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及患病新生儿的护理.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741301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PPT 页数:71 大小:7.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生儿及患病新生儿的护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新生儿及患病新生儿的护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新生儿及患病新生儿的护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新生儿及患病新生儿的护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新生儿及患病新生儿的护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生儿及患病新生儿的护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生儿及患病新生儿的护理.ppt(7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七章新生儿及新生儿疾病患儿的护理,新生儿学(neonatology)研究新生儿生理、病理、疾病防 治、保健等方面新生儿(neonate,newborn)指从出生生后天内的婴儿新生儿期(neonatal period)出生生后天围生期(perinatal period)妊娠满28周(新生儿出生体重1000g)生后7天。我国正式采用。围生医学(perinatology)研究孕母/胎儿/新生儿在围生期的 各种健康问题的医学专业。围生儿,围生期死亡率最高,根据胎龄分类根据出生体重分类根据出生体重和胎龄关系分类 高危儿,新生儿分类,第一节 概述,根据胎龄分类,1.足月儿:胎龄满37周至未满42周的新生

2、儿。2.早产儿:指胎龄未满37周的新生儿。3.过期产儿:指胎龄满42周以上的新生儿。,足月儿,早产儿,过期产儿,第一节 概述,根据出生体重分类,1.正常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25004000g。2.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不足2500g。其中出生体重不足1500g者又称极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不足1000g者又称超低出生体重儿。3.巨大儿:出生体重超过4000g。,第一节 概述,巨大儿,正常体重儿,极低出生体重儿,超低出生体重儿,根据出生体重分类,根据出生体重和胎龄关系分类,1.适于胎龄儿: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第1090百分位者。2.小于胎龄儿: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第10百分位以下者。

3、3.大于胎龄儿: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第90百分位以上者。,第一节 概述,新生儿胎龄与出生体重的百分位曲线,按生后周龄分类:早期新生儿(early newborn):生后1周内的新生儿,属围生期。早期新生儿刚 脱离母体独立生活,且体内脏器发育不成熟,患病 率及死亡率高。晚期新生儿(late newborn):指生后24周(828天)新生儿,一般情况相对稳定。,高危儿:指已发生或可能发生危重情况的新生儿。包括以下几种情况:异常妊娠史 异常分娩史 异常新生儿,高危新生儿,第一节 概述,母亲疾病史:有糖尿病,感染史,心肺疾患 吸烟,吸毒,酗酒史,母亲为Rh(-)血型,过去死胎、死产史。母亲异常孕

4、史:母年龄40或16岁,妊高 征,先兆子痫、子痫,羊膜早破,前置胎盘,羊水胎粪污染等。异常分娩史:各种难产,手术产如高位产钳,臀 位牵引,胎吸,急产,产程延长,分娩使用镇静 剂和止痛药物史。出生时异常:如新生儿窒息评分7分以下,脐带绕颈,早产儿、小儿胎龄儿、巨大儿,各种先天畸形。高危儿要密切监护,细心护理,预知可能发生的情况,及早防范。,正常新生儿的特点,新生儿特殊生理状态,正常新生儿护理,第二节 正常新生儿的特点及护理,概念,正常新生儿的特点,正常新生儿:是指出生时胎龄满3742周,体重在25004000g,身长超过47cm,无畸形和疾病的活产婴儿。,外观特点,正常新生儿的特点,外观特点,正

5、常新生儿的特点,足月儿,外 观,四肢屈曲状,肌张力差,早产儿,红润,皮下脂 肪丰富,毳毛少,足月儿,绛红,水肿,发亮,毳毛多,早产儿,皮 肤,耳 壳,乳 腺,足月儿,睾丸已降,阴囊多皱摺,外生殖器(男),早产儿,睾丸未降、阴囊少皱摺,早产儿,大阴唇不能遮盖小阴唇,足月儿,大阴唇遮盖小阴唇,外生殖器(女),跖 纹,1.呼吸系统,胚胎肺24-26 周,已有气体交换能力,但胎儿仅有无效呼吸,无气体交换。胎肺充满液体,肺液:30-35 ml/kg,出生后要保证正常呼吸,通过三个途径排出肺液 产道挤压,口鼻排出 毛细血管吸收 淋巴管吸收 吸 收不全-湿肺。,生理特点,正常新生儿的特点,出生第一次啼哭,建

6、立呼吸。新生儿呼吸以腹式呼吸为主,呼吸较浅,频率较快,40次/分左右。呼吸中枢发育不完善,呼吸节律常不规则。周期性呼吸,早产儿呼吸暂停。早产儿有肺不张和HMD可能。(PS:II型上皮细胞合成、分泌,原发性不足-HMD,又称NRDS。)慢性肺疾病(CLD),2.循环系统,出生后血液循环改变特点:脐带结扎 自主呼吸出现,肺膨胀,肺循环阻力,肺血流 回流到左心房血量明显,体循环压力 卵圆孔关闭、动脉导管功能上关闭,生理特点,正常新生儿的特点,新生儿心率波动范围较大,通常为100150次/分,平均120140次/分。血压平均为70/50mmHg(9.3/6.7kPa)血管分布特点:不均,躯干内脏血多,

7、四肢血少,故肝脾可及。,3.消化系统,新生儿消化道面积相对较大,管壁薄,通透性高。胃呈水平位,贲门松弛,幽门括约肌发育较好,幽门相对较紧张,易发生溢乳。,生理特点,正常新生儿的特点,生后1012小时开始排出胎粪,约23天过渡到正常粪便。24h未排,注意肛门闭锁肝酶不足:生理性黄疸,灰婴综合征早产儿各种消化酶不足,消化能力差。,胎粪,4.血液系统,新生儿出生时血液中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较高,以后逐渐下降。血红蛋白中胎儿血红蛋白约占70%。由于胎儿血红蛋白对氧有较强亲和力,所以新生儿缺氧时往往紫绀不明显。白细胞总数较高,出生后第3天开始下降。,生理特点,正常新生儿的特点,2)血容量:足月儿:50-

8、100 ml/kg(85 ml/kg),早产儿:89-105 ml/kg,(医源性贫血)3)生理性贫血:早产儿常见。白细胞两个分叉:46天,46岁中性分叶核 与淋巴细胞各占50%。,5.泌尿系统,一般生后24小时内排尿,若生后超过48小时仍无尿,需要寻找原因。肾小球滤过率低,浓缩功能差,易出现水肿或脱水症状。排磷功能较差,易导致低钙血症。肾对酸、碱平衡调节能力不足,易发生代谢性酸中毒。早产儿滤过率及浓缩功能更差。,生理特点,正常新生儿的特点,6.神经系统,脑相对较大,大脑皮层兴奋性低。脊髓相对较长,其末端约在3、4腰椎下缘,故腰穿进针应在第4、5腰椎间隙。出生时已具有暂时性原始反射;正常情况下

9、,生后数月这些反射自然消失;新生儿巴氏征、克氏征可呈阳性。,生理特点,正常新生儿的特点,腰穿进针应在第4、5腰椎间隙,生理特点,正常新生儿的特点,7.免疫系统,胎儿可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IgG,但数月后逐渐消失。IgA和IgM则不能通过胎盘,故新生儿易患呼吸道、消化道感染。人的初乳中含较高IgA,可增强新生儿的机体抵抗力。,1)非特异性免疫系统功能:皮肤嫩,脐带未愈,吞噬细胞功能差,血清总补体 C3、c5 2)特异性免疫功能 细胞免疫功能不成熟 免 疫球蛋白功能差(IgG、IgA、IgM)IgM G-杆菌,尤大肠杆菌感染。SIgA 呼吸道及消化道感染。3)早产儿免疫功能比足月儿更差。,生理特点,

10、正常新生儿的特点,8.体温调节,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新生儿体表面积相对较大,皮下脂肪薄,血管丰富,易散热。寒冷时因寒战反射未建立,主要依靠棕色脂肪代谢来产热,产热量相对不足。新生儿通过皮肤蒸发和出汗散热,室温过高时,引起体内水分过多丢失,出现发热称“脱水热”。,返回,这是新生儿医疗/护理的重要 问题。1)新生儿出生时体温明显,1小时可降低 2,以后才回升至36372)新生儿易体温过高过低,与其体温调节中枢 功能不完善及环境温度关系密切。3)低体温:散热多 A、体温调节中枢能力差 B、皮下脂肪薄,血管丰富 C、体表面积相对大,产热少 A、饥饿 B、棕色脂肪产能不足 生后环境温度显著降低

11、4)脱水热:环境温度太高(保温过度)进水少 散热不足,5)、中性温度(neutral temperature):能使人体维持正常体温且机体代谢,氧及能量消耗最低的环境温度。具体和体重/日龄成反比,它是一个环境温度,可保持新生儿体温而氧耗小,最适合早产儿的成长。,不同出生体重早产儿的中性温度,出生 温 箱 温 度 体重(kg)35 34 33 321.0 初生10天内 10天后 3 周以后 5 周以后1.5 初生10天内 10天后 4 周以后 2.0 初生2天内 2天后 3 周以后2.5 初生2天内 2天后,9、能量和体液代谢,新生儿生长发育需要能量多,胎龄/体重与液体量成反比能量:总热量:生后

12、第一周 50 75kcal(kgd)100120kcal(kgd)早产儿生后数周内常需肠道外营养水:第1天:60 80ml/kg 第2天:80 100ml/kg 第3天:100 140ml/kg 钠:需要量12mmol(kgd),不同体重新生儿生后液体需要量(ml/kg)出生体重(kg)第1天 第2天 第37天 2.5 6080 80100 100140,生理性体重下降 生理性黄疸 乳腺肿大和假月经“马牙”和“螳螂嘴”新生儿粟粒疹,新生儿特殊生理状态,1.生理性体重下降,正常新生儿体重早期变化,新生儿特殊生理状态,新生儿特殊生理状态,皮肤无黄染 生理性黄疸,2.生理性黄疸,乳腺肿大3-5日出现

13、,2-3周自然消失,3.乳腺肿大和假月经,新生儿特殊生理状态,假月经生后5-7天出现,持续1周.,马牙上皮细胞/粘液腺积留,生后数周或数月消失.,4.马牙和“螳螂嘴”,新生儿特殊生理状态,脂肪垫“螳螂嘴”,新生儿粟粒疹:生后3周鼻面部细小白、黑突出皮面的小点,5.新生儿粟粒疹,新生儿特殊生理状态,护理评估,正常新生儿护理,评估新生儿父母的健康状况、家族的特殊病史;产妇的既往妊娠史、分娩史;本次妊娠及分娩过程中的母婴情况;新生儿出生后的一般状况及对各种刺激所做出的回应等。,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1.有窒息的危险:与呛奶、呕吐有关。2.有体温失调的危险:与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有关。3.有感染的危

14、险 与新生儿免疫功能不足与皮肤黏膜屏障功能差有关。,正常新生儿护理,1.保持呼吸道通畅,新生儿刚娩出时,迅速清除口、鼻腔的粘液及羊水。喂乳后应竖抱婴儿轻拍背部,然后应将婴儿保持于右侧卧位,防止溢乳和呕吐引起窒息。,护理措施,正常新生儿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正常新生儿护理,2.维持体温稳定,(1)适宜环境,正常新生儿护理,(2)保暖,新生儿病室阳光充足,空气流通,室温22-24度(早产儿24-26度),湿度55%-65%,最好有空调及空气净化装置,擦干身体,温暖的包被包裹,处于适中温度中,带帽,母怀,热水袋,远红外辐射床,温箱.,3.预防感染,(1)消毒隔离(2)保持脐部清洁干燥3%双氧水,0.

15、2%-0.5%碘伏 有肉牙者:硝酸银烧灼(3)做好皮肤黏膜护理(4)预防接种,正常新生儿护理,4.健康指导,(1)宣传育儿知识早哺乳,合理喂养(早产儿吞咽能力差者可用滴管,鼻饲,静脉)监测体重(2)指导合理喂养(3)新生儿筛查,正常新生儿护理,新生儿筛查取足跟血,指导合理喂养,第三节 早产儿的特点及护理,早产儿的特点,外观特点(见正常新生儿节)生理特点1.呼吸系统 5.泌尿系统 2.循环系统 6.神经系统 3.消化系统 7.免疫系统 4.血液系统 8.体温调节,早产儿的护理,护理评估,早产儿各系统功能均不完善,易出现体温改变、呼吸暂停、感染或出血等,胎龄越小,体重越低,患病率及死亡率越高,故应

16、注意评估早产儿出生时胎龄及体重情况,生存环境和护理质量等。,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1.体温过低: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差有关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吸吮、吞咽、消化功能差有关。3.自主呼吸受损:与呼吸中枢不成熟、肺发育不良、呼吸肌无力有关。4.有感染的危险:与免疫功能不足与皮肤黏膜屏障功能差有关。,早产儿的护理,护理措施,1.维持体温正常 2.合理喂养 3.维持有效呼吸 4.预防感染 5.密切观察病情 6.健康指导,早产儿的护理,1.维持体温正常,室温2426,相对湿度55%65%。体重低于2000g者应置暖箱内,根据出生体重和日龄来调节箱温。体重超过2000g者在箱外保暖,可通过戴帽、母

17、怀抱、热水袋等维持体温恒定。,早产儿的护理,早产儿暖箱适中温度参考数值,早产儿的护理,2.合理喂养,根据吸吮、吞咽、消化、吸收功能,选择直接哺喂母乳、乳瓶、滴管、管饲或静脉等不同的补充营养方式。生后24小时试喂5%10%葡萄糖水,无异常给予母乳喂养,无法母乳喂养者以早产儿配方乳。,早产儿的护理,早产儿奶量与间隔时间,早产儿的护理,3.维持有效呼吸,仰卧时可在肩下置小软枕,避免颈部弯曲。呼吸暂停时,可拍打足底、托背、放置水囊床垫等方法,帮助恢复自主呼吸。必要时按医嘱给予氨茶碱或机械正压通气。切忌常规吸氧,避免视网膜病变致失明。,早产儿的护理,早产儿仰卧时可在肩下放置小软枕,拍打足底,早产儿的护理

18、,机械通气,早产儿的护理,4.预防感染,因早产儿免疫功能更差,对感染的抵抗力更低,故消毒隔离要求更高,需更加严格控制各种可能发生的感染。,早产儿的护理,5.密切观察病情,早产儿异常情况多,病情变化快,除监测生命体征外,还应密切观察进食情况、精神反应、反射、大小便、面色等情况,定时巡回,并做好记录;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做好抢救准备。,早产儿的护理,6.健康指导,帮助父母克服自责和沮丧的心理。可在提供消毒隔离的措施下,鼓励父母探视和参与照顾早产儿;示范并教会父母保暖、喂养、抱持、穿衣、沐浴等日常护理方法;对住院期间给予吸氧的早产儿,分别于3、6、12个月进行眼睛检查,以防视网膜疾病的发生;按期预防接种;定期进行生长发育监测。,早产儿的护理,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