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调节宏观经济的必要性.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461014 上传时间:2023-11-02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2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调节宏观经济的必要性.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国家调节宏观经济的必要性.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国家调节宏观经济的必要性.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国家调节宏观经济的必要性.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国家调节宏观经济的必要性.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家调节宏观经济的必要性.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调节宏观经济的必要性.ppt(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四章 国家调节宏观经济,第一节 国家调节宏观经济的必要性第二节 国家调节宏观经济的方式和目标第三节 宏观经济调节的政策和手段,背景资料,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国家调节宏观经济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认清国家调节宏观经济的必要性,掌握国家宏观经济调节体系中宏观经济调节的多元目标、具体方式、手段和政策体系等问题。,第一节 国家调节宏观经济的必要性,一 生产社会化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客观需要二 推动市场经济良性发展的客观要求三 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需要四 经济体制调整的需要,一、生产社会化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客观需要,宏观调节:是指国家根据经济社会化和国际化及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从总体上对国民经济各部门、

2、各地区、各企业和再生产各环节的运动过程进行调节与控制,是国家管理国民经济的一种主要方式,宏观调节是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必不可少的调节经 济的方式。,二、推动市场经济良性发展的需要,市场经济有弱点和缺陷,资本主义国家认识宏观调节经济的过程和代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更需要宏观调控,1、自发性2、盲目性3、滞后性,三、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的需要,经济发展战略:是经济发展战略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份,指在较长时期内经济发展活动所要实现的基本目标。一般通过人均国民收入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劳动生产率、人均主要产品占有量、人均预期寿命、出生率,死亡率、文盲率、就业率、失业率、人均受教育的程度、人均

3、居住面积等一系列经济、社会指标来体现。,单纯依靠市场调节来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是不可能的。,为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各国都在自觉地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节。,四、经济体制调整的需要,经济体制的改革与调整主要有所作为者是国家。,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市场经济体制历了无政府调节的早期市场经济阶段和有政府调节的现代市场经济阶段。,社会主义国家:对经济体制的改革与调整是为了更好地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第二节 国家调节宏观经济的方式和目标,一 国家调节宏观经济的方式二 国家调节宏观经济的目标体系三 社会总供求均衡目标的调节,一、国家调节宏观经济的方式,国家调节宏观经济的方式:直接调

4、节;间接调节。直接调节:主要运用行政手段或指令性计划手段,对社会经济活动通过行政部门,特别是主管部门进行强制性调节,约束企业、家庭和个人的经济行为符合国家宏观调节的目标。定量供给、额度控制、行政调拨、非参数式的数量和价格控制间接调节:主要依靠经济手段,通过调节经济运行主体的利益关系引导企业、家庭和个人的经济活动符合或接近国家宏观调节目标的要求。调整货币供给量、利率、税率、汇率、工资率、价格,二、国家调节宏观经济的目标体系,国家调节宏观经济的目标:1、保持总供求平衡的目标;(总量平衡)2、保持经济适度增长的目标;(经济增长)3、优化经济结构的目标;(结构优化)4、控制失业率的目标;(充分就业)5

5、、基本稳定物价总水平的目标;(物价稳定)6、提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目标;(提高生活水平和质量)7、实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可持续发展)8、实现国际收支大体平衡的目标。(国际收支平衡),我国近期宏观调控的目标:稳增长、调结构、防通胀。,三、社会总供求均衡目标的调节,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平衡的表现:一方面为供求总量的平衡;另一方面为供求结构的平衡。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失衡:总供给大于总需求或者总需求大于总供给。调节方式:需求管理;调整产业结构和地区结构(供给结构);调整积累和消费的比例(需求结构)。,第三节 宏观经济调节的政策和手段,一 宏观经济调节的政策体系二 宏观经济调节的手段,一、宏观经济

6、调节的政策体系,财政政策:在一定时期国家为了实现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综合运用各种财政政策调节手段对经济总量进行调整使之增加和减少的政策。(税收、财政支出、预算、国债)货币政策:通过国家(央行)为影响信贷费用(利率)信贷条件和货币供给量而采取的各项措施。利率、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手段、存款准备金手段。收入政策:国民收入分配总量政策、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政策和个人收入分配政策。产业政策:国家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为提高产业素质,调整产业结构,从而调整供给结构和总量所采取的政策与措施的总和。,二、宏观经济调节的手段,经济手段:是指通过各项宏观经济政策,相应运用各种经济杠杆来对国民经济进行调节。法

7、律手段:是依靠国家的法权力量,通过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机构,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的手段。计划手段:是通过国家制定的长期、中期和短期经济计划,通过提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观调节目标及相应的经济政策,发挥总体指导和综合协调作用的调节手段。行政手段:是政府依靠行政机构,采取带有强制性的命令、指示、规定等行政方式,按行政系统来直接调节国民经济活动的手段。,二、宏观经济调节的手段,经济杠杆:是指由政府利用经济利益来引导各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使之符合国民经济运行目标的调节工具。包括:税收、信贷、价格、汇率、财政补贴、工资等。四种调节手段正确结合组成宏观经济调节体系:计划手段为经济手段调节指明方向和提供目

8、标;经济手段是适 合市场经济的间接调节手段,是宏观经济调节体系中的重要手 段;法律手段能够保证经济手段有效地发挥调节作用;行政手 段是经济和法律手段的补充。,货币政策:央行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宏观审慎管理,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根据形势变化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今年第一季度,受外需较为疲弱等因素影响,外汇占款投放的流动性少于上年同期。央行一方面主动调减公开市场对冲操作量,通过央票等工具到期和逆回购等方式形成向市场净投放为主的格局;另一方面适当发挥存款准备金工具的流动性调节作用,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处于适度水平。,补充资料:当前我国主要宏观经济政策,财

9、政政策:财政部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支出方面:教育:实现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4%的目标;医疗: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年人均240元;社保:实现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安居:大力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财政收入方面:完善结构性减税的路线图,降进口关税、扶小微企业、“营改增”扩围、资源税消费税改革四举措成为明年政策的重点。,补充资料:当前我国主要宏观经济政策,案例内容:1929年10月24日,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价格雪崩似地跌落,人们歇斯底里地甩卖股票,整个交易所大厅里回荡着绝望的叫喊声。这一天成为可怕的“黑色星期四”(Black Thursday),并触发了美国经济危机。随即席卷整个

10、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持续最久的世界经济大危机。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40%,各国工业产量倒退到19世纪末的水平,资本主义世界贸易总额减少2/3,美、德、法、英共有29万家企业破产。资本主义世界失业工人达到3000多万,美国失业人口1700多万,几百万小农破产,无业人口颠沛流离。这次危机被称为“大萧条”。,补充资料:1929-1933世界经济大萧条,案例内容:大萧条后,美国新上任的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实行了以国家干预经济为核心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被称为“罗斯福新政”。大萧条彻底暴露了市场机制自发调节的缺陷,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倡导国家干预经济,摒弃自由市场经济理论,并提出国家调节社会总需求的政策主张。此后西方各国走上了国家干预的道路,直到19世纪70年代。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政府首先对金融机构进行直接注资,规模是空前的,如美国最大的前10家银行就有9家被救助;包括核销不良资产;包括接管金融机构和国有化,整个市场救助资金达数万亿美元。其次政府出台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包括减息,如美国从5.25%降到0-0.25%,英国从5%降到1.25%;包括减税;包括向市场投入流动性。,补充资料:政府对市场的救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