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641731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3.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件.ppt(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专题五 第1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课件(人民版必修1),1949-1955,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一.建国初期的外交政策:,总原则,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另起炉灶”,“一边倒”,“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基本方针,1.同苏联等十七国建交(1949-1950),3.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1954),4.参加亚非万隆会议(1955),二、建国初期取得的重大外交成就,2.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1955),小结,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迎来建国后第一次建交高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外交成熟,由区域外交步入世界外交舞台,1953年12月,中国和印度

2、开始就中印关于中国西藏与印度之间的通商和交通协定进行谈判。周恩来总理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经双方同意,五项原则被载入了该协定。图为1954年4月外交部副部长章汉夫与印驻华大使赖嘉文在北京签署上述协定。宋庆龄、董必武等中国领导人出席签字仪式。,1954年6月,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和缅甸期间,同印、缅两国总理共同倡导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图为周总理访印时在机场受到尼赫鲁总理的欢迎。,周恩来总理与印度总理尼赫鲁会谈,周恩来总理会晤缅甸总理吴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内容:,意义: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是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参与国际事务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目的:发展同邻国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友好关系,特点:其独特的包容性和开放性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包括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问题的基本原则,越来越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赞同。,如何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包容性是指:五项原则既适用于社会制度相同的国家,也适用于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既适用于发展中国家,也适用于发达国家;既适用于国家间的政治关系,也适用于国家间的经济关系。开放性是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和平的原则,也是发展的原则,在不同历史时期它能容纳不同的时代内容,其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得到充实和丰富。,考考你,请用和平共

4、处五项原则的有关知识来解释下列国际历史事件?,1、1999年5月7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公然违背国际法准则,轰炸了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引起世界舆论哗然,激起中国人民的公愤。,2、2001年4月1日,美国一架海军EP-3侦察机在中国海南岛东南海域上空活动,中国两架军用飞机对其进行跟踪监视。由于美机突然转向与中国一架飞机相撞,致使中方飞机坠毁,飞行员王伟失踪。,3、在中国台湾问题上,美国坚持向台湾出售尖端武器,并三番五次派遣航空母舰舰队到台海附近,对大陆进行威胁。,联合国宪章(1945)的原则和宗旨:,宗旨: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发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权力及自决原则为根据的友好关系;促进国际合

5、作,以解决国际间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及人类福利性质的国际问题,并不分种族、性别、语言、宗教,增进并激励对于全人类的人权及基本自由的尊重;作为协调各国行动的中心,以达到上述共同目的。,原则:各国主权平等;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会员国不得侵犯它国的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不得干涉它国内政;联合国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必要范围内应确保非会员国遵循上述原则;联合国组织不得干涉在本质上属于任何国家内管辖的事项,但这项规定不应妨碍对威胁和平、破坏和平以及侵略行径采取强制行动,1954年日内瓦会议上的周恩来 第一次亮相国际舞台,周恩来所带来的绝对是超乎想象的精彩,1954年,中国政府代表团在日内瓦会议上,中国

6、政府代表团在日内瓦会议上,新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地位参加的重要的国际会议,中国代表团在会议上起了积极作用,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万隆会议的召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955年,由缅甸、印度、巴基斯坦等五国发起的会议在万隆召开。中国代表团提出各国间不同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并不妨碍各国间的求同和团结。,请问:材料中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文中哪句话体现了这一方针?“求同”和“存异”分别是什么?,尼赫鲁,吴努,中国总理的发言应受到最大的重视。,这个演说是对抨击中国的人一个很好的答复。,一九四九年十月二日,苏联第一个宣布承认新中国。图为第一任大使罗申向毛泽东递交国书后,与我国领导人的合影。,195

7、0.2.14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定有人说,中苏关系是“同志+堂兄”的关系,假如你是新中国的一名外交官,现在有一个记者招待会,有记者提出问题:新中国为什么必须“一边倒”,而不能采取既联苏又附美或者保持中立的态度呢?针对这个问题说说你的看法?提示:国际环境、中国社会性质,设身处地,“自我测评”1“一边倒”的必要性?,思考:,利大,一边倒?,弊多,联苏,中间道路,附美,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斗争,资本主义阵营,(削弱),社会主义阵营,(壮大),亚非拉民族国家的独立,(中国),美国对中国的敌视和封锁,目的:巩固政权、保卫和平 捍卫主权、打破封锁,国美,苏联,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对立,新中国外交国际形势示

8、意图,“自我测评”2:,周恩来曾经讲过“中国过去的反对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是跪在地上办外交的。”结合鸦片战争以来帝国主义通过不平等条约在中国攫取一系列特权的史实,对比新中国外交政策和方针,看如何理解周总理这番话的意思?,思考:,1949年12月至1950年2月,毛泽东首次访问苏联。,1949年12月21日,在莫斯科举行的斯大林70寿辰宴会上,毛泽东和斯大林在一起,1950年2月,中国和苏联两国政府在莫斯科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条约的缔结对于加强和巩固中苏两国的友谊和合作,保障新中国的国防安全与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新中国第一次建交高潮:,苏联(1949.10.3

9、)保加利亚(10.4)罗马尼亚(10.5)匈牙利(10.6)朝鲜(10.6)捷克斯洛伐克(10.6)波兰(10.7)蒙古(10.16)民主德国(10.27)阿尔巴尼亚(11.23)越南(1950.1.18),印度(1950.4.1)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非社会主义国家,瑞典(1950.5.9)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西方国家,英国最早承认中国的西方大国(1950.1.6)1954.6,互设代办处,社会主义国家,“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不承认旧的屈辱外交关系,而在新的基础上另建新的平等外交关系,使我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先消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和一切特权,

10、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交,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奠定了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外交关系的基础。,坚定不移的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在国际交往中不致孤立,有的认为:“弱国无外交”。有的认为:“无论强国、弱国、大国、小国,都有外交,且外交都一律平等”。请按照自己的理解,说明你同意哪种看法,并阐述你的理由。,各抒已见,弱国无外交?,“屈辱”与“尊荣”,这可以说是旧中国外交和新中国外交的最大不同。周恩来曾满怀义愤的指出: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周恩来传上卷,谁说弱国必定无外交?,新中国初期,也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在世界上也算是一个弱国。但由于中国共产党是代表广大人民,代表中华民族利益的,所以它的外交根本出发点是以全民族的利益为重,所以必须坚持走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事实证明,只要善于分析国际形势,坚持正确和灵活的外交政策,弱国也能够在世界外交舞台上找到自己的定位,为本国的利益做出最大的推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