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大学生学习积极性因素调研报告.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241555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影响大学生学习积极性因素调研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影响大学生学习积极性因素调研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影响大学生学习积极性因素调研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影响大学生学习积极性因素调研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影响大学生学习积极性因素调研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影响大学生学习积极性因素调研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影响大学生学习积极性因素调研报告.doc(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影响大学生学习积极性因素调研报告一、 引言 自从改革开放,我国恢复高考制度以来,高校招生规模尽管在逐年增长,但在1999年之前,高校扩招年均增长都只在8.5%左右。然而在1999年5月,我国教育部宣布扩大该年度的高等教育招生规模,而且此后几年还将继续扩大规模。 伴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大学生数量有了很大的增长,这势必会为我国的发展带来影响:积极影响 1国家扩大教育投资规模,高校录取率的逐年增长,使更多人能够接受高等教育,这说明我国已经初步进入到大众化教育阶段。 2提升综合国民素质,缩小与国外受教育水平差距。 3推迟初次就业时间,缓解就业压力。教育产业规模的扩大和发展,增加了人们对教育的投资和

2、消费,也增加了教育从业人员,带动了教育相关行业的发展。 4.教育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带动经济的增长。 5.我国的教育实现飞跃性的发展与进步。 消极影响 1.高校师资力量不足,导致教育质量下降。 2.高校基础设施不全,引起多数学校扩建,使得学校承担巨额债务。 3.扩招政策扭曲了大学毕业生的供求体系,直接导致了大学生毕业后找不着工作,引起严重的就业压力。 因此,上述影响不仅说明了我国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也使得社会对大学生的素质和质量提出了一些质疑,有一些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毕业以后不能承担相应的工作,不具备一个大学生应有的能力。所以,大学生这一群体一直处于社会的关注之下,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就

3、业问题等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引起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学习积极性下降,出现学习怠倦,产生一种身心疲惫的心理状态,出现一系列不适当的逃避学习之现象。 学习积极性是学习积极性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所具有的认真与勤奋、主动与顽强的能动的心理状态。所谓能动的心理状态是基于对事物有深刻的认识而产生的认真的态度、积极的情绪、顽强的毅力和主动进取精神。 因此,可以知道学习积极性对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至关重要,那么大学生的学习状况如何?影响大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因素究竟有哪些呢?这些因素又是怎样影响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然而又如何才能提高大学生学习积极性,建立良好和谐的学习动力?这些均是本次调查研究

4、所要探讨的问题。二、调查对象与方法 调查对象 本次调研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大学的在校学生(包括一、二、三、四年级在校学生【注:】考虑到大一学生刚进大学学习,对目前的学习状态未形成主观态势,因此大一学生在本次调查中实际上未参与)随机抽取一部分进行影响大学生学习积极性因素的调研。 调查方法 通过对以往相关研究的文献分析,查阅相关资料,我研究小组认为,现有关于影响大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研究多为从心理学的角度,以学习动机、归因等理论为出发点进行的微观分析,而从系统论角度对学习积极性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的实证研究不足。 基于上述认识,按照影响大学生学习积极性因素课题研究的需要,本次调查从四个大的方向展开:一是

5、学生自己,了解学生学习的基本状况、努力程度、主观态度;二是考察学校环境以及教师教学因素;三是家庭因素;四是社会因素。如此还不够精确,问卷内容还应从不同视角,不同方面设计,以求达到比较精准的数据。本研究所采用调查研究中的问卷法,对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影响的因素有很多,但是大体上可以分为社会因素,家庭因素,个人因素。问卷主要从这四个方面设计题目并对学生进行调查。其中社会因素包括社会对大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视程度,大学生的就业情况,教育制度对大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影响等方面。家庭因素就家庭经济水平等内容,学校因素主要有学习的管理水平,教师水平 ,学校对学生的奖励制度以及整个学校的学习氛围。个人因素主要从在

6、学校的日常上课情况,课外学习,对专业的兴趣,自我激励,对人生的规划等方面加以考察。上述因素中,学校,家庭,社会因素可以概括为影响学习积极性的外部环境,而个人因素可概括为影响学习积极性的外部环境。 本次调查的问卷主要从从个人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这四个方面来设计问题,另外与部分同学交流,获得一些非常有价值的资料,这些资料同时参与问卷内容涉及,该问卷总共有27个问题。 本次调查采用分段抽样的方法 ,首先从学校所有学院中抽取了信息与计算科学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商学院、化工学院、法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这7个学院,然后从每个学院的大二、大三和大四的学生中随机发放问卷,每

7、个学院发放问卷40份,总共发放问卷280份,回收的有效问卷为210份,每个学院按照30份统计,有效回收率为75%。调查采用问卷法,经过SPSS统计软件汇总统计,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对调查结果的分析表明,调查反映的问题有一定代表性,对各高校提高大学生学习积极性,加强和改进学风建设、改进相关教学管理制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报告中,我们将结合调查结果对大学生学习积极性相关问题作深入分析,提出对策性建议。三、调查内容(见报告最后一页)四、调查结果分析从对所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汇总分析,从总体上分析所得出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状况处于中等水平,因此,我校学生的学习状况仍需进一步加强改善

8、,学生的学习水平还有待提高。1、逃课现象 对于在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逃课”这一流行甚广的名词,究其含义,是一种逃避上课的行为。 在中国社会发展进入21世纪的今天,经济、教育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与之极不相适应的是:大学生厌学、逃课现象正日益成为高校、家庭乃至社会的一种焦虑,也给各高校管理层、教师及学生辅导员带来了相当大的压力。无论重点大学还是一般院校,学生逃学旷课现象却普遍发生。教学与管理中不断出现“力不从心”的现象。克服大学生逃课现象已成为各高校教学管理中不得不面对的“通病”和难以有效根治的“顽疾”。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大学生逃课现象,据有关调查显示,当前高校

9、学生专业课平均逃课率在20%左右,基础课在25%左右,公共选修课则高50%以上的大学生有过逃课经历。不容回避的事实,大学生厌学、逃课现象正日益成为家庭、高校、社会的一种焦虑,也给高校的管理、教师授课以及学生正常学习带来很大的影响。 大学生来到大学之后,个人价值观、世界观、社会观尚不成熟,极不稳定,极易因周边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容易受到周边人、物的影响。因而失去中学时代严谨求真的学习态度,很多同学慢慢就处于一种松懈的状态。通过调查发现(见图1),在我校,有18.50%的学生从不逃课;有66.20%的学生选择偶尔逃课;有15.30%的学生是经常逃课。图1显示:偶尔逃课的人数占到学生人数60%以上

10、,这个比例给了我们一个严重警告:我校学生逃课现象十分严重,已然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不过,也从侧面反映出现在大学生学习积极性正在逐渐下降。图1 学生逃课人数比那么这些选择逃课的同学都缘何缺课呢?调查显示,有23%的同学不喜欢老师授课的方式,我国的教育模式主要为:老师讲课学生听课。很多学生在来到大学之后,发现大学的教育模式与中学如出一辙,因此丧失学习兴趣,选择逃课,我认为这也是影响大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有30%的同学是因为对所学知识不感兴趣;有17%的同学是因为身体欠佳;有14%的同学只是单纯的不想上课;有5%的同学是因为在睡觉,所以才不去上课;还有15%的同学是因为有其他事情处理,因而耽

11、误上课。由上述数据可以看出,虽然学生不去上课的理由各种各样,有些理由甚至有些荒唐,但从统计结果中仍然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下降。但是,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只有学好专业知识,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从长远角度看,学生应培养自己良好素质和综合能力,而这些都必须在平时课堂上一点一滴积累。学生逃课不仅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纪、校风,同时影响到学校教学质量和学生专业知识的提高,大学生逃课更是对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这种浪费无论是大学生个人及家庭还是对国家来说都是一种“奢侈”。2、被动学习现象 课堂授课情况 学生在老师授课时,唯一应该做的事情就是认真听课并且适当的做笔记。然而,通过我们

12、的调查,学生在课堂活动可谓精彩纷呈。 图2 学生课堂活动图从图2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认真听课做笔记的同学占到43.30%,有一半以上的同学并不是在认真听老师授课。其中睡觉和玩手机的学生各占20%,还有12.9%的学生在聊天。学生上课时不听老师讲课,而在私下选择做一些与上课毫无关系的事情,这不仅影响老师授课情绪,更是对教育资源的浪费。这些数据均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正在下降。 主动学习方面 主动课前预习或课后复习方面据研究资料显示,学习方法是否得当,是学生学习效率的关键所在。主动学习意指把学习当作一种发自内心的、反映个体需要的学习,它不仅是一种优秀的学习态度,亦是一个学生学习积极

13、性的表现。它的对立面是被动学习,即把学习当作外来的、不得不接受的一项活动。 在此次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在主动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方面:有51.8%的学生会偶尔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有17.2%的同学从来不预习和复习,而每次和经常课前预习或复习的学生仅占24.7%。课前预习能对老师这节课所讲内容有初步认识,在上课时,老师再进一步的讲解与分析,学生可以轻松接受老师所授知识,达到较为理想的听课效果;课后复习也可以进一步升华和巩固课堂知识。可是,在现实中,我校学生的情况并不乐观。 主动学习课外知识调查显示:有52%的同学选择主动专业课以外的知识,其余48%的同学不会主动学习专业课以外的知识。数据表明:大

14、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正在下降,而且情况非常不乐观,可谓主动学习与被动学习呈现一种势均力敌之态势。大学生在学校的主要任务还是学习文化知识,不只是学习专业知识,非专业知识大学生也应广泛涉猎。只有加强文化素养,才可提升内在修养;只有全面发展,才能有更上一层楼的进步,才能做一名合格的当代大学生,真正成为国之栋梁,对国家、社会犹如中流砥柱一般。以民族大学为例,周末时在图书馆学习的学生出现人满为患的现象,而在学生寝室很少能见到学习的同学,大多学生都从事一些与学习无关的的事情,诸如上网、睡觉等,这些同学未曾想过主动去学习,而是把美好的青春时光花在对你现在、将来毫无回报的事情上。综上所述:我校多数学生在主动学习方

15、面,处于一种消极抑制状态。可见,大学生学习积极性正在逐渐下降。主动学习的习惯,本质上是视学习为自己的迫切需要和愿望,坚持不懈地进行自主学习,自我评价、自我监督,必要的时候进行适当的调节,使自己的学习效率更高、效果更好。当然,不是每个人都是天生的“爱”学习者,所以培养主动学习的习惯,有时候也需要别人的提醒和帮助。而且,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也是一项有效的提升学习兴趣的有效策略。 作业完成方面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学生抄袭作业的情况十分严重,也是一种普遍现象。图3 学生抄袭作业人数比图3显示:抄袭作业与自己完成作业的学生人数形成鲜明对比。偶尔抄袭作业的人数占到学生人数的一半以上,从不抄袭的学生占23.8%

16、,而经常和偶尔抄袭的学生占到了86.2%。这些数据意味着我校学生的作业情况非常糟糕,如果学生作业不涉及期末考试成绩,那么情况会比这更糟。种种迹象表明:我校学生被动学习现象十分严重,亦很普遍。也证明着大学生学习积极性正在逐渐下降。通过调查所得数据显示:有21.9%的同学是自己通过获取第一手资料后认认真真完成,有48.5%的同学是在网络上摘抄别人的研究成果,另外在自己加工一下,从而转变成自己的成果,另外,有29.5的同学临时修改同学作业或者是通过其他渠道来完成老师不值得作业。因此,从上述数据发现,认认真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的同学仅占三成,不言而喻,有七成的大学生在完成老师布置作业时持敷衍之态。 该

17、组数组更加印证了我校多数学生处于一种被动学习的状态。我国的高等教育质量下滑,从大学生在学习中的态度显而易见,同时这也将归咎于大学生学习积极性正在逐渐下降。而且,通过调查结果我们还发现,当下大学生对网络均有一定程度的依赖性,现代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在信息时代知识大爆炸的今天,全球已经步入网络信息时代,人们可以借助以互联网为标志的各种先进信息传播手段,轻松获取所需的信息与知识,网络资源的丰富与便捷,是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队网络有依赖性的主要原因,所以说网络也是影响大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个因素。当然,我们并非不赞成同学从网络获取学习资料,网络究竟对大学生学习的利弊,究其原因,还需要大学生自己对网络的依

18、赖程度,如果将网络资源仅当参考,则是有益于大学生的学习。因此,传统学校教育已不再是社会知识正式传播的唯一途径, 教育目标也不再是传授具体的知识,而是传授如何获取知识。这些变革警示着高校老师不能再墨守成规,需要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和理念。3、 考试作弊现象(见图4) 图4 学生考试作弊行为人数比 图4表明:我校虽然严厉打击考试作弊行为,但在实际调查中发现,考试作弊的同学亦不在少数。由此说明,我校的考试管理制度尚不完善,仍需加强管理,杜绝学生考试作弊行为。因为考试作弊,学生可以取得较为满意的成绩,能够通过考试,所以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就会丧失学习动力。这也更加体现出大学生学习被动,进一步证明大学生学习

19、积极性在下降。4、 课余时间现象 在大学学习生活中,大学生主要应该做以下两件事。第一,看书学习,增加自己文化知识,提升个人内在修养。第二,参加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兴趣,丰富生活,提升实践能力。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见图5)。图5 大学生课余活动安排据图5数据显示:看书学习与参加课外实践活动的学生有68%。还有40.5%的学生选择上网,14.8%的学生把课余时间花在个人感情上,另有7.1%的学生再做其他事情。(注:对于谈恋爱与进行体育娱乐的学生,我们不反对)。但是,选择上网(注:调查中发现,上网学习的学生较少)的学生不仅是对自己的美好青春不负责任,更是对时间资源的浪费。通过对大

20、学生上网的相关调查,我们得出以下数据:上网娱乐的学生占40.5%;上网学习的学生占34.8%;从事其他事情的占24.7%。上述数据表明:在如今网络信息时代,部分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不再是从事与学习相关的事情,而是选择上网,成为一名“网络孤独者”,这说明学生的兴趣已经逐渐转移至网络,这依旧是对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的一项有力证明。综合上述四种现象,我们发现,就学生整体而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正在下降。 学习的成功,不仅与智力因素有关,而且也与非智力因素密切相关。非智力因素包括动机、态度、兴趣、意志等,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发动机和调节器,在学习活动中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而这些因素直接体现为学习的积极性。影响

21、学习积极性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但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对其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个人因素 学生个人因素是指专业兴趣、个人情感、人生规划以及学习动机。这些自身因素是影响学习积极性的内因,对学生的学业成就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也决定着其它诸如社会、学校及家庭因素所起的作用。 1、专业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专业兴趣是一个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着很大影响的因素,很多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往往会因为对自己的所学专业不感兴趣而无心学习,浪费了自己宝贵的时间。经过调查(见图6): 图6 学生专业兴趣图有11.4%的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很感兴趣,有56.7%的学生比较感兴趣,感觉一般的学生占25.7

22、%,表示完全没兴趣的学生只有6.2%。该组数据表明:总体来说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比较满意,但是仍然有一部分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并不满意。在专业选择上,只有16.7%的学生是根据自己的兴趣,而其他学生是因为专业就业前景好、被调剂等其他原因。可见专业兴趣对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起着很大的引导作用。2、 个人情感。在大学,感情生活是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一部分。一个人的感情容易诱导其心理变化,而一个人的心态,是积极学习的必要条件。经过调查,有42.9%的学生认为感情生活对自己的学习生活有重要影响;有35.7%的学生认为感情生活是学习生活的调剂品,表示一般;另有9.5%的学生表示无所谓。而表示反对的学生只有11

23、.9%,他们认为会耽误学习。所以,个人情感亦会会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3、人生规划。所谓人生规划就是一个人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个人发展的志向,对自己的未来的发展道路做出一种预先的策划和设计。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大学四年是大学生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所以更应该在即将步入社会的这个过渡期有一个明确的人生规划。在实际调查中,我们发现有明确目标的学生只有15.2%,而有规划却不明确或没有付诸实施的学生占到了76.7%,更为可悲的是,还有8.1%的学生没有规划。没有明确的人生规划,就像没有航向目标的船,随波逐流。所以,没有明确人生规划的大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缺乏学习动力,不知道自己

24、的奋斗目标,更无须谈积极学习,故而学习成绩普遍不理想。因此,明确的人生规划对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着不可估量的消极影响。4、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个重要的内部原因,它设定学生学习的基本方向,培养,激发和提高学生自我成就的愿望,有助于改变他们对学习的消极态度,提高学习积极性。调查发现,有34.3%的人学习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有更多的人选择将来找一份好工作,有一小部分人选择了考研或者出国,还有41.4的学生是为了与同学竞争,拿取奖学金或是为了考取对自己未来发展有利的证书以及其他目的。调查表明:我校大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是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将来找一份好工作,考研或者出国。二、

25、学校因素学校因素主要包括教师教学水平、教学管理水平,学习氛围以及奖励制度。1、 学校教学管理、奖励因素。学校良好的管理与奖励服务往往凝结成为学校良好的社会声望与吸引力,提升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催生学生的自豪感,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发挥起着推动作用见。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学校教学管理水平优秀的仅占到了10%,认为良好的占到了31.40%,而认为学校的教学管理水平一般的却占到了45.20%,这也说明了北方民族大学的教学管理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通过改善学校的教学管理水平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针对学校的奖励制度,有22.40%的人认为学校的奖励制度能够极大程度的激励学生,而认为学校的奖励制度起不到激励

26、学生的作用的仅占到了11.90%,这说明学校的奖励制度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个重要因素(见表1):表1.学校因素对大学生学习积极性影响问题9选项比例问题10选项比例请你对学校的教学管理水平进行评价A.优秀B.良好C.一般D.差E.不清楚10.00%31.40%45.20%7.60%5.80%你如何评价学校的奖励制度A.极大程度的激励学生B.基本上还能激励学生C.起不到激励学生的作用D.不好评价22.40%45.20%11.90%20.50% 2.教师与教学因素。教师和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引导因素。在这一方面,经过调查显示,有7.60%的人认为学校的教师教学水平优秀,有46.70%的人认为教师

27、的教学水平良好,有34.30%的人认为教师的教学水平一般,另外有11.40%的学生对我校的教师水平评价较差或不清楚。这些调查结果一方面表明北方民族大学在教师的教学水平上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教师的教学水平是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一个关键因素。 3.学习氛围。学习氛围或者说学习风气既体现着学校学生管理的有效性,也会对身处其中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在调查中发现:图7 学校学习氛围图有8%的人认为学校的学习氛围达到了优秀的水平,有38%的人认为学校的学习氛围良好,44%的人认为学校的学习氛围一般,该数据表明我校学习氛围水平处于中等。另有10%的学生评价较差或者未予评价。图

28、7显示:优秀到一般的学生人数呈递增趋势变化,说明受学校学习氛围影响的学生人数在增加;而从一般到差的人数变化成递减趋势,这说明受学校较差学习氛围影响的人数在减少。有关学习氛围对学习积极性的影响程度方面,有17.10%的人认为学习氛围极大程度地激励学习,有34.80%的人认为基本上还能激励学习,有15.70%的人认为学习氛围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起不到激励作用,另有23.30%的人认为学习氛围不但不激励、反而降低学习热情,还有9.10%的人未予评价。 从以上结果可以得出,学校的学习氛围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着较大影响,而且北方民族大学学习氛围(包括学校、班级以及宿舍)处于中等水平,还有待进一步加强,营造

29、更好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三、家庭因素(注:有人认为父母对大学生学习的关注度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本小组成员经过讨论分析认为,大学生已具备独立成熟思维,有独立自学的能力,因此无需父母关注,本次调查未予采用)家庭因素主要包括家庭经济水平。就与部分同学深入谈话以及当下现状观察,大学生在外兼职的人数绝非少数。我校是一所民族高校,汇集了各民族学生,绝大数学生来自偏远且经济相对较为落后地区。因此,作为寒门学子,为了能够减轻父母经济负担,帮助自己顺利完成学习,部分学生外出兼职赚钱。然而兼职会影响大学生的正常学习时间,因此,一个家庭的经济水平,对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着较大影响,且两者之间有着

30、较强的关联性。经过调查(见图8), 图8 家庭经济水平对大学生学习积极性影响程度 我们发现:有62.9%的学生认为家庭经济水平对大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影响很大,而认为很小或没有影响的学生只占到了37.1%。该数据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个家庭的经济水平,对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着较大影响,而且进一步验证了两者之间有着较强的关联性。四、社会因素社会因素主要表现为社会对大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视程度,以及社会的就业形势,人才需求,教育制度的影响等。1、社会对大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视程图9 社会对大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视程度图9数据显示,有53.3%的大学生认为社会对大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视度并未降低,说明社会对大学生学习成

31、绩的重视程度与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之间没有太大的关联性。2、就业形势 依据当下我国就业情况来看,大学生就业难依旧是社会所关注的焦点。由于我国目前正处于发展阶段,国内人才市场需求不均衡,导致某些专业比较热门,大学生普遍追求热门专业,摒弃一些冷门专业,导致国内各类人才供给不均,出现人才剩余的现象,导致大学生就业难。 经过调查,有13%的人认为自己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很好,有48%的人认为较好,另有39%的人认为一般或差。另外,有22.4%的人认为就业前景对自己学习积极性影响很大,有50.5%的人认为较大,有18.6%的人表示影响一般,其他人认为对他们没有影响。从上述数据显示:就业前景与大学生学习积极性

32、相关性很强,影响很大。就目前状况而言,就业形势不佳,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逐渐下降,部分同学的学习态度逐渐转变成“混文凭”。3、教育制度教育制度的改革也是当今社会人们关注的一大热点问题,因此我们在设计问卷时也将教育制度考虑在内,从调查结果显示,有12.9%的同学认为教育制度对自己学习积极性有很大影响,有45.7%的同学认为教育制度对自己产生较大影响,有31.9的同学表示影响一般,而仅有9.5%的人认为当前教育制度对学习积极性没有影响。调查数据显示:超过一半的同学认为当前教育制度对自己学习积极性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这也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教育制度也是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个重要因素。4、 民族与区域

33、北方民族大学,是一所民族院校,我校学生来自全国各地,不同民族、不同地区。部分同学来自偏远地区,教育相对其他地区来说比较落后;还有来自新疆及西藏等少数民族同胞在语言方面对学习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有40.5%的学生认为民族的不同或区域的不同,对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民族与区域的不同,也反映出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此影响。四、小结与讨论上述的各种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因素相互作用,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是这些影响因素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影响程度是不均衡。如果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一个排序,首先应该是学生自身主观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然后是学

34、校因素和家庭因素。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可以从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各种因素入手,分别采取相应的对策,例如,可以开展相关的科学的学习观教育活动,引导学生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还可以加强对学生职业规划的指导和教育,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自我,对自己的人生进行明确规划,树立远大的目标,激励自己不断进步。学校也应该充分满足学生的需求,加强学校的教学管理水平,加强资源建设,学风建设,专业建设,制度建设,使学科的设置更加科学合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要完善各种学生奖惩制度,构建学生学习的激励机制,竞争机制和压力机制等等,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工程,它需要社会,家庭,学校和学生密切配合,这样才有可能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在本次调查过程中,由于时间紧迫,在问卷的问题设计上可能还存在很多的漏洞和缺陷,而且在问卷设计好以后,本来是应该对问卷有一个客观检验或者主观检验的过程,但由于时间问题,问卷省略了这一过程,只是在小组内部讨论,大家各自提出了自己的修改意见,而且在问卷的发放上也可能有疏漏之处。但总体上来讲,这次问卷调查结果仍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从中能够反映出当下大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影响大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