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结构与布局.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995386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276.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生产结构与布局.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农业生产结构与布局.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农业生产结构与布局.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农业生产结构与布局.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农业生产结构与布局.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生产结构与布局.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生产结构与布局.ppt(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农业生产结构的概念,农业生产结构是指在一定区域(国家、地区或农业企业)内,农业各部门、各部门内部各生产项目的组成情况,包括它们的比例关系、结合形式、地位作用和运动规律。需要从两个方面去认识:农业生产结构具有多层次性 农业生产结构具有多种类型,第一节 农业生产结构概述,第三章 农业生产结构与布局,二、农业生产结构的衡量,农业总产值(或增加值)结构 土地利用结构 农业劳动力利用结构 农业资金利用结构,三、农业生产结构的重要性,影响农业自然资源能否合理利用 影响农村社会经济资源能否充分合理利用 影响农业各部门之间和生产项目之间的物质能量相互转化能否顺利进行 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对各种农产品的需要能

2、否按比例得到满足,四、影响农业生产结构的因素,自然资源条件 生产力水平 经济发展水平 人口 体制和政策,一、我国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化,第二节 我国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1949-1979年中国农业总产值构成 单位:%,旧中国农业基本上是一种单一的种植业结构,其他各业均处在从属的“副业”地位,比重很小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生产结构发生了一些变化,种植业的比重有所下降,林牧渔的比重有所上升,但是变化不很显著,基本格局没有变化 种植比重的下降,主要是由副业比重上升较快而引起的,而其中又主要是由于队办工业(村办工业)的增长引起的,表中资料所示:,1978-2000年中国农业总产值构成(当年价格),农业各产业

3、部门的产值均有较快增长,但增长的速度有所不同,反映了农业生产结构正经历重大改革 结构的变化主要是种植业比重下降,而这主要是粮食的比重下降结构的变化呈现出阶段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生产结构变化:,二、农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必要性,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是农业适应市场经济客观的要求 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是农业发展新阶段的客观要求 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是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的重要手段 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是扩大农业对外开放的必然要求,三、农业结构调整的原则,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 坚持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的原则 坚持依靠科技进步的原则 坚持稳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原则 坚持运用经

4、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的原则 坚持农民自愿的原则,四、农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优化农林牧渔结构在继续发展种植业的基础上,加快畜牧业、林业和渔业的发展;提高种植业和林牧渔业之间的多层次综合利用水平。优化种植业内部结构 由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二元种植结构向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三元种植结构转变;继续发展其他经济作物。优化畜牧业内部结构 向节粮型、高饲料报酬率、高蛋白质转化率方向优化。,优化渔业生产结构加快海水养殖业的发展,加快淡水养殖业的挖潜改造。优化林业结构以林业产业体系为主向以林业生态体系为主转变。优化林种、树种结构。优化农产品品种结构压缩不适销的品种,扩大优质农产品的生产;通过品种改良和新品种开

5、发,加速品种的更新换代。,优化农业区域结构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大城市郊区、粮棉油主产区、西部生态脆弱区、牧区都要突出本区域的优势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在产品结构方面,着重发展需求收入弹性大、附加值高的农产品加工业。在产品功能方面,向方便化、工程化、功能化、专用化、绿色化等方向发展。,五、农业结构调整的措施,加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帮助农民了解市场 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建立健全农产品信息体系、市场体系和质量标准体系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为农业结构调整提供技术支撑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一、农业生产布局的内涵,第三节 农业生产布局,农业生产布局,亦称农业生产

6、配置,指农业生产的地域分布,它是由农业地域分异规律所决定的农业生产在地域上的分工形式,是农业各部门、各生产项目在空间上的动态组合与布局。自然条件是农业生产合理布局的基础,但对农业生产布局的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社会生产力水平。农业生产布局是各种农业生产要素在空间上的动态组合和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农业生产布局的三个方面:农业生产在地区间的分工;区内的生产组合和空间分布;区域间的经济联系与交流。,二、农业生产布局的理论,假设:肥沃的平原中央只有一个城市,城市的食物供给仅来源于周围平原,人工产品供应仅来源于中央城市;城市周围是自然条件均一的可耕平原;不存在可用于航运的河流与运河,马车是惟一的运输工具;农民

7、追求最大利润,并有能力按市场要求调整其农业经营类型。,杜能的农业区位论,“孤立国”的六个同心圈带:第一圈-自由农作圈第二圈-林业圈第三圈-轮作农业圈第四圈-谷草农作圈第五圈-三圃农作圈第六圈-放牧草场圈,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认为,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这一原则也适用于地域分工和国际分工。每个国家都应根据自己的优势发展劳动生产率高的产品,用这些产品去进行自由贸易就能用最少的花费换回更多的东西。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认为,两国产品的交换取决于生产这两种产品的比较(或相对)成本。他主张每个国家都应生产和出口相对成本低的产品,进口相对成本较高的商品,这样才贸易双方都有利。,地域分工与贸易理论,赫克歇尔-

8、俄林提出了“生产要素禀赋差异理论”。主要观点:每个国家或区域,生产要素禀赋各不相同,各国各地区在区域(国家)分工和国际贸易体系中,应利用自己相对丰富的生产要素从事商品生产。地域分工与贸易的直接原因是生产要素供给的不同,生产要素供给的不同决定使各地具有不同的生产优势。国际分工、国际贸易最重要的结果是各国能够更有效地利用各种生产要素。,基本观点:劳动地域分工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经济现象,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劳动地域分工旨在节约社会劳动,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劳动地域分工的发展变化受多种因素制约,但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社会生产方式;综合平衡是实现合理的劳动地域分工的基本方法;合理的劳动地域分工既能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又能实现社会生产力的均衡分布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布局理论,三、农业生产合理布局的意义,合理的农业生产布局有利于充分合理地利用农业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 合理的农业生产布局有利于农业生产结构的整体优化 合理的农业生产布局有利于实现农业现代化合理的农业生产布局能够促进整个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四、农业生产布局的原则,因地制宜,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发挥优势 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 突出重点,全面发展 农业生产布局与工业、交通运输业布局相结合 按照生产指向选择农业最优配置区位 正确处理高产和低产、先进和落后地区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