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归去来兮辞》.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373739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12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归去来兮辞》.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四《归去来兮辞》.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四《归去来兮辞》.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四《归去来兮辞》.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四《归去来兮辞》.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归去来兮辞》.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归去来兮辞》.ppt(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四归去来兮辞,陶渊明,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体会感悟作者返朴归真的真性情,能对作者的思想进行简单辨析;2、朗读并背诵全文,在朗读与背诵中体悟作者情感,了解辞赋的特点。教学重点:1、体悟作者归家的情感。2、弄懂并积累“来、胡、奚、谏、眄等字词的意义及一些古今异义词。教学难点:“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的正确理解。,资料卡片之一:,一、作者简介陶渊明(约365或372或376427),一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西南)人,是我国著名的田园诗人。晋安帝义熙元年(405),陶渊明为彭泽县令在任仅八十余日,就辞官回家,从此躬耕陇亩,不再出仕。陶渊明长于诗

2、文辞赋,在归隐以后,写出了不少描述美好田园风光和抒发自己恬静闲适心情的作品,反映了他厌弃官场生活的思想感情。他的作品内容真切,感情真挚,语言质朴自然而形象鲜明,对后代诗人创作产生过很大的影响。主要作品:有组诗归园田居饮酒,散文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辞赋归去来兮辞(并序)。另一类题材的诗,如咏荆轲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等篇,寄寓抱负,颇多悲愤慷慨之音。二、背景回放济世无门陶渊明29岁出仕,在以后的10多年里,他几次做官,都不过是祭酒、参军一类的小官,不仅济世的抱负无从施展,而且必须降志辱身地同一些官场人物周旋,这使他感到十分痛苦和耻辱。因而屡屡辞官回乡。督邮事件公元405年秋天,由于叔父陶夔的引荐,他

3、被任用为彭泽令,在官80余日,逢郡遣督邮至县,属吏告诉他应束带接迎,他叹道:“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结束了仕途不定的生活,坚决走上了归隐的道路。归去来兮辞(并序)就是一篇他结束仕途生活的宣言书。三、相关知识辞“辞”是一种形式比较自由灵活的古体韵文。篇幅长短不限,句式散文化。大体上以四句为一小节,两句为一组;以四言、六言为主,间有长短句,在整齐之中有参差,错落有致,韵脚的转换和押韵的方式也灵活而富于变化。在汉代,人们习惯将辞和赋统称为辞赋,不加区别,但实际上二者仍是两种不同的文体。其相似之处在于:辞和赋都注重文采,讲究铺排,善于用典。不同之处在于:赋的句式进一步散文化,关

4、联词语增多;在内容上,赋以咏物说理为主,而辞则重在抒情。,资料卡片之二:字词积累,一、字音识记1轻飏(yn)2.熹微(x)3壶觞(shn)4.眄庭柯(min)5流憩(q)6.出岫(xi)7翳翳(y)8.西畴(chu)9窈窕(yo tio)10.寻壑(h)11耘耔(z)12.东皋(o),1.初读课文,了解文意及作者归家之因。,初读要求(男女分别读)1.一读正字音。一字一词地读,凭借注释,读准字音,了解词义。(见前面资料卡片及课文下面的注释)2、二读断句读。本文以四字句、六字句为主,四字句以2、2顿读,如“乃瞻/横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六字句以1、2、1、2顿读,如“舟/遥遥/

5、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少量的七字句也按三拍读,如:既自/以心/为形役。个别的五字句也同样,如: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还有一些三字句四字句则都当整句来读,末字适当地延长时间。,归家之因(见序文),1、“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也就是说自己本性自然,不会扭曲自我,不会强迫自我去做本性不想做的事。2、“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忍饥受冻固然严重,但是违背自我性情会身心“交病”,那比交冻可能更难以忍受。3、“程氏妹丧于武昌”,需要去奔丧。,本文大意:,本文是晋安帝义熙元年(405)作者辞去彭泽令回家时所作,分“序”和“辞”两节。“序”说明了自己出

6、仕和自免去职的原因。“辞”则抒写了归田的决心、归田时的愉快心情和归田后的乐趣。通过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劳动生活的歌颂,表明了他对当时的政治,尤其是仕宦生活的不满和否定,反映了他蔑视功名利禄的高尚情操,也流露出委托乘化、乐天安命的消极思想。全文语言流畅,音节和谐,感情真实,富有抒情意味。,资料卡片之三,一、通假字乃瞻衡宇通“横”二、古今异义1幼稚盈室古义:小孩。今义:指不成熟的做法。2于时风波未静古义:指战乱。今义:风浪,常用来比喻纠纷或乱子。3尝从人事古义:指做官。今义: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或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罚等工作。4于是怅然慷慨古义:感慨。今义:指大方的行为。5悦亲

7、戚之情话古义:内外亲戚,包括父母和兄弟。今义:常用于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及成员。6将有事于西畴古义:农事。今义:指有事情。7既窈窕以寻壑古义:深远曲折的样子。今义:指女子文静而美好。,田园将芜胡不归(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不回去呢?)奚惆怅而独悲(为什么还愁苦则独自悲伤呢?)复驾言兮焉求(我还乘车出去干什么呢?)曷不委心任去留(何不随心任意地生活呢?)胡为乎遑欲何之(为什么那样遑遑终日,想到哪里去呢?,资料卡片之四:译文投影,学生齐读,我家贫穷,种田不能够自给。孩子很多,米缸里没有存粮,维持生活所需的一切,没有办法解决。亲友大都劝我去做官,我心里也有这个念头,可是求官缺少门路。

8、正赶上有奉使外出的关使,蒙江洲刺史对我的厚爱,叔父也因为我家境贫苦(替我设法),我就被委任到小县做官。那时社会上动荡不安,心里惧怕到远地当官。彭泽县离家一百里,公田收获的粮食,足够造酒饮用,所以就请求去那里。等到过了一些日子,便产生了留恋故园的怀乡感情。那是为什么?本性任其自然,这是勉强不得的;饥寒虽然来得急迫,但是违背本意去做官,身心都感痛苦。过去为官做事,都是为了吃饭而役使自己。于是惆怅感慨,深深有愧于平生的志愿。仍然希望任职一年,便收拾行装连夜离去。不久,嫁到程家的妹妹在武昌去世,一心想着赶快去奔丧,自己请求免去官职。自立秋第二个月到冬天,在职共80多天。就着这件事陈述自己的心意,写了一

9、篇文章,题目叫归去来兮。这时候正是乙巳年(晋安帝义熙元年)十一月。正文:回去吧,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还不回?既然自认为心志被形体所役使,又为什么惆怅而独自伤悲?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已经不可挽回,知道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补救。实在是误入迷途还不算太远,觉悟到现在(归隐)是正确的(选择),当初(做官)是错误的(选择)。船在水面轻轻地飘荡着前进,微风徐徐地吹动着上衣。向行人打听前面的道路,遗憾的是天刚刚放亮。刚刚看见了自家的房子,一边高兴,一边奔跑。僮仆欢喜地前来迎接,幼儿迎候在家门。庭院小路虽将荒芜,却喜园中松菊还存。我拉着幼儿走进内室,屋里摆着盛满酒的酒樽。拿过酒壶酒杯来自斟自饮,看看院子里的树木,觉

10、得很愉快。靠着南窗寄托着我的傲世情怀,深知住在小屋里反而容易安适。天天在园子里散步自成乐趣,尽管设有园门却常常关闭。拄着手杖或漫步或悠闲地随处休息,不时地抬起头来向远处看看。云烟自然而然地从山洞飘出,鸟儿飞倦了也知道回还。日光渐暗,太阳将快要下山,我抚摸着孤松而流连忘返。回去吧,让我同外界断绝交游。既然世俗与我相违相悖,我还驾车出去追求什么呢?听着亲朋的知心话使我高兴,以弹琴读书为乐来消除我的忧愁。农人们告诉我春天已经来临,我将要到西边去耕耘田亩。有时坐着有布篷的小车,有时划着一只小船。既探寻幽深曲折的山沟,也经过道路崎岖的小丘。树木欣欣向荣,泉水开始涓涓奔流。羡慕万物恰逢繁荣滋长的季节,感叹

11、我的一生将要结束。算了吧!身体寄托在天地间还能有多少时候(活在世上还能有多久)?为什么不随心所欲,听凭自然地生死?为什么心神不定啊,想要到哪里去?企求富贵不是我的心愿,修仙成神是没有希望的。爱惜美好的时光,独自外出。有时扶着拐杖除草培苗。登上东边的高冈,放声长啸。面对清清的流水吟诵诗篇。姑且顺随自然的变化,度到生命的尽头。乐安天命,还有什么可疑虑的呢?,二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体会作者感情。,再读要求之一:读出语调升调、降调;本文有不少感叹句、疑问句,应读出语气,同时注意语调(感叹句读“”调,疑问句读“”调)。读出语气疑问、反问、感叹和陈述语气;读出语速快、中、慢;朗朗上口的音乐美,主要源自

12、于骈偶的运用。A、找出各个自然段中的韵脚B、找出对偶对比句(可以涉及整句、骈体文),引导学生初步背诵这些零散句子。只有在这基础上才能讲究背诵,否则,就是死记硬背了。C、找出本文双声词、叠韵词、叠字,双声如“惆怅”“崎岖”,叠韵如“盘桓”“窈窕”,叠字如“遥遥”“飘飘”“欣欣”“涓涓”,再读要求之二:理清文章脉络,1.决议归去之迫切2.归家怡然田园之乐3.人情淳美出游之乐4.感悟人生乐天安命,体会作者归家的感情(难句细读,可结合课后练习三),1、“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在文中作者以此宽慰自己。作者觉悟到过去出仕之事做错了,已经不能改正,但知道未来之事(指归隐)还可以挽救。此句在文中有明确

13、所指,然独立看,也可用于不要沉溺于往事的感伤,凡事应当往前看,抛却过去,把握未来之语境。2、“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前后对比,鲜明有力,迷途其未远悔悟之情庆幸之情又溢于言表。3、“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前两句对仗工整,语句精炼,抑扬顿挫,颇有韵味,且具有很强的表现力,把诗人解决思想矛盾后在回家途中愉悦畅快的心情表现的真切动人,后两句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了作者归心似箭的急切之情。,4、“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前两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即精神上的富足、孤高与物质生活的清贫之间的对比。在这种对比中,作者看重的是自己傲岸的情怀而

14、非物质上到的富足,其形象也就跃然纸上了。后两句写作者在庭院中的散步,情景交融,作者似已悠然与自然融为一体,悠然地享受涉足庭院的乐趣。5、“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一方面用“无心”、“知”两词,将云、鸟人格化,使作者之情投射于物,物与人融合一体。充分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率直、朴真的情感。另一方面又寄托深远,出则无心归则有意,这正是作者出仕和辞官清醒的真实写照。出去做官是无心的,并不是有意追求功名利禄,在这里,“无心”并不是自己的开脱之词,而是实实在在地表现了作者的反省和自责;辞官归田则是因为“倦飞”,是因为作者自己厌倦了官场的污浊和黑暗。作者触景生情,又能将这种复杂

15、的感情不露形迹轻点出来,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6、“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此句为作者出游,时所见的初春生机勃勃之景象,是实景,也是心景。早春光景,见归来之可乐,万物蓬勃,使作者亦心生生命短暂之感慨。披迹寻求,了悟生命之意象。7、“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登上东边的高冈而放声长啸,面对清澈的流水而把诗歌吟唱。作者以此句表达自己隐居田园,快然自足,读之“素怀洒落,逸气流行”。用之面对自然,豪情满怀,心生壮阔之志,亦未不可。,三读课文,探究深层问题,根据“再读”充分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再次齐读课文,要求之一:读出节奏和韵律。之二:读出文中的饱满的感情。,着重探究以下问题:,在封建社会里

16、,“修身、治国、平天下”是读书人最为宏大的抱负,有着“大济于苍生”政治理想的陶渊明归隐后就真的那么坦然吗?“乐夫天命”是否表现了作者消沉颓废的思想?,学生讨论,老师点评总结参考:,作者以“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之句收束全文,乐天安命,随着生命的自然变化一直到死,这是作者的人生态度和处世哲学。这样的思想是有些消极,在历史上也曾引起很多落魄文人的共鸣,但我们不能将这种评价简单化、绝对化,而是要进行深入的理解。练习陶渊明的经历和志向,是可以理解这种态度的。“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他本不愿出仕,也不适合为官,他不肯降志辱心与士族阶层同流合污,无法将自己融入污浊黑暗的官场生活中去,弃职归田

17、便成为他必然的选择,投身自然才可以享受种种人生乐趣,才能寄托心灵,这也正是他执着追求自己理想的一个表现。“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这种发自内心的情感直率地表达出来,不加任何矫饰,是作者历经人生曲折之后真实而复杂的感慨,饱含作者从官场退出后的沉痛反思和过来人的切身感悟和深刻体验。,观点拓展示例:,观点一:陶渊明是一个天性热爱自然、不喜奉迎的人。虽置身名利场,无异于笼中之鸟,毫无快意可言,他生命的本质在于顺应自然,享受自然。在与自然的亲吻中,他的生命才能释放出无穷的活力。所以,鄙弃官场是他的节操,淡泊明志是他的追求,躬耕田亩是他生活的保障,琴书诗酒是他的生活情趣,固穷守节是他归隐意念的巩固

18、,乐天知命是他人生的真悟。观点二:陶渊明也算是名臣之后,曾祖陶侃是晋朝的开国元勋,官居大司马。祖父、父亲都做过太守一类的官,他本人年轻时曾怀有“大济于苍生”的壮志,所以入仕为官是他的初衷。他出生后,父亲早亡,家道中落,迫于生计,二十九岁时出仕,先后做过州祭酒、参军一类的小官。加之官场黑暗,因此内心矛盾,曾几度中辍。观点三:陶渊明出身贵族,受儒、道思想影响很深。早年就有爱好自然的一面,所以他在政治理想破灭后,选择了洁身守志、栖身田园的道路。陶渊明归隐后亲自参加劳动,与下层人民有了较广泛的接触,同时对自然也更热爱了。观点四:陶渊明虽归隐田园,做了自己喜欢的事,在书卷中追求宁谧,在田园里追求自己的平

19、静心境,就如文中所说“园日涉以成趣”“乐琴书以消忧”,日子过得多么惬意、充实、有意义,但内心深处仍然表现出一种茫然和困惑,如“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是在感叹岁暮年衰,“寓形宇内复几时”又在悲号人生无常,“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则反映了他难以排遣的有志难伸的痛苦和矛盾。,文章亮点总结:,1语言朴素,音节和谐这首诗语言清新明快,音节和谐流畅,具有散文诗一般的语言特色。同时又表现了高超的语言技巧,善于运用动词描摹情状,善于运用双声叠韵以加强语言的形象性和音乐性,又以感叹句、疑问句来加强抒情效果。同时也有以物喻志、语意双关写作技巧的运用。全诗用词自然,直抒胸臆,不假雕饰,呈现出一片天然的

20、和谐纯净之美。2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文章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感情强烈而充沛。有感慨,有追求,有遗憾,有满足,但这一切都不靠空发议论,而是借助于景物的形象描写。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形象地反映了作者当时的心境:过去做官本来出自无心,如今归田恰如鸟倦而知还。诗人的性情与家乡自然的美好构成了一个和谐的统一体,心灵的淳朴自由,外化在清新、幽远而又富于生机的景物之中,使文章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3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全篇分为小序和正文两部分。小序说明求官弃官的原因和过程,用以交代写作的起因、背景、时间。正文写辞官归田的缘由和归家时的愉快心情,后写归田隐居生活种种悠然自得的乐趣,最后感慨人生有限,当乐天安命,任其自然。本文作者按照“决意辞归归途抵家室内涉园外出纵情山水安度余生”的思路来行文,表现了自己高洁的志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