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环保验收管理现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185161 上传时间:2023-10-03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259.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设项目环保验收管理现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建设项目环保验收管理现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建设项目环保验收管理现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建设项目环保验收管理现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建设项目环保验收管理现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设项目环保验收管理现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设项目环保验收管理现状.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建设项目环保验收管理现状,建设项目环保验收管理定位简要分析,(一)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流程分析从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流程看,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其核心是环评审批行政许可,是建设项目环保“准入关”;第二阶段是建设项目“三同时”管理,不属于行政许可;第三阶段是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其核心是环保验收审批行政许可,是建设项目环保“出口关”。,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管理,“三同时”过程监管,环保验收管理,投运后的日常监督管理,环保验收管理定位,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建设项目环保验收管理定位简要分析,(二)建设项目环保验收管理定位分析一是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有效性的保障和最后一道关口。二

2、是弥补建设项目设计、施工阶段监管不足的唯一手段。三是项目建成后各项环境监管的基础。四是在污染物减排方面扮演重要角色。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重要途径。,建设项目环保验收管理近况,2006年5月,在广州召开的全国环评工作会议上,国家环保总局向社会做出包括“强化验收”在内的“七项庄严承诺”。随后国家环保总局成立了环保验收管理机构。目前有5个省级环保部门成立有独立的验收管理机构。,(一)2009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提出了总体要求 认真兑现环评“七项承诺”,进一步提高环评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要强化验收,全程监管。进一步理顺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管理体制,加快实行分类管理,建立健全现场督查机制。要推进和

3、规范环境影响后评价和环境监理工作,扭转“重审批轻监管”的被动局面。(二)2009年全国环评工作暨环保验收现场交流会议上提出 努力构建“三同时”验收管理新体制、新机制和新秩序。指出了当前验收管理中存在的3方面主要问题,提出了强化验收的6个方面具体要求。,当前建设项目“三同时”和验收管理的一些要求,主要问题1、监管机制缺失,管理方式被动2、违法行为普遍,环境危害巨大 3、监管任务艰巨,面临问题复杂进一步强化验收工作的几点要求 1、积极推进管理体制、机制创新 2、集中精力抓好重点项目监管 3、努力构建项目环境管理新秩序 4、切实维护公众合法环境权益 5、实现验收、环评科学联动管理 6、充分发挥环境监

4、理监管效能,(三)2010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出了具体要求和实现目标 强化环保验收管理。坚持关口前移,要针对重点行业、敏感区域和敏感问题,集中力量抓好重点项目验收的环境监管。积极推进施工期环境监理,建立健全环保验收全过程管理制度,进一步理顺验收管理程序,从今年开始,用23年时间抓好“三同时”验收工作。(四)2010年全国环评工作会议的新要求 狠抓环评领域改革创新,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全面推进规划环评,继续深化建设项目全过程环境管理,强化环评队伍业务和反腐倡廉能力建设,努力做到科学严格高效廉洁环评,积极探索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环境保护新道路,努力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当前建设项

5、目“三同时”和验收管理的一些要求,(五)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号)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建设过程中擅自作出重大变更,未经环保验收即擅自投产等违法行为,要依法追究管理部门、相关企业和人员的责任。建立建设项目全过程环境监管制度。着重发展环保设施社会化运营、环境监理、等环境服务业。(六)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强调 完善政策措施。完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验收制度。(七)2011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新任务 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探索建立建设项目“三同时”执行单和责任状制度,对于没有认真兑现环评承诺,造成较大环境风险和环境影响的地区和企业集团,坚决实行限批措施。全面

6、推进建设项目环境监理,继续强化环评全过程监管,制定环境影响后评价办法。(八)2012年全国环评工作会议的最新要求 对照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构的发展大局,对照总量削减和质量改善的环保任务,对照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环境诉求,必须从政策、落实、创新三个方面着手,加快破解制约环评有效性发挥的突出问题,力争环评工作呈现出一个新面貌。,当前建设项目“三同时”和验收管理的一些要求,(九)验收管理新要求 强化建设项目全过程监管。建立建设项目初步环保设计篇章备案制度,对重大敏感复杂项目进行初步环保设计篇章审核,防止建设项目在设计环节就发生擅自变更,导致“批建不符”。加强环评审批后的跟踪管理和外部监督,要进一步明确

7、分工,各督查中心和地方环保部门要切实履行好各自的职责。继续推进建设项目环境监理试点工作,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严格试生产环节管理,明确和规范不同行业试生产及配套环保设施运行监督检查的要求,防止“久试不验”或“久验不过”。针对水电、交通等行业建设运行期的环境影响问题,组织一批重大项目开展后评价。,(九)验收管理要求 进一步加强验收管理。一是严把验收关。验收是建设项目管理的最后环节,一定要把好。对环保措施不落实或未达到环评批复要求、环境风险防范不到位、居民搬迁、规划控制、“上大压小”、区域削减、关停淘汰等前提条件不满足或者承诺配套不兑现、公众意见集中强烈的“带病”项目,要动真格的,在整改到位之前

8、一律不予通过,不留环境管理和环境风险隐患。二是健全项目环评和竣工验收联动机制。环评审批时发现既有工程违反“三同时”的,在整改完成前不予审批;试生产和验收检查时发现工程内容擅自发生重大变更的,在重新报批环评并通过审批前不予验收;项目验收过程中对环评阶段所提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总结反馈,提高环评审批的科学性、合理性。三是创新管理思路,对重点行业制定验收准则指南,规范管理要求,统一验收管理尺度。,(十)环境保护部机关“三定”实施方案 1、环评司负责有关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工作,组织审核验收文件,提出审批建议。2、环监局组织国家审批的建设项目“三同时”监督检查工作。3、监测司参与环评和建设项目

9、“三同时”验收中的环境监测工作。4、各环境保护督查中心参与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受委托承担国家审批的建设项目“三同时”现场监督检查工作,并提出关于验收的书面意见,报环评司审核。,验收管理现状及问题,(一)几组数据看验收管理现状 第一组数据:2000-2011年环保部环评审批与环保验收项目数,验收管理现状及问题,第二组数据:2000-2005年期间我局审批建设项目核查结果(2006年底)。6年间原环保总局对2462个建设项目进行了环评审批,其中环评审批后未开工建设项目为11.6,处于设计阶段的项目为14.9,处于施工阶段的项目为40.9,已建成项目为32.6。在已建成的802个建设项目中,经

10、省级环保部门同意试生产但尚未向总局提交验收申请的项目为173个,向总局提交验收申请仍处于验收阶段的项目为235个,已完成验收审批的项目为304个,未经验收擅自投运的违规项目为90个。在第一阶段核查中,总局和省局两级环保部门不掌握项目建设进展情况的多达331个,又经4个月的反复核查,才基本摸清。,验收管理现状及问题,第三组数据:2007年原环保总局共审查了413个建设项目的验收监测和调查报告,对其中66个存在严重问题的项目下达了限期改正,占验收审查项目的16%;2008年原环保部共审查了394个建设项目的验收监测和调查报告,对其中42个存在严重问题的项目下达了限期改正,占验收审查项目的10.7%

11、;80.3%的限期项目能按期完成整改。2009年环保部共审查了265个建设项目的验收监测和调查报告,对其中15个存在严重问题的项目下达了限期改正。,验收管理现状及问题,第四组数据:近期验收的148家火电厂中,环评批复要求采用中水作为循环水补充水源的有37家(占25%),验收时发现,中水回用系统与主体工程同时建成投运的12家,仅占1/3,另有5个建设项目经整改后落实了中水回用。,验收管理现状及问题,第五组数据:验收处专项调研了解,某省环保厅去年共受理验收项目300多个,已完成验收的100多个,较前五年验收项目的总和还要多42%;去年,省级下达限期整改的12个,立案查处违反“三同时”规定的案件共计

12、105件,对144个项目送达了限期验收的通知;“十一五”以来,某省共审批1035个项目,已通过验收项目仅170个,占审批数的16.4%。,验收管理现状及问题,(二)环保验收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立法的割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评价条例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验收管理现状及问题,(二)环保验收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三同时”和环保验收违法现象普遍,执法难度大、管理任务繁重 长期以来,建设项目环境管理“重审批、轻验收”现象严重,与环评管理相比,建设项目施工期和验收监管能力薄弱,建设项目“三同时”和验收违法行为在全国范围比较普遍,环评提出的环保措施和要求得不到有效落实,违法

13、行为得不到有力查处,大量新污染源变成老污染源,危害严重、形势严峻。项目验收日常管理工作越来越繁重(四方面问题)。,验收管理现状及问题,(二)环保验收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建设项目在建设实际情况与环评预测情形出入大,因素复杂,给验收管理带来难度 如输油气管线、公路、铁路、输变电项目线路摆动导致敏感点变化问题。,验收管理现状及问题,(二)环保验收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三同时”和验收管理机制不完整、不完善 完善的管理机制是有效管理的基础。可以说,一套较完整的验收管理制度尚未完全建立。例如过程监管的缺失;试生产管理环节把关不严;环评审批与验收联动机制尚未明确建立;环保部门验收管理上下联动不够;以及

14、验收管理程序、委托验收和分期验收原则等等都亟待明确和完善。,验收管理现状及问题,(三)验收管理常见的几类违法行为 第一类:未经环保部门检查同意擅自投入试运行、未申请环保验收擅自投运项目。2007年初区域限批,有意列为第一类进行曝光。如某一个化工项目生产6年后才申请验收;如连霍高速某境内分16段建设,已建成11段,对5段下限期办理验收手续。,验收管理现状及问题,(三)验收管理常见的几类违法行为 第二类:验收时发现的擅自变更项目非常普遍。如煤矿首采区、石化码头储罐容积变更;京沪高速天津段。,验收管理现状及问题,(三)验收管理常见的几类违法行为 第三类:建设单位主观原因导致项目“三同时”落实不到位。

15、例如京津高速铁路隔声屏障在设计阶段擅自被砍掉一部分,在试运行阶段导致大量投诉。某化工项目擅自调整污水处理厂位置,恶臭影响引发投诉。部分项目“以新带老”措施投资被削减。,验收管理现状及问题,(三)验收管理常见的几类违法行为 第四类:验收时发现,非建设单位原因导致项目“三同时”落实不到位。地方政府或相关部门承诺如供热、中水回用、小机组关停、小钢铁小水泥等大范围区域替代、搬迁、增殖放流等经常出现问题。,验收管理现状及问题,(四)验收管理总体形势严峻 建设项目“三同时”和验收管理的薄弱带来的九大危害如下:1、破坏环评法律的严肃性和法律秩序,严重影响了环保部门的权威性;2、破坏社会的诚信体系;3、严重影

16、响环评有效性;4、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风险大大增加;5、可能带来不可逆的生态环境影响;6、影响污染减排;7、威胁公众的合法、合理的环境权益,频频引发群众上访、行政复议或诉讼事件,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稳定;8、给后续管理带来巨大难度和成本;9、项目整改成本和难度增大,有些环保措施具有不可补性。,验收管理亟待采取的措施,(一)集中精力抓好重点项目和重点问题 由于机构人员的限制,各级环保部门验收管理能力有限,不可能对所有项目、所有问题都抓得很细,应该根据所在地区、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可以筛选部分重点行业、敏感区域和敏感问题作为验收管理的重点,集中精力做深、做细。例如,环境风险较高的项目;涉及饮用水源和

17、生态敏感区域的项目;厂界周边居民密集容易造成污染扰民的项目;以及污染物排放总量、以新带老等敏感问题。,验收管理亟待采取的几项措施,(二)做好试生产管理环节 试生产管理是验收管理的重要环节,比较薄弱。强化这一环节管理,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能大大提高验收管理有效性。,验收管理亟待采取的几项措施,(三)重点打击擅自投运项目 游离于验收管理体系之外,项目数量多,潜在的环境风险很大。这类违法问题得不到解决,验收管理将始终处于被动的局面。,验收管理亟待采取的几项措施,(四)用好“限期改正”这一管理手段 对存在问题项目多下达限期,效果很好,并做好限期下达的后续整改监管,不能搁置不管),逾期没有完成整改,及时依法移交行政处罚程序;同时,通过全面核查,尽可能多还管理上的欠账。很多省近期都通过集中核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如河北省、辽宁省环保厅的做法。,验收管理亟待采取的几项措施,(五)完善“三同时”验收管理机制 环境保护部审批建设项目“三同时”监督检查和验收管理规程核心内容,就是弥补施工期监管法律规范的缺失,明确验收管理的流程,突出强调过程监管、现场监管和主动监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