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与心理健康.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957646 上传时间:2023-09-08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4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与心理健康.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学习与心理健康.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学习与心理健康.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学习与心理健康.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学习与心理健康.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习与心理健康.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与心理健康.ppt(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讲 学习与心理健康,你上,或者不上学,学校就在那里,按时开学。你念,或者不念书,书就在那里,早晚得念。你听,或者不听课,老师就在那里,不下课不走。你学,或者不学习,考试就在那里,不离不弃。你来,或者不来,点名就在那里,爱来不来。默然,上学。寂寞,无奈。,思考题,1.解释:学习,学习动机,学习焦虑,考试焦虑,学习倦怠,创造性学习。2.结合自己的学习谈谈大学生学习心理的特点有哪些。3.举例说明学习会怎样影响大学生的健康人格。4.结合实际分析阐述大学生有哪些常见的学习心理问题。5.结合自己的实际举例阐述大学生应如何调适自己的学习心理问题。,我的时间我做主,请拿出一张纸,上面画两个尽量一样大小的圆

2、圈。回忆上一周,平均每天24小时的分配状况,如:上课6小时,自习0.5小时,睡觉6.5小时,吃饭2小时,上网7小时,约会2小时。在第一个圆圈中画出现在的时间分配状况的饼图。如:,回忆一下上一周自己的成就状况(上周学习、学生工作以及其他预期目标的完成状况),评估一下满意度(1-10打分)。观察第一个饼图,结合对自己上周状况的评价,审视自己的时间分配情况,有没有哪些项目经过调整,可以提高自己成就满意度。比如:将上网时间由7小时调整为5小时,将自习时间由0.5小时改为2.5小时,就可以使得自己在课程上不会学的像现在那么吃力。在第二个圆圈中画出调整后,认为适合自己的、合理的时间分配状况。如:,1.Wh

3、o 谁在学习2.Why?我们为什么要学习3.What?我们学习什么4.When 我们何时学习5.How 我们如何学习6.If如果出现了以下情况,第一节 大学生学习的一般问题 一、学习与大学生的学习 二、大学生学习心理的特点 三、大学生学习心理的发展变化第二节 大学生的学习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一、学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二、大学生学习心理问题及原因分析第三节 大学生学习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一、大学生学习心理的自我调适 二、促进大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第一节 大学生学习的一般问题,一、学习与大学生的学习(一)学习的概念“学习”一词,我国古代文献中早就有之。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又说:“学而

4、不思则周,思而不学则殆。”孔子的这一观点,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学习与练习、学习与情感、学习与思维的关系。国际教科文组织在1987年所作的学习,财富蕴藏其中报告中指出:学习是指个体终身发展、终身教育的理念。,学习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学习是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通过实践训练而获得的由经验引起的相对持久的适应性的心理变化,即有机体以经验方式引起的对环境相对持久的适应性的心理变化。人需要学习,只有通过学习才能达到自我完善与自我发展的目标。三字经上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就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学习对人的重要性。,(二)大学生学习的特殊性 大学生学习既有一定的专业性、目的性和探索性

5、,又有深刻的社会意义,表现出广泛的兴趣和各种各样的学习方法。大学生学习有其特殊性:其一,大学生的学习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是掌握前人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即间接的知识,在学习中会有发现与创造,但其主要内容还是学习前人积累的知识与经验;其二,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的,是以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为前提的;其三,学生的学习是在较短时间内接受前人的知识与经验,重要的是间接经验的学习与掌握,学生的实践活动是服从于学习目的的;其四,学生的学习不但要掌握知识经验与技能,还要发展智能,培养品德及促进健康个性的发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二、大学生学习心理的特点 大学生的学习心理状态

6、和学习水平大致可以分为几个不同的层次:最低层次中间层次最高层次,(二)学习态度的特点 在认识上,主要体现在学习主体由老师转变成学生、学生的自主性提高。高中的学习总是让学生产生一种感觉:我们是为老师、家长学的。大学里几乎没有学生这样抱怨,因为专业和课程的很大一部分都是自己选择的。大学生逐渐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不会再有老师催着你学这学那,家长也更加尊重你的意愿。因此,大学生有了明显的“我的学习我作主”的感觉。,(二)学习动机的特点 大学生的学习动机既是内部动机,也是外部动机。一方面,发展成才是大学生的内在需要;另一方面,教育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并最终由经济决定,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大学生必然

7、受到商品经济文化的影响,在思想上更趋现实。随着市场的变化,大学生学习的目的性越来越强,明确的学习目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他们不再满足于简单的书本知识和专业课程,的学习,而是更加注重能力培养与学习,更多的愿望是得到能力培养与训练。,(三)学习策略的特点 随着大学生心智的成熟,他们认为掌握学习方法、工作技巧能帮助自己学得更快更好;随着知识水平的提高,大学生对自己整体素质要求更严格,例如,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增强自己的领导组织能力。,(四)学习适应性的特点 前面学习态度中已经提到学习主体的变化,这里讲的主要是大学生对这一变化的适应性。一般大学的学习、生活环境需要一段时间适应,而适应的速度和结果会与

8、大学生个体的性格、气质有很大的关联。大学生的适应学习过程中的探索性与创新性是其另一个重要的特点。,(五)学习心理的差异性 前面讲到的是当代大学生学习心理一般的特点,但是,在性别、年级、学科等方面存在一些差异。例如,学习态度会随年级的增长而变化,学习动机会因性别的不同而不同。不同学科和不同性别的大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也是有差异性的。,三、大学生学习心理的发展变化(一)大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的变化有研究认为,当前大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变现在四个方面:(1)个人事业心强,社会责任感弱。(2)学习兴趣广泛,专业兴趣淡化。(3)求知欲望强烈,厌学情绪普遍。(4)重视考试分数,不满考试现状。,还有研究发现认

9、为,社会转型期大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1)愿望型,是这个时期最普遍的学习心理,学生都知道学习的重要性,都抱有多学知识、学好知识的愿望,可是大多数学生缺乏动力,所以他们的学习心理停留在愿望层面上。(2)应试型,不少学生仍是应试教育的产物,全部学习实际上仍是考试、及格、分数几个字,应试教育的核心是死记硬背,应试型的学习心理就是死记硬背型的学习心理。(3)经验型,也叫习惯型或传统型,根据过去的经验来判断和处理后来的学习活动。,(二)学习态度和自主性的发展当今大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自主性总体上有了更好的发展,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1)大学生有自己安排时间的习惯(2)在选课方面,希望自己有

10、更多的自主权。(3)论坛讲座吸引学子。(4)课外科技活动逐渐引起重视。,(三)学习心理特点随年龄和年级变化而变化一年级大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为:学习愿望强烈但学习动机不足。学习的生理条件具备但心理条件不足。学习的自觉性较好但情绪波动大。,二年级大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为:目标和学习态度出现了差异。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处于全盛时期。他们已经适应了大学里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环境,并且摸索出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大学二年级是学生学习兴趣最浓厚、学习热情高涨的一个时期。独立学习能力日益增强,学以致用的意识不断发展。,三年级大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为:学习目标、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定型化。因此有些学校或院系都是从大学三

11、年级才开始分专业。普遍存在失落感、缺憾感和紧迫感。有些学生后悔自己没有把握大学前面两年的时间,现在什么技术也没有学到;有些学生已经开始计算毕业的日子,总希望能有更多的时间来准备就业。专业是否符合个性特征的认识明朗化。经过两年多的磨合,有些同学意识到自己并不适合自己的专业,也有些学生对自己的专业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明确了考研的方向。,第二节大学生的学习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一、学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一)学习对大学生人格的影响 1.对气质性格的影响 例如,以前不喜欢数学的同学通过对高等数学的学习发现了其中的魅力,进而对数学的态度产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弯;曾经很讨厌历史的同学,因为深刻地了解了历史

12、学的系统知识,发现自己突然爱上了这一门给人智慧的学问这与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班固投笔从戎是一个道理。由此可见,学习不仅影响了大学生的态度进而还影响其行为方式。,2.对自我过程的影响 自我过程包括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大学学习的选择性给了学生自由决定是否选择某些科目的权力,很大程度上,学什么、怎么学都是由大学生自己作主的,这对自我认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选择科目不断尝试新的领域,通过对专业的学习更加系统地认识某个领域,通过实践亲身体会某个领域是否适合自己这都会影响到学生对自己的认识: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适合什么,不适合什么,慢慢都有了一个答案。,3.对认知风格的影

13、响 认知风格(也称认知方式)是指个体在认知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习惯化的形式。认知风格多种多样,如场独立和场依存、思索型和冲动型、整体型和分析型。不同的专业甚至一个专业的不同领域都会对学习主体的认知风格产生影响。如学习建筑或者工程力学的同学会倾向于分析型认知风格,学习文学的同学可能更倾向于整体型认知风格。注意哦:认知风格并没有好坏之分,不同的专业、领域、职业可能需要的认知风格完全不同。,(二)学习对大学生情绪意志的影响学习是大学生生活中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因此它的过程和结果都会影响到学生的情绪。同时,大学学习要求更强的自主性、选择性,这对学习主体的意志力也会产生影响。以意志力当中的自信举例,能够在学

14、习活动中获得好成绩可以带来自信心的提高,自信心的提高又可以反过来促进学习的进步。这说明学习和意志情绪其实是一种相互影响的关系。,(三)学习对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影响首先,大学是学生跨入社会的最后一道关口,其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性人才。其学习的内容主要是为大学生进入社会担任一定的社会分工工作而设计的,特别是如果学生在专业学习和综合实践部分可以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并主动积极地“化知识为生产力”,将对其尽快地融入社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次,大学教学的一大特色是“团队合作”。这种强调团队集体作战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不仅仅在课题进行中实践了所学知识、锻炼了创新能力,更重要的是在一个以专业

15、学习为主要任务的团队中与成员互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人的人际交往能力。在课题过程中可能会碰到以后进入社会工作后可能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可以说是以后工作的一次预演,如何分工协作、如何处理摩擦、如何妥协与坚持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都将是一大考验或者说锻炼的机会。可以说,无论从大学的学习目的还是大学学习的方式,都强调社会适应性的培养。,二、大学生学习心理问题及原因分析(一)学习动力缺乏问题 大学生的学习动力缺乏,是指学习没有内在的驱动力量,没有明确的学习方向,无知识需求,更无学习兴趣,厌倦学习,尽力逃避学习。这也是某些学生常说的“学习没劲头”。这种学习动力缺乏主要表现在:无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无计划。学

16、习动机弱。学习无兴趣。,(二)学习动机强度问题心理学研究认为,学习动机过强,不论是内部的抱负和期望过高,还是外部的奖惩诱因过强,都会使学生专注于自己的抱负和外部奖惩,而不是专注于学习,因而在实际上阻碍了学习。学习动机过强的主要表现有三个方面:成就动机过强。奖惩动机过强。学习强度过大。,在学习中我们需要注意:动机强度要适中,动机缺乏和动机过强都会影响学习的效果,案例1:,我们分别来看两位大学生写给咨询师的来信 A:我是一位来自山区,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学业成绩一直非常优异。上大学后,忽然感到心中茫然,学习没有动力,生活没有目标,有时候想到辍学在家的妹妹和年迈的父母我也恨自己不争气,可我的确找不

17、到奋斗的目标与学习的动力,学习上得过且过,生活上马马虎虎,盲无目的,上课打不起精神,我不是因为喜欢上网而荒废了学业,而是因为实在没劲才去上网聊天打游戏,我如何才能摆脱这种状态?,B:我今年已经大三了,一直优秀的我一向对自己要求很高,当然这也与家庭的期望有关,父母都是具有高级职称的知识分子,在他们的严传身教下,我从小就知道努力与奋斗。在大学,我进行了认真细致的生涯设计,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走,成绩要拔尖,英语二年级通过国家六级和托福考试,为将来出国留学做好准备;三年级入党,使自己的政治生命有所昄依;与此同时锻炼自己在各方面的能力。于是,在大学我像一只陀螺飞速运转着,珍惜大学的分分秒秒,因为我相信:付

18、出总有回报。我却发现离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远,我忽然怀疑起自己的学习能力,我感到自己在学习上的优势在失落,甚至多年积累的自信也受到挑战,对未来,我忽然担心起来,我该如何办?,梦想成真,畅想一下,五年后,理想的生活是什么样子(拿出一张纸写下来):每天从早到晚都在做什么?做什么样的工作?拥有什么样的生活?(写完仔细默读阅读),为了实现五年后的梦想,接下来,构想一下(预期可以实现的、可控的),自己在一年后的今天,已经取得了怎样的成就,在学习、学生工作、生活等各个方面,自己是怎样的状态?(写下来,写完之后仔细默读一遍),一年后想要实现的理想中,自己最最迫切想要做到的两个大的目标是什么?,制如下表格,把两大

19、目标填入目标栏之中,下面要留出足够空白。,在蓝色的区域,分别写出为了实现每个大目标需要进行怎样的步骤和努力,尽量按执行的预期时间顺序排列。,逐一查看实现每一个步骤是否有困难之处,在黄色的区域写下来。,仔细检查并思考,有没有自己可以解决的困难,在绿色区域填写好解决方案。,相邻三个人一组,分别说出自己尚未解决的困难,头脑风暴讨论解决方案,选择一条自己认为最可行的方案,最终补全表格。,大事化小+行动+反思+适当求助=梦想成真,(三)学习策略问题学习策略失当的学生尚未探索出科学的学习策略体系,有明显的不适应学习的倾向。主要表现为:学习时间安排不科学。学习没有计划,或有计划但不能执行。视兴致而学习,兴致

20、一来连续多时,兴致消减荒废多日。各学习环节学习方式不当。不重视预习,不带着问题听讲,不做课堂笔记或被动接受式做笔记。不积极参与讨论,不及时解决疑问。平时不温习,考试前搞大突击。一味死记硬背,不注意融会贯通、理解记忆。课外阅读不注意精读和泛读结合,或广泛涉猎但囫囵吞枣,或学得精细但视野褊狭。,(四)学习焦虑问题 学习焦虑是指大学生由于不能达到预期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致使自尊心、自信心受挫,或失败感、内疚感增强而形成的一种紧张不安、带有恐惧的情绪状态。心理学研究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适当的焦虑是必要的,它可以激发斗志,增强学习效果。但过度的明 学习焦虑却是有害的,会对学习产生非常不利的影

21、响。大学生严重的学习焦虑表现为学习压力大、精神长期高度紧张、思维迟钝、记忆力减退、注意力涣散、情绪烦躁、郁郁寡欢、精神恍惚、学习效率下降。,(五)学习疲劳问题 学习疲劳也叫学习倦怠,是指连续学习之后,在生理、心理方面产生劳累,致使学习效率下降,甚至出现健康方面问题使之不能继续学习的一种异常状态。学习疲劳分为生理和心理两种。心理疲劳的症状是精神涣散、感知迟钝、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安、忧郁、厌烦、学习效率下降。生理疲劳表现为肌肉痉挛、功能失调、动作不和谐、眼球发疼发胀、腰酸背痛、麻木、打磕睡等。其中,心理疲劳是学习疲劳的主要表现形式。,(六)考试焦虑问题 考试焦虑是指由于担心考试失败或渴望获得更好

22、的分数而产生的一种忧虑、紧张的心理状态。多数大学生在面临重要考试时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考试焦虑,这是正常的,但过度的考试焦虑对大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健康危害很大。考试焦虑是一种负面的情绪状态,给人带来痛苦的反应,它既可能是一种暂时性情绪状态,又可以持续发展成为焦虑性神经症,因此,考试焦虑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是很大的,尤其对大一的新生而言更是如此。,过度考试焦虑者,表现为在考试前后精神紧张,心烦意乱,无精打采,肠胃不适,可能出现原因不明的腹泻、多汗、尿频、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下降等。学生在考试过程中表现为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满脸通红、出汗、头昏、烦躁、恶心、软弱无力、记忆受阻

23、、思维迟钝等,有时全身发抖、两眼发黑甚至晕倒。,(七)学习自卑问题自卑是一种自我轻视的心理,是自尊心受挫的结果,是羞于落伍的自尊心与学习成绩低下的客观事实长期矛盾又得不到解决而造成的心理创伤所致。表现为:总认为自己智力和能力不如别人,处处低人一等;上课时,总喜欢坐在后排或角落里,眼睛不敢正视前方,尤其是不敢和教师对视;教师提问时,自己明明知道答案,却没有勇气举手回答;课堂讨论不敢发言,不愿参加各种学习竞赛活动;平时总喜欢低着头,不愿与人交往,喜欢独处,在公共场所,沉默寡言,表情不自然;遇到困难,容易丧失信心;每当考试时,总在心里暗示自己不行、通不过;十分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往往别人的一句玩笑话也会长时间影响情绪;自尊心强,感情脆弱。,第三节 大学生学习心理的自我调适,(一)确立适当的学习抱负水平(二)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三)注重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方法(四)培养良好的学习心境,艾宾浩斯记忆曲线,记忆的方法,1、科学的复习2、赋予意义3、死记硬背4、应用,有系統的溫習,小测验:考试焦虑原因自我检查表,考试焦虑原因自我检查表.doc考试焦虑自我分析表.do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