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学科前沿弄潮引航贺胡壮麟先生八十寿辰张德禄.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393854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2.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立足学科前沿弄潮引航贺胡壮麟先生八十寿辰张德禄.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立足学科前沿弄潮引航贺胡壮麟先生八十寿辰张德禄.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立足学科前沿弄潮引航贺胡壮麟先生八十寿辰张德禄.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立足学科前沿弄潮引航贺胡壮麟先生八十寿辰张德禄.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立足学科前沿弄潮引航贺胡壮麟先生八十寿辰张德禄.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立足学科前沿弄潮引航贺胡壮麟先生八十寿辰张德禄.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立足学科前沿弄潮引航贺胡壮麟先生八十寿辰张德禄.ppt(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立足学科前沿,弄潮引航贺胡壮麟先生八十寿辰,张德禄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1,Abstract,In this presentation,I will mainly talk about Professor Hu Zhuanglins Contributions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inguistics in China in two aspects:1.His contributions to the development of linguistics in China,especially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as

2、 an introducer,leader,guide and innovator.2.His Contributions to the fostering of a new generation of linguists,especially in foreign languages,in China.,2,1.引言,在外语界,乃至相近和相关的学术领域,提起胡壮麟不知者甚少;在大学外语界以及中小学外语界,胡壮麟的名字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3,我认为,除了胡壮麟先生学识渊博、著作等身以外,还有许多其他原因:他总是立足学术前沿,引领学术的潮流;他心胸宽广,海纳百川,能够

3、容纳各种不同的流派和理论;高瞻远瞩,运筹帷幄,能够在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为本学科的发展发表自己的意见,指出应该发展的方向;他主攻理论,但重视理论的应用,从而在引领学术发展潮流的同时,还为不同层次的外语教育提出自己的见解,为这些领域的发展提出合理的发展方向等。,4,我这里不能历数胡壮麟先生一生在学术领域的丰功伟绩,而是在两个领域探究胡壮麟先生做出的突出贡献:一是他总是立足学术前沿,引领学术潮流,但同时十分重视应用,并为中国英语教学和学习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二是他一直在呕心沥血、培养了大批语言学界学术人才。,5,2.学科前沿研究,胡壮麟先生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关注中国的语言学的发展,并跟踪国际

4、语言学的发展趋势,根据国内语言学研究的现状,开展自己的研究,在学科前沿上引领中国语言学的发展。,6,他本人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系统功能语言学,这可以从他的成果的主干部分看到,同时,也可以从他的主要创新成果上看出来,但他不是局限于系统功能语言学一个领域,而是从一个语言学大师和泰斗的角度,俯瞰整个语言学界,特别外国语言学界,对各个研究领域都能有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下面从引介、引领、引导、创新四个方面分述胡先生在引领学科发展方面的贡献。,7,(1)引介纵观胡壮麟先生的研究成果,其引介成果占了很大比例,这一方面和我国外语界学科发展的现实相适应,同时也和外语学科本身的特点相适应。从我国外语学科发展的现状来说,

5、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是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进行拨乱反正,逐步走向改革开放的时期。外语学习基本上还没有提上日程,国外的语言学以及外语教学的研究的现状还不清楚,与国外相比,语言学研究还无法说晚了多少年,迫切需要引进国外的语言学理论来弥补几十年来留下来的空缺。,8,从外语学科本身来讲,学习国外先进的理论,首先要过语言关,要把用外语发表的成果译成汉语,或者直接介绍给国人。引介国外前沿的学术成果就成为外语工作者的一个重要任务。然而,在那个时代介绍国外的理论是要冒风险和需要勇气的,因为经常还会被扣上崇洋媚外的帽子。但胡壮麟先生敏锐地意识到这种新的使命和迫切性,在七十年代末就开始向国内学者介绍国外最流行的语言

6、学理论。,9,例如,在胡壮麟先生在1978年二月份,在十一届三中全会还没有开的时候就在外语教学与研究上发表了“谈转换-生成语法”的论文,开始介绍在国际上最有影响的语言学理论。另外,在当时国际上比较流行的还有语用学和系统功能语言学等。胡先生先后发表了“语用学”当代语言学1980、“韩礼德的语言观”外语教学与研究1984,“科学理论新发现与语言学新思维兼评Goatly协和语法”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除了对语言学理论本身进行引进和介绍外,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引进和介绍国外的先进理论,以及推介国内有学术水平的著作,包括著作评介、学术活动评价、语言学家评介等。,10,11,12,13,14,15,16

7、,胡壮麟先生认为衔接的范围应该扩大,不仅是语篇功能结构可以形成衔接关系,概念功能结构也可以在它们之间形成衔接关系,另外语篇结构,包括语篇的宏观结构、体裁结构等也能够把语篇内部各个成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起到衔接的作用,促进了语篇的连贯;更重要的是,他发现了语音层次上的各个成分的衔接作用。因此,胡先生在这个领域的贡献可以总结为:1)及物性结构的衔接作用(1994);2)语篇结构的衔接作用:宏观结构、相邻配对(1994;1996);3)不同层次的语言成分的衔接作用(1996);3)语音层面的衔接:语音模式、语调、信息结构等(1992;1994)。,17,18,在这些论文中,胡先生力图

8、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这个全新的视角来探讨汉语的基本特点,一方面把系统功能语言学引入汉语研究中,同时还从另一个角度来探讨汉语的不曾被认识的特点,包括:提出了汉语没有定谓成分,“汉语的语气系统特别是疑问语气系统,有必要根据汉语的特点另作描写”的论断,并对汉语的疑问语气结构作了系统的研究。提出了汉语的语序由语义功能决定,词序由语序决定的观点。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相互依赖关系和逻辑语义关系解释了汉语句子的结构特点。,19,20,这些论文可以归纳为主要三种研究:语法隐喻、认知隐喻和修辞隐喻。胡先生从多个角度探讨了语法隐喻的特点,包括韩礼德的语法隐喻,并提出了它们共有的三个特点:(1)在本体或者喻体中有语法特性

9、;(2)隐喻化过程是双向的;(3)本体和喻体的关系是一种抽象关系,即语法关系;同时还探讨韩礼德语法隐喻的发展,优势和不足。,21,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讲,胡壮麟先生从研究中得出一个隐喻与认知和文化的关系的模式,认为,“所谓的认知包含两个过程,一个是思维过程,即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一个是世界通过大脑对我们思维的反映。在某种意义上,是认识的结果,或知识的沉淀,或文化。不要简单地把前者看作是动态的,后者是静态的。实际上,人的知识是不断深化的,各个语言社团的文化是不断演变的(1997)。”诗性隐喻还是按接近于修辞格的思路解释更好,因为它强调创新性和新颖性,而不是常规性和一般性。胡先生在他的研究中突出了这

10、一观点,提出了诗性隐喻与认知语言学的隐喻观的不同,“诗性隐喻的核心成分是创造性,以及随之而来的突然性、新颖性、美学性等。如果我们单用基本隐喻的概念去涵盖诗性隐喻,恰恰抛弃了诗性隐喻的精粹,抛弃了对世界的刻意探索和崭新理解。”(2003)。,22,23,从第一个方面讲,胡先生从隐喻、语境、功能等多个角度对文体和文体学理论进行了研究。他总结了布拉格学派、系统功能学派、以及苏联的巴赫金学派的文体学思想,强调文体与讲话者要实现的功能的关系;探讨了隐喻对文体的贡献,认为隐喻可以成为一种重要的文体手段,可以“作为一个语篇、一个作家的创作、一种语类或体裁、以至一个时代的语言特征。”(2000);研究了语境与

11、文体的关系,提出了“研究者探讨不同语境因素对文体的关系,采用的理论有非熟悉性和原型理论、认知理论、相关性和正式程度等。(2000)”从第二个方面讲,胡先生建立了理论文体学,探讨了文体学的学科性质和文体概念本身的基本特性。,24,由于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对网络语言和多模态话语的研究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所在在上个世纪90年中叶开始,国外学者开始对网络和多模态现象进行研究,但国内对这一研究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及时跟上国际上在这个领域的研究。胡壮麟先生在本世纪初就开始研究超文本、网络语言,并且在理论和实践上研究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这方面的成果包括:,25,26,这些作品首先使国人认识到,在当代网络和多

12、媒体时代,语言交际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口语、书面语语篇,发展到网络语言的超语篇;由单模态交际发展为多种模态共同来参与交际;同时,他在理论上进行了研究,对多模态话语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进行了探讨;第三,他还在研究中对实际的语料进行了分析,从具体的层面上探讨这些新语言的特点;最后,他把这些研究应用到外语教学中,促进外语教学的发展。,27,28,29,根据这些题目,我们可以看到,胡先生的研究高瞻远瞩,从关心国家外语教育的高度看探讨中国的外语教育,涉及的领域包括:外语教育的发展、课程设计、教学观念和思路、课程教学方法、双语教育、教材编写、教学低效问题、教学改革、教学评估、中国环境下的外语教学;其

13、研究涵盖的范围从整个教育制度、外语教育、大学外语教学、中小学外语教学、到某个课程的教学等。他研究的方式包括:综述外语教育的现状,从而找到问题和解决的方法;探讨教育中的具体问题,如低效、缺陷、思想滞后;探讨新的思路、新的突破等。其研究的特点是:主要研究思路是根据中国外语教育的特点、外语教学的新发展和外语教学中的问题来寻找合适的解决的办法和发展方式。,30,4.人才培养,外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高层次、高水平的外语人才,所以,教师需要在自我完善、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并且在科学研究中做出贡献的同时还要做教学工作,培养研究生和博士生。上面谈的胡先生对外语教育的关注、关心和研究表

14、现了他对全国外语人才培养做出的贡献,包括中小学和大学外语人才的培养。胡先生在博士生和研究培养方面的贡献,他自己已经撰文说明,特别是他在各种访谈中,做了比较中肯和详细的说明(华铭,2000;董晋之,2008;胡壮麟,2007),不再赘述。另外,还有一个效果更加突出,意义更加深远的贡献:他在与全国乃至在国外的中国人和华人的接触中,在潜移默化中,在提出建议、提供信息、提供思路和指导中,培养了大批国家级以及国际级的专家。这些都是无报酬的、无荣誉、无称号的情况下做出来的。下面谈的我自己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也说明了这一点。,31,5.胡壮麟先生在我的学术生涯中的作用,胡壮麟老师早我三年赴澳大利亚留学,但他是北

15、京大学的教授,在学术界是泰斗级人物,是系统功能语言学在中国的领军人物。但要想自己在这个领域发展就必须参加到这个队伍中来。所以,回国后,我怀着忐忑不安和试试看的心情到北京的畅春园看望了胡壮麟老师。使我感到意外地是,他并没有因为我这个名不见经传、来自偏远的、学校层次低下的年轻人而不晓一顾,而是十分亲切和蔼地按照他们接待客人的标准接待了我,谈了许多有关学术发展的问题。,32,从此之后,我和胡壮麟老师成了忘年交,建立了长期的即是朋友,又像师生,又像合作者的关系。从朋友的角度讲,在我们以后的长期交往中,我们之间似乎没有了距离,每次我到北京,只要他在家就要去他的家里看他,他们全家都是十分热情地接待我,只要

16、时间允许还经常请我及同行人员吃饭,我们也是无话不谈。从像师生的角度讲,虽然我没有正式成为他的学生,但有许多有关系统功能语言学的问题以及其他相关问题,还经常向他请教,他总是有求必答,从无保留;另外,我也曾在八十年代试图考他的博士,他很及时和热情地寄来了招生目录和报告条件等,只是担心自己的第二外语达不到水平,才没有尝试。从合作者角度讲,虽然不是对称合作关系,我总是做编者或撰稿人,但也一起合作写了语言学教材,包括语言学教程和高级语言学教程,和对中国系统功能语言学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系统功能语法概论和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等。,33,和胡壮麟老师在学术上的交流似乎都是在1987、1988年开始的。例如,我和

17、胡壮麟老师等一起参加了在悉尼大学召开的第八届国际应用语言学大会,在会议之余,悉尼的一个TAFE学校邀请胡壮麟老师做一个有关汉语语法的报告,但是胡老师正好有其他事情要办,所以就让我带他去做。我有点紧张,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在外国做学术报告,怕砸了锅。胡老师鼓励我去做,并且给我讲了如何来做。我就按他的思路做了准备,并且比较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同样是在1987年,由胡壮麟老师牵头,准备写一部英语本科专业用的语言学教程。胡壮麟、刘润清、李延福教授任主编。但突然有一天我收到一封信,在信中胡老师给我分配了一项任务,撰写语言学教程第十一章“Linguistic Comparison”。虽然这个语言学分支我不是很熟

18、悉,特别是涉及历史比较语言学,但我认为,这是胡老师给我的一个很好的机会,我就欣然接受了任务,并按时完成了写作任务。在所有作者中,我的学校的层次是最低的。,34,还是在1987年底,我和朱永生老师计划写一部介绍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书,但不知该如何写,就和胡老师商量,由他做主编来写这本书。胡老师很高兴,但他坚持不做主编,而是作为第一作者,我们两个做第二和第三作者。他设计出了全书的结构,并且给我们每个人分配了任务,每个人三章,就这样完成了系统功能语法概论。同时湖南教育出版社邀请胡老师写一本书在他们那里出版,就自然把这本书送到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了,成为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中在中国参考最多,影响最大的书之一

19、。,35,胡老师使我最感动的是他多次的提携。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由于政策方面的问题,在其他成果相同或相似的人都成为教授而我还是讲师的情况下,胡老师多次利用各种机会给我呼吁,认为我应该解决职称问题。其中一个明显的例子是他给我的功能文体学写序言。我在九十年代初就完成了功能文体学的写作工作,想让胡壮麟老师写个序,他欣然同意,很快就写出了序言。所以,他的序言是在1994年就写完了,尽管到1998年才在山东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他在序言中写道:“我在1992年的一篇文章中曾转引过国际性刊物TEXT杂志的主编对稿源所作的评价中的一句话。这句话是:“最显眼的是没有第三世界的文章”。我当时读到此句时印象很深

20、刻,这表明第三世界,包括中国,在语篇研究方面,尚未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但在该文中我也加了一个注,全文为:“我国学者张德禄已在该刊1991年第期发表角色关系及其在语气和情态中的体现。一文(1)。,36,他在下文还将了很多赞扬的话,使我十分感动。我自己认识到,胡老师是在鼓励我、为我设定了发展的目标,虽然由于各种原因,自己并没有完全实现这些目标。除此之外,他还在百忙当中,抽时间给我所有出版的专著写了序,包括:功能文体学(1998);语篇连贯与衔接理论的发展及应用(2003);语言的功能与文体(2005);功能语言学与外语教学(2005)等。我也因为他而得了许多奖励,如:系统功能语法概论(1989),

21、全国优秀图书二等奖(七本之一);语言学教程(1990),国家教育委员会优秀教材一等奖;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2005),2006年北京市精品教材,2008年北京市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37,另外,在学术兼职上也在很多方面得益于他的引路和支持:在全国功能语言学研究会成立时我被选为常务理事,并在1998年被选为副会长。我在符号学的领域的发展也得益于他和朱永生老师的支持和帮助。第一次全国语言与符号学会于1992年在苏州大学召开,我在没有任何思想准备的情况下收到了苏州大学的邀请函。我抓紧时间看书,看如何把系统功能语言学与符号学结合来发展符号学理论,写了“符号学与前景化”一文在大会上发言,并在外国语发表。在全国语言与符号学会成立时,胡壮麟老师被选为会长,我是常务理事,并在2005年被选为副会长。全国文体学会胡壮麟老师是名誉会长,我是副会长。,38,6.结语,这是我对胡老师在立足学术前沿,引领学术潮流的巨大贡献的一点粗浅认识。他为中国英语教学和学习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呕心沥血、培养外语学术人才也做出很大贡献。但这个研究还很肤浅,还是挂一漏万,但它反应了我自己发自内心对胡老师的感谢和感激之情。在我认识他的近三十年的时间中,我在学术上的每一个进步都和胡壮麟老师有联系,都有他帮助的痕迹。谢谢胡老师!,39,谢谢大家请批评指正,40,参考书目,41,42,43,44,45,4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