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消费者行为理论.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056999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532.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消费者行为理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第四章:消费者行为理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第四章:消费者行为理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第四章:消费者行为理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第四章:消费者行为理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章:消费者行为理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消费者行为理论.ppt(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消费者行为理论,效用,效用:指消费者从物品或劳务的消费中所获得的满足程度。满足程度高,效用就大;满足程度低,效用则越小。效用有无与大小取决于个人主观、心理评价。因时、因地、因人而不同,钻石和木碗,一个穷人家徒四壁,只得头顶着一只旧木碗四处流浪。一天,穷人上一只渔船去帮工。不幸的是,渔船在航行中遇到了特大风浪,被大海吞没了。船上的人几乎都淹死了,穷人抱着一根大木头,才得幸免遇难。穷人被海水冲到一个小岛上,岛上的酋长看见穷人头顶的木碗,感到非常新奇,便用一大口袋最好的珍珠宝石换走了木碗,还派人把穷人送回了家。,一个富翁听到了穷人的奇遇,心中暗想,一只木碗都能换回这么多宝贝,如果我送去很多可口的食物

2、,该换回多少宝贝!”于是,富翁装了满满一船山珍海味和美酒,找到了穷人去过的小岛。酋长接受了富人送来的礼物,品尝之后赞不绝口,声称要送给他最珍贵的东西。富人心中暗自得意。一抬头,富人猛然看见酋长双手捧着的“珍贵礼物”,不由得愣住了:它居然是穷人用过的那只旧木碗!,钻石和木碗,消费者行为理论,第一节 基数效用论与边际效用分析第二节 序数效用论与无差异曲线分析第三节 消费者行为理论的应用,第一节 基数效用论与边际效用分析,基数效用论,基数效用论认为,效用如同长度、重量等概念一样,可以具体衡量并加总求和。效用的大小可以用基数(1、2、3)来表示。,基数效用论分析消费者的行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

3、边际效用分析,总效用(Total Utility):指从消费一定数量某种物品中所得到的总满足程度(效用量的总和),用TU表示。TU的大小取决于所消费的商品量的多少,也可以由连续消费的每一单位消费品所获得的边际效用加总得到。边际效用(Marginal Utility)指某种物品的消费量每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用MU表示。,消费量 总效用TU 边际效用MU 1 10 10 2 18 8(18-10)3 24 6(24-18)4 28 4(28-24)5 30 2(30-28)6 30 0(30-30)7 28-2(28-30),MUn=TUn-TUn-1,边际效用分析,TUn=MU1+MU2

4、+.+MUn,消费量 总效用TU 边际效用MU 1 5 2 12 3 12 4 20 5 60 6 68 7 2 8 70,5,7,24,44,16,8,70,0,边际效用分析,总效用边际效用,边际效用分析,总效用TU与边际效用MU的关系分析,TU,Q,TU,MU,Q,当MU 0,TU,MU,当MU 0,TU,当MU=0,TU最高点,总效应达到最大。,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物品消费量的增加,他从该物品连续增加的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戈森第一定理),解释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理由:生理或心理的原因 物品本身用途的多样性,把全部收入用完。每一元钱用在不同商品上的边际效用相等

5、。,消费者均衡的假设前提:1.消费者的偏好既定2.消费者的收入既定3.商品的价格既定,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实现,效用最大化:指在消费者收入既定的情况下,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购买行为。,M:消费者的收入Px:X商品的价格Py:Y商品的价格Qx:X商品的数量Qy:Y商品的数量,MUx:X商品的边际效用MUy:Y商品的边际效用MUm:每一元钱的边际效用,两种商品均衡条件,假设某人将全部收入用于购买商品X和Y,商品 X的价格为20元,商品Y的价格为30元,收入为 210元。当X和Y消费量为多少时,可以实现效 用最大化,最大总效用是多少?,(1)分别计算 与,可得,当X=3,Y=5时,,当X=5,Y

6、=8时,,(2)当X=3,Y=5时,203+305=210 当X=5,Y=8时,205+308=340,当X=3,Y=5时,,且PxQx+PyQy=M,故此时实现效用的最大化。,此时,最大效用TU=(25+23+20)+(50+45+40+35+30)=268,第二节 序数效用论与无差异曲线分析,序数效用论者认为,效用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是无法具体衡量的,也不能加总求和,只能通过顺序或等级来表示满足程度的高低与顺序,即只能用序数(第一、第二、第三)来表示。,序数效用论,序数效用论的三个基本假设:完备性:对每一种商品,消费者都能够说出偏好的顺序;可传递性:若AB且BC那么AC.不充分满足性:消费者

7、认为商品数量总是多一些好,序数效用论,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用来表示X,Y两种商品不同组合,却给消费者带来效用完全相同的一条曲线。无差异:效用无差异,Y商品,X商品,I,A,D,1)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3)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2)在同一个平面上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表明为实现同样的满足程度,增加一种商品的消费时,必须减少另一种商品的消费。,同一条曲线代表相同的效用,不同的曲线代表不同的效用。,否则无差异曲线的定义会和它的第二特征发生矛盾。,4)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无差异曲线的特点,由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决定。,同一平面上可有无数条平行的无差异曲线,离原点越近的无差异曲线代表

8、的满足程度越低,效用越低;否则越高。,无差异曲线之间的比较,消费可能线(预算线),在消费者收入与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所能购买到的物品数量最大组合的线。,假设消费者收入为M,购买并消费X,Y两种物品,价格分别为Px和Py,所购买的数量为Qx和Qy,则存在限制条件:PxQx+PyQy=M,上式可写为:,Qy,0,A,B,Qx,消费可能线(预算线),消费可能线的变动,1、价格不变,收入变动,不变,M 增加,M 减少,左移,右移,2、收入不变,两商品价格同比例变动,消费可能线的变动,不变,同比例下降,同比例上升,左移,右移,收入不变,其中一种商品价格变化,消费可能线的变动,Y,X,X商品价格下

9、降,X商品价格上升,Y商品价格不变,X,Y,X商品价格不变,Y商品价格上升,Y商品价格下降,把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合在一个图上;在收入既定的情况下,消费可能线必定与无数条无差异曲线中的一条相切于一点;在这个切点上,就实现了消费者均衡效用最大化,Y,X,I,E,目标:1)把钱花完,买到商品的最大数量。2)追求最大的满足。,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实现,如果I与AB两条曲线相交(C,D)则是以较多的钱实现较低的满足程度,I1I2,但无法实现,M,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实现,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的差别,第三节 消费者行为理论的应用,消费者行为理论的应用,消费者剩余是指买者为购买一种商品愿意支付的货币量减去

10、买者实际支付货币量的剩余部分。消费者剩余衡量了买者自己感觉到所获得的额外利益。它只是一种心理感觉,可以用来衡量经济福利。,eg:市场上有四个消费者,A,B,C,D,他们都需要购买一部手机,A愿意支付700元购买,B愿意支付800元购买,C愿意支付900元购买,D愿意支付1000元购买。但此时市场上仅供应一部手机,最终该机以850元的价格卖给了C,那么此时ABCD获得的消费者剩余为多少呢?AB并未取得消费者剩余,C取得50元消费者剩余,D取得150元剩余。,消费者行为理论的应用,消费者行为理论描述了消费者怎样做出决策,一方面,消费者的选择受到收入的约束,另一方面,消费者会尽可能达到最满意的程度。对于生产者而言言,应该充分考虑消费者的心理特点,通过广告左右消费者的偏好,通过产品的创新,保持产品的多样化,削弱边际效用递减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