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中药学.第2526章涌吐药外用药.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954024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PPT 页数:73 大小:1.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中药学.第2526章涌吐药外用药.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临床中药学.第2526章涌吐药外用药.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临床中药学.第2526章涌吐药外用药.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临床中药学.第2526章涌吐药外用药.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临床中药学.第2526章涌吐药外用药.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临床中药学.第2526章涌吐药外用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中药学.第2526章涌吐药外用药.ppt(7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十五章 涌吐药,【教学内容】,了解:常山、瓜蒂、胆矾,涌吐药,凡以促使呕吐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涌吐药,又叫催吐药。本类药物味多酸苦,能使停留于咽喉、胸膈、胃脘的痰涎、宿食、毒物从口中吐出,用于中风、癫狂、喉痹之痰涎壅塞,宿食停滞胃脘,毒物尚留胃中,以及干霍乱吐泻不得等,属病情急迫而急需吐出之证。,涌吐药,涌吐药作用峻猛,多具毒性,易伤正气,当注意用量用法。宜采取小量渐增的方法,且当中病即止,不可久服。年老体弱、孕妇、产后均宜慎用。若服后呕吐不止者,可服姜汁少许,或服用冷粥、冷开水以止之。倘仍吐不止,则应根据所服涌吐药的不同而进行解救。若吐后气逆不止,宜予和胃降逆之品以止之。药后不吐者,常以

2、翎毛或手指探喉,亦可多饮开水,以助其吐。服药得吐后,须令病人避风,同时要注意调理脾胃,以稀粥自养,切勿骤进油腻及不易消化之品。,常山 本经,常山,来源本品为虎耳草科植物常山 Dichroa febrifuga Lour.的干燥根。,常山 本经,【性能】苦、辛,寒。有毒。归肺、胃、肝经。【功效】涌吐痰涎,截疟。【应用】1.胸中痰饮证。2.疟疾。,常山 本经,【用法用量】煎服,39g;入丸、散酌减。涌吐可生用,截疟宜酒制用。治疟宜在病发作前半天或2小时服用,并配伍陈皮、半夏等减轻其致吐的副作用。【使用注意】本品有毒,且能催吐,故用量不宜过大,体虚及孕妇不宜用。,瓜蒂神农本草经,来源为葫芦科一年生草

3、质藤本植物甜瓜的果蒂。全国各地均产。夏季果熟时切取果蒂。阴干,生用或炒黄用。,瓜蒂神农本草经,【药性】苦,寒。有毒。归胃经。【功效】涌吐痰食,祛湿退黄。【应用】1.热痰、宿食停滞及食物中毒诸证。2.湿热黄疸,湿家头痛。【用法用量】煎服,2.55g;入丸散服,每次0.31g;外用适量;研末吹鼻,待鼻中流出黄水即可停药。【使用注意】体虚、吐血、咯血、胃弱、孕妇及上部无实邪者忌用。,胆矾 本经,成分主含硫酸铜(CuSO45H2O),胆矾神农本草经,【性能】酸、涩、辛,寒。有毒。归肝、胆经。【功效】涌吐痰涎,解毒收湿,祛腐蚀疮。,胆矾神农本草经,【应用】1.喉痹、癫痫、误食毒物。2.风眼赤烂、口疮、牙

4、疳。3.胬肉、疮疡。本品外用,有祛腐蚀疮作用。【用法用量】温水化服,0.30.6g;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或以水溶化后外洗。【使用注意】体虚者忌用。,第二十六章 外用药,攻毒杀虫去腐敛疮药,一、含义 凡以攻毒消肿,或杀虫止痒,或化腐排脓,或生肌敛疮为主要功效的药物,分别称为攻毒药、杀虫药、去腐药、敛疮药。统称为攻毒杀虫去腐敛疮药。,二、功效主治 本章药物分别具有攻毒消肿、杀虫止痒、化腐排脓、生肌敛疮的功效。适用于某些外科皮肤及五官科病证,如疮痈疔毒,疥癣,湿疹,聤耳,梅毒及虫蛇咬伤,癌肿等;或痈疽疮疡溃后脓出不畅,或溃后腐肉不去,新肉难生,伤口难以生肌愈合之证;以及癌肿,梅毒;有些还常用于皮

5、肤湿疹瘙痒,五官科的口疮、喉证、目赤翳障等。,三、性能特点四、配伍应用 本类药物的外用方法因病因药而异,如研末外撒,或煎汤洗渍及热敷、浴泡、含漱,或用油脂及水调敷,或制成软膏涂抹,或作成药捻、栓剂栓塞,或外用膏药敷贴,或点眼、吹喉、鼻、滴耳等。,本类药物内服使用时,宜作丸散剂应用,使其缓慢溶解吸收,且便于掌握剂量。五、使用注意1.因证选药2.证候禁忌,3.中病即止。证候禁忌本类药物多具不同程度的毒性,所谓“攻毒”即有以毒制毒之意,无论外用或内服,均应严格掌握剂量及用法,不可过量或持续使用,以防发生毒副反应。4.其他。制剂时应严格遵守炮制和制剂法度,以减低毒性而确保用药安全。有些药还不宜在头面及

6、粘膜上使用,以防发生毒副反应而确保用药安全。,【教学内容】,熟悉:蛇床子、雄黄、硫黄、炉甘石、硼砂、白矾了解:土荆皮、升药、轻粉、砒石、铅丹,蛇床子(熟悉)本经,来源为伞形科植物蛇床 Cnidium monnieri(L.)Cuss.的成熟果实。,蛇床子,【药性】辛、苦,温;有小毒。归肾经。【功效】外用燥湿杀虫止痒,内服温肾壮阳,祛寒燥湿。,蛇床子,【应用】1.湿痒、疥癣及皮肤瘙痒。蛇床子外用煎汤熏洗,有杀虫、除湿热的功效。近来用本品制成栓剂,外用治阴道滴虫病。2.肾虚阳痿,宫冷不孕。本品内服有温肾壮阳之功,对肾虚阳痿及女子不孕等症,常与五味子、菟丝子等同用。,蛇床子,3.寒湿带下,寒湿久痹。

7、【用法用量】外用适量,多煎汤熏洗,或研末调敷油膏、或制成软膏、栓剂外用。内服入煎,39 g。,土荆皮 药材资料汇编,来源本品为松科植物金钱松 Pseudolarix kaempferi Gord.的干燥根皮或近根树皮。,土荆皮,【药性】辛,温。有毒。归肺、脾经。【功效】杀虫止痒。,土荆皮,【应用】皮癣(用于体癣,手足癣,头癣等各种癣病)湿疹及皮肤瘙痒。本品有毒,只供外用,具较好的杀虫止痒作用。用治上述癣病,可单用浸酒涂擦或研末用醋调敷。现多制成1050土槿皮酊,或将土槿皮与水杨酸、苯甲酸等合制成中西药结合的复方土槿皮酊使用。此外,本品外用对局限性神经性皮炎亦有治疗作用。【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浸

8、酒涂擦,或研末醋调患处,或制成酊剂涂擦患处。,硫磺(熟悉)本经,来源为自然元素类矿物硫族自然硫。生硫黄只供外用。供内服的硫黄须与豆腐同煮至豆腐呈黑绿色为度,取出漂净,阴干。研末用。,硫磺 本经,【性能】酸,温。有毒。归肾、大肠经。【功效】外用杀虫止痒攻毒;内服补火助阳。【应用】1疥癣,湿疹,阴疽疮疡。本品性温而燥,有攻毒杀虫,燥湿止痒诸功效,尤为治疗疥疮的要药。2内服治阳痿,虚喘冷哮,虚寒便秘。,硫磺 本经,【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研末敷或加油调敷患处。内服1.53g,炮制后入丸、散服。【使用注意】阴虚火旺及孕妇忌服。,雄黄(熟悉)本经,来源为硫化物类矿物雄黄的矿石。主含二硫化二砷(As2S2)

9、。主产于广东、湖南、湖北、贵州、四川等地。随时可采,采挖后除去杂质。研成细粉或水飞,生用。切忌火煅。,雄黄 本经,【性能】辛,温。有毒。归肝、胃、大肠经。【功效】攻毒,杀虫。,雄黄 本经,【应用】1痈肿疔疮、湿疹疥癣、蛇虫咬伤。本品长于解疮毒。如以其乙醇混合液搽敷患处,治带状疱疹。合明矾、冰片以酒精调涂,治流行性腮腺炎。配等量白矾为散,清茶调涂患处,治湿疹疥癣。单用雄黄粉,香油调涂患处或用黄酒冲服,治虫蛇咬伤。,雄黄 本经,【应用】2蛔虫,蛲虫。可用于蛔虫等肠道寄生虫引起的虫积腹痛,常与槟榔等驱虫药同用 此外,本品内服,还可用治哮喘、疟疾、惊痫等。,雄黄 本经,【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研末敷,香

10、油调搽或烟熏。内服0.050.1g,入丸、散用。【使用注意】内服宜慎,不可久服。外用不宜大面积涂擦及长期持续使用。孕妇禁用。切忌火煅。,砒石 本经,来源为天然产的砷化(As2O3)矿石或加工制造而成。商品分纺信石及白信石两种,但白信石极少见,主要为纺信石。,砒石 本经,【性能】辛,大热。有大毒。归肺、肝经。【功效】外用攻毒杀虫,蚀疮去腐;内服劫痰平喘。【应用】1痈疽恶疮,顽癣,牙疳,痔疮。2寒痰哮喘。,砒石 本经,【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研末敷,宜作复方散剂或入膏药、药捻用。内服0.0020.004g。【使用注意】本品剧毒,内服宜慎,须严格掌握用;外用亦应注意,以防局部吸收中毒。孕妇禁用。不可作

11、酒剂服。不宜与水银配伍。,升药 本经,来源为粗制氧化汞,药材名红升。,升药 本经,由水银、火硝、白矾各等分混合升华制成。红色者称红升,黄色者称黄升。各地均产,以河北、湖北、湖南、江苏等地产量较大。研细末入药,陈久者良。又名红粉、三仙丹、红升丹、黄升丹。【性能】辛,热。有大毒。归肺、脾经。【功效】攻毒去腐。,升药 本经,【应用】痈疽溃后,脓出不畅,或腐肉不去,新肉难生。本品有良好的拔毒去腐排脓作用,为只供外用的外科常用药之一。常与收湿敛疮的煅石膏同用,可随病情不同,调整二药的用量比例,如升药与煅石膏的用量比为19者称九一丹,拔毒力较轻而收湿生肌力较强,28者称八二丹,37者称七三丹,11者称五五

12、丹,91者称九转丹,则拔毒提脓之力逐步增强。此外,升药也可用治湿疮、黄水疮、顽癣及梅毒等。,升药 本经,【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本品只供外用,不能内服。且不用纯品,而多配煅石膏外用。用时,研极细粉末,干掺或调敷,或以药捻沾药粉使用。【使用注意】本品有大毒,外用亦不可过量或持续使用。外疡腐肉已去或脓水已尽者,不宜用。,轻粉 本经,来源为用升华法制成的氯化亚汞结晶。,轻粉 本经,【药性】辛、寒。有毒。归大肠、小肠经。【功效】外用攻毒杀虫止痒,收湿敛疮;内服逐水通便。【应用】1.疮疡溃烂,疥癣瘙痒,黄水疮,湿疹,梅毒。2.水肿胀满,二便不利。,轻粉 本经,【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研末调涂或干渗、制膏外

13、贴。内服,每次0.10.2g,入丸散服。【使用注意】本品有毒,内服宜慎,且服后应漱口。体虚及孕妇忌服。外用不可过量及持续使用,以防中毒。,铅丹 本经,来源 为纯铅经加工炼制成的四氧化三铅。,铅丹 本经,【药性】辛、微寒。有毒。归心、肝经。【功效】攻毒化腐生肌,收湿杀虫止痒。【应用】疮痛溃烂,湿疹瘙痒,疥癣。,铅丹 本经,【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研末撒布或熬膏贴敷。内服,每次0.30.6g,入丸散服。【使用注意】本品有毒,用之不当可引起铅中毒,宜慎用;不可持续使用,以防蓄积中毒。,白矾(熟悉)本经,来源为硫酸盐类矿物明矾石经加工提炼制成的结晶,主含含水硫酸铝钾KAl(SO4)212H2O。生用或

14、煅用。煅后称枯矾。,白矾 本经,【药性】酸、涩,寒。归肺、肝、脾、大肠经。【功效】外用收湿止痒,攻毒杀虫;内服止血,止泻,化痰,退黄。,白矾 本经,【应用】1湿疹瘙痒,疥癣、湿疮。外用收湿止痒为长。治疥癣、湿疮,常配硫黄、雄黄同用;治湿疹,可配伍冰片、煅石膏等研末外撒;合胆矾为末吹喉,可治喉痹、乳蛾。2吐衄、便血、崩漏及创伤出血。治便血、崩漏,常合五倍子、地榆等同服。治创伤出血,可单用研末外敷。3久泻久痢。如合诃子为散,粥汤调服,治老人久泻不止。,白矾 本经,【应用】4清热化痰,用于风痰证。本品内服能清化痰涎,可用治风痰及痰热所致之昏厥、癫痫、癫狂等。治癫痫,常合细茶研末,制蜜丸服。治癫狂,常

15、合郁金为丸服。治昏厥,常与半夏,猪牙皂同用。5.湿热黄疸。本品能清热去湿退黄,单用研末内服即效。,白矾 本经,【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研末撒、敷或化水洗。内服0.61.0g,入丸散。,炉甘石(熟悉)本经,来源为碳酸盐类矿物方解石族菱锌矿。,炉甘石 本经,【药性】甘,平。归肝、胃经。【功效】解毒明目退翳,收湿止痒敛疮。,炉甘石 本经,【应用】1.目赤目障,烂弦风眼。2.溃疡不敛,湿疮,湿疹。【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研末撒布或调敷。水飞点眼。一般不内服。【使用注意】宜炮制后用。,硼砂(熟悉)本经,成分主含四硼酸钠(Na2B4O710H2O),硼砂 本经,【药性】甘、咸,凉。归肺、胃经。【功效】外用清热

16、解毒;内服清肺化痰。,硼砂 本经,【应用】1.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2.痰热咳嗽。【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研末撒布或调敷;或化水含漱。内服1.53g,入丸散用。【使用注意】本品以外用为主,内服宜慎。,大风子本草衍义补遗,【来源】本品为大风子科植物大风子树及同属植物的成熟种子。,大风子本草衍义补遗,【性味】辛,热。有毒。归肝、脾、肾经。【功效】攻毒杀虫,祛风燥湿。,大风子本草衍义补遗,【应用】用于麻风、梅毒、疥癣等症。本品有攻毒杀虫,袪风燥湿的作用,为治麻风之要药。临床常配合苦参、白蒺藜、大胡麻、苍耳子、防风、白花蛇、草乌等药做成丸剂,内服治疗麻风;又可配合土槿皮、地肤子、硫黄、樟脑等药,

17、外用治疥癣等症。,大风子本草衍义补遗,【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捣敷或烧煅存性研末调敷。入丸散服,每次0.31g。【使用注意】本品有毒性烈,内服宜慎,不可过量或持续服用,以免中毒。中毒症状有头晕头痛、发热、腹痛呕吐,甚至产生蛋白尿及管型。凡孕妇、体虚及肝肾功能不全者忌用。,蜂房 本经,来源为胡蜂科昆虫果马蜂Polistes olivaceous(DeGeer)日本长脚胡蜂Polistes japonicus Saussure或异腹胡蜂Parapolybia varia Fabricius的巢。全国均有,南方尤多。秋、冬二季采集。晒干,或略蒸,除去死蜂、死蛹,晒干。生用或炒用。,蜂房 本经,【性味归

18、经】甘,平。归胃经。【功效】攻毒杀虫,祛风止痛。,蜂房 本经,【应用】1.用于痈疽,瘰疬,癣疮。蜂房既能以毒攻毒,又能杀虫、祛风而止痒。2.用于风湿痹痛,瘾疹瘙痒及牙痛。本品善于祛风,既能祛风止痛,又能祛风止痒。此外,亦常用于恶性肿瘤,可与全蝎、僵蚕、山慈菇等同用。【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研末油调敷;或煎水漱、洗患处。煎服,612g。,大蒜 本草经集注,来源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大蒜Allium sativum L.的鳞茎。全国各地均有栽培。5月叶枯时采挖,晾干。生用。,大蒜 本草经集注,【性味归经】辛,温。归脾、胃、肺经。【功效】解毒杀虫,消肿,止痢。,大蒜 本草经集注,【应用】1.用于痈肿疔毒,疥癣。大蒜外用能解毒杀虫消肿。2.用于泄泻,痢疾,肺痨,百日咳等。本品有较好的解毒、杀虫、止痢作用。3.用于钩虫、蛲虫病。本品有杀虫作用。此外,本品醋浸常食,能健脾温胃,增强食欲,治脘胃冷痛,饮食不消,食欲减退等。,大蒜 本草经集注,【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捣烂外敷或切片外擦。煎服或生食或制成糖浆服,510g。【使用注意】大蒜外用,易引起皮肤发红、灼热、起泡,所以不可敷之过久。灌肠法孕妇忌用。阴虚火旺及目疾、舌、喉、口齿诸疾均不宜服用。,木槿皮 本经,来源本品为锦葵科植物木槿 Hibiscus syriacus L.的干燥根皮或茎皮。,木槿皮,木槿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