducation课程性质CourseCategory学科基础课鬻/学分48/3c.jlAcademicBasiccoursefordiscipline.1.HourCredt先修课程适用专业经济、管理类各本科Pre-requisites法律基础、经济学Major专业课程负责人开课学院CourseInstructorCollege二、课程介绍及目标(一)课程简介L中文简介经济法是法学专业主干课程之一,不仅具有极深的理论性,也具有极强的实践性。

2、通过本课程的讲授,让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经济法有关基础理论,同时了解和熟悉经济立法、经济司法的具体实践和操作,为我国培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实现依法治国战略目标所需要的理论研究与实务方面的专门人才。本课程要求对学生比较系统地讲授经济法基本理论、经济法学研究中的一些前沿问题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经济法制中出现的与经济法有关的一些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独立思考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作为管理类、经济类各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经济法是一门既有理论性又有实践性的学科。教授经济法,旨在通过对经济法律规范的学习和研究,使学生系统地、准确地理解和掌握经济法的基本原理、具体法

3、律制度及其相应的规范,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提升学生的法律素养,拓展和优化学生知识结构,使学生在掌握经济法的规律性、原理性和知识性的基础上,获得能够比较专业地解释涉法事务和解决具体问题的知识和能力,帮助其成长为具有较强职业能力的管理人才。2.EnglishIntroductionEconomiclawisoneofthemaincoursesoflawmajor.Itisnotonlyverytheoretical,butalsoverypractical.Throughtheteachingofthiscourse,studentscansystematicallymastertherelev

4、antbasictheoriesofeconomiclaw,understandandbefamiliarwiththespecificpracticeandoperationofeconomiclegislationandeconomicjustice,andcultivatetheoreticalresearchandpracticalprofessionalsneededforthedevelopmentofsocialistmarketeconomyandtherealizationofthestrategicgoalofgoverningthecountryaccordingtola

5、w.Thiscourserequiresstudentstosystematicallyteachthebasictheoryofeconomiclaw,somecutting-edgeproblemsintheresearchofeconomiclaw,andsomeproblemsrelatedtoeconomiclawinsocialistmarketeconomyandeconomiclegalsystem.Cultivatestudentsinnovativeconsciousness,theabilitytothinkindependently,analyzeandsolvepro

6、blems,andtheabilitytointegratetheorywithpractice.Asaprofessionalbasiccourseofferedbyvariousmajorsofmanagementandeconomy,economiclawisasubjectwithboththeoreticalandpracticalaspects.ThepurposeofTeachingEconomicLawistoenablestudentstosystematicallyandaccuratelyunderstandandmasterthebasicprinciples,spec

7、ificlegalsystemsandcorrespondingnormsofeconomiclaw,cultivatestudentslegalawareness,improvestudentslegalliteracy,expandandoptimizestudentsknowledgestructure,andenablestudentstomastertheregularity,principleandknowledgeofeconomiclaw,Acquiretheknowledgeandabilitytoprofessionallyexplainlegalaffairsandsol

8、vespecificproblems,andhelpthemgrowintomanagementtalentswithstrongprofessionalability.(二)课程目标结合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本课程通过课堂讲授、线上教学、课下作业、案例分析、期末考试等方式,使学生在知识和能力方面达到如下目标:L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做到:(1)了解经济法的发展概况。(2)掌握经济法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建立起经济法知识框架。(3)掌握我国经济法的基本精神和具体规定。(4)了解或掌握主要经济法律制度内容。2 .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做到:(1)具有必要的法律分

9、析能力,能对今后职业生涯中的权利义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判断,从而避免不必要的法律纠纷。(2)具有较高的法律解读能力、认知能力,能判断行为的合法与否,避免行差踏错。(3)能以基本的法律逻辑和知识要点正确分析典型案例,办理具体法律事务和寻求到正确有效的解决涉法问题的途径。3 .素质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获得良好的法律自学能力和职业道德训练,具有较高的法律素养,形成以强烈的秩序观念和在秩序下创造的主动进取精神为核心的法治精神。()课程基本要求及学习要求L以培养学生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养,增强用法能力为教学目标。力求体现实用性、针对性、现实性和一定的超前性,注重学习的实效性,而非知识体系的完

10、整性。2 .注重培养实证分析能力和运用法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非纯粹理论水平的提高。3 .大纲仅具有总体性、一般性和原则性要求,而不是强制的。教师可在大纲提供的框架内,从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实际情况出发,自主地安排教学内容,确定教学重点,一般以立法概况、权利义务规定和有关法律事务的办理为主。4 .以理论教学为基础。理论教学内容组织时应强调突出重点,精讲多练,并关注立法最新动态,及时补充新内容。5 .根据本课程实践性强、教学时数少的特点,应注意紧密联系市场经营主体实际,尽可能地运用判例、司法解释加以说明,同时.,辅以适当的课堂讨论、案例研讨。6 .成绩考核以教学实践活动和考试成绩综合评定。期末考试

11、采取闭卷形式。三、课程教学内容与思政融入点第一章经济法总论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经济法的概念、调整对象和渊源;熟悉经济法的实施;明确经济法责任的形式(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等);掌握经济法律关系的基本内容、构成要素,经济法律事实及其种类;了解法律行为和代理的主要内容及其分类;熟悉解决经济纠纷的主要途径:行政复议、仲裁和诉讼的主要内容。思政融入点:通过对经济法的产生及其发展、作用的介绍,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为指导,学习经济法律关系、民事行为和代理,培养学生的法治观。第二章个人独资企业法律制度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个人独资企业的概念和特征;掌握个人独资企业

12、的设立条件和设立程序;熟悉个人独资企业的事务管理,掌握个人独资企业的解散事由及解散时的财产清偿顺序。思政融入点: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指导,了解个人独资企业的设立条件和程序,熟悉个人独资企业的事务管理,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三章合伙企业法律制度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合伙及合伙企业的概念、普通合伙企业及有限合伙企业的概念;理解和掌握普通合伙企业的有关规定;掌握有限合伙企业的特殊规定;熟悉合伙企业的解散和清算等有关法律规定;了解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的法律责任。思政融入点:结合合伙企业的实际案例,学习和掌握普通合伙企业和有限合伙企业的相关规定,指导实际工作,

13、培养学生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优势的认同感以及学习现代企业制度的使命感。第四章公司法律制度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公司的概念与特征;掌握股份有限公司与有限责任公司、母公司与子公司、总公司与分公司的联系与区别;了解公司设立与公司成立的区别、公司设立的条件。掌握发起人的权利、义务与责任,发起人与股东的区别与联系;掌握股东的权利;了解股东会、董事会与监事会;了解公司董事、经理、监事与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及义务;了解一人公司与国有独资公司的概念和特征;理解上市公司的具体特征;掌握公积金制度的分类;掌握公司合并、分立、解散和清算。思政融入点:通过公司法律制度相关基础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了

14、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取得举世瞩目发展成就的经济体制基础,让学生们树立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信心;正确运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五章证券法律制度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全面理解我国股票、公司债券和证券投资基金的发行和交易制度,掌握股票和公司债券的发行与交易条件,并能够处理相关的实际案例。思政融入点:通过对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历程及证券市场的介绍,使学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深刻体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对投资者保护的重视程度,证券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发展和进步是整个中国经济社会不断前进的缩影,从而坚定中国共产党的

15、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第六章企业破产法律制度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破产的概念和法律特征;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的立法过程和立法宗旨;掌握破产原因、破产申请的提出和破产申请的受理;掌握法院受理破产案件的法律效力;掌握管理人的概念、管理人的选任及更换、管理人的任职资格;掌握破产和解与破产重整的区别与联系;了解破产宣告的概念和人民法院宣告债务人破产的情况;掌握破产财产的清偿顺序。思政融入点:通过企业破产法律制度的学习,培养学生善于用法治的思维来思考、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生活中的企业破产行为,了解“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自觉维护社会主义市场

16、经济秩序,努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以法治的力量推动高质量发展。第七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消费者的概念、特征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发展;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基本原则;熟悉消费者十项基本权利以及经营者的十一项基本义务;重点掌握消费者的安全权、知情权、选择权、受尊重权;掌握消费者权益的国家保护与社会保护;掌握消费争议的解决方式以及经营者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思政融入点:通过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的学习,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自我做起,遵守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自觉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学会适度、理性维权;维护社会

17、主义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第八章竞争法律制度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不正当竞争行为及垄断行为概念,理解并掌握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具体表现形式及其法律规制,树立公平竞争、反对垄断的法律意识,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公平的竞争秩序。思政融入点:通过典型的竞争案例引发学生思考,师生共同探讨如何发展正当竞争,如何预防不正当竞争的发生,建立持续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工作机制,使学生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意识,使其具有家国情怀及坚守正当竞争的职业道德和匠心精神。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的介绍,让学生意识到要从多方面维护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保护国家经济安全、政治安全、国防安全,让国家安定

18、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第九章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知识产权的概念与特征,知识产权法立法概况。掌握著作权的主体、客体、内容和限制;掌握专利权的主体、客体、内容、授予专利权的条件、专利权的取得和终止、专利权的保护;掌握商标权的主体与客体、商标注册的申请和审查核准、注册商标转让和许可、商标专用权的保护等。思政融入点:围绕“立德树人、德法兼修”的教学目标,以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创新驱动发展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的有关论述为指导,讲授知识产权的基本理论、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培养学生的知识产权意识,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注重保护自身的知识产权,同时增强学生建设知识产权强国的使命感。第十章票

19、据法律制度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票据的概念和特征、票据的种类、票据法律关系,掌握票据行为的概念和特征、票据权利的概念、票据权利的取得与消灭、票据权利的瑕疵,理解违反票据法的法律责任。思政融入点:通过对我国票据法律制度的介绍,引导学生意识到一定要坚守民族经济的阵地,国家强、民族兴才能为我们每个人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需要新担当,新担当需要新作为。第十章票据法律制度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票据的概念和特征、票据的种类、票据法律关系,掌握票据行为的概念和特征、票据权利的概念、票据权利的取得与消灭、票据权利的瑕疵,理解违反票据法的法律责任。思

20、政融入点:通过对我国票据法律制度的介绍,引导学生意识到一定要坚守民族经济的阵地,国家强、民族兴才能为我们每个人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需要新担当,新担当需要新作为。第十一章合同法律制度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合同的概念与分类、买卖合同、赠予合同、借款合同、租赁合同、承揽合同、运输合同;掌握要约与承诺、合同有效的要件、无效合同、可撤销合同、效力待定合同、双务合同的履行抗辩权、合同的保全、合同的担保、合同的转让和终止、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等。思政融入点:通过对合同的订立、合同的履行、合同的担保、合同的保全和违约责任等基本制度的讲授,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1、重点分析诚实信用原则这一私法领域的“帝王条款”,挖掘中华民族重视诚实守信传统资源,培养学生以诚为本、知法守法的意识和契约精神。第十二章劳动法律制度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劳动法的概念及其调整对象、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的概念与特征、职业安全卫生制度;掌握劳动法律关系,劳动合同的内容和效力、劳动合同的变更与终止、劳动合同的解除;掌握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工资制度;掌握劳动争议的处理等。思政融入点:围绕“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有机结合的教学目标,将劳动法原则和规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对接,充分发掘劳动法律背后的人文关怀,寻找劳动法与德育知识体系的“触点”,包括平等、公正、和谐等,使法律知识

22、技能的获得与思想品德的形成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四、课程考核与评定方式本课程为考查课,总评成绩按五分制计分,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主要采用形成性评价的考核方式,其中包括随堂测试、课下作业、课堂表现等。各部分说明如下:随堂测试:占课程总评分数的40%,安排期中、期末两次随堂测试,主要考核基本概念、实例分析,以简答题、分析题为主。课下作业:占课程总评分数的40%,每二至三章节布置一次作业,共计20分;课堂表现:占课程总评分数的20%,根据课堂问答、讨论发言、考勤、纪律表现等评定。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分布表考核方式(EM)比重考核/评价细则随堂测试(EMI)40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下作业(EM2)40每二至三章节布置一次作业,共计20分。检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表现(EM3)20出勤率、课堂研讨与团队协作表现,检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五、参考教材及相关资料1 .宗晓虹,黎翔,金琦.经济法.武汉: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22年。2 .宗晓虹,朱彦,金琦.经济法.武汉: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8年。六、课程辅助学习支持条件1 .中国大学MOOC2 .MOoC中国3 .学堂在线课程团队:学院院长审核:教研室主任审核:学院书记审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