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镜教学反思.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436890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9.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宝镜教学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宝镜教学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宝镜教学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宝镜教学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宝镜教学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宝镜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宝镜教学反思.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宝镜教学反思宝镜教学反思 管弄小学 罗黎萍 宝镜是一篇童话故事,内容比较浅显,但是篇幅比较长。那么教学中如何做到长文短教,提高课堂效率呢?我主要采取的是抓住文章的重点段落,关键的句子,文中看似矛盾之处,设计读的训练、思的训练和说的训练。 下面谈谈我对这节课的反思: 1、摆正学生的位置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上,我们要创造一切条件,让学生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从中给予鼓励、肯定、指导。 教学中:在出示了小作者看到了如此神奇的宝镜,又听了老婆婆这样说,是怎样说,怎样做的句子后,学生进行了质疑。“我想知道为什么我刚开始不要镜子,后来又说我要我要呢?”? 面对学生的质疑,我鼓励每个人发表意见,对于

2、非常精彩的回答,我给予高度的赞赏,“你能抓住句子中前后有矛盾的地方提出问题?这是进行质疑的一个很好的方法?”通过我的点评让每位学生了解了这种质疑的方法,而方法的取得来自于学生自己的实践。随后的解疑过程中,学生的发言欲望更高了。 课堂上,每一次能力的提高,方法的取得都来源于学生的实践,教师的参与、指导都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习得。 2、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 课堂教学,总是在不断的变化着。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经常会有各种情况产生,学生的思维火花也在不断地涌现。面对这些情况,我把握时机,加以引导,切不可置之不理。 教学中,学生对“什么我刚开始不要宝镜,后来又要了?”在练说中,这个问题有多种看法。此时,学生的

3、思维是那样的活跃,他们在不断的思考。对此,我没有给予任何肯定的对、错,而是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再去读、去思、去表达,这样学生们越说越明白,越说越精彩,既理解了文本的重点,又提高了说的水平。学生的思维得到了训练,发展。 课堂是学生、教师共同的舞台,需要双方共同全身心的投入、参与。 3、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在朗读训练中,引导学生抓住表示“我”对待宝镜态度的两句话,请学生在自读、互评中读出“我”不同的语气、态度的变化。突破朗读上的难点,然后再组织学生回到整体,分角色练读这一部分。但是朗读指导得还不是很到位,没有给予学生充分的朗读时间,朗读形式有点单一。 这节课分一教时完成,既要完成识字教学、朗读教学,又

4、要让学生理解文本,最后还要拓展文本知识,显得有些仓促,以至于有的环节就只是留于表面,不够扎实。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学会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让学生真正在课堂中掌握知识,提高教学效果。篇二:二年级下语文教学设计-宝镜-沪教版 宝镜 1.识记“婆、递、揭、拨、试、绩、抚、摔、砸”9个生字;书写“婆、递、拨、绩、抚”5个汉字;积累“抚摸、粉碎”等7个词语。 2.能正确朗读课文,重点读好“我”和老婆婆的对话。 3.能熟读课文,了解内容;能联系课文内容读懂“我拿起宝镜,轻轻地抚摸了一阵,往地上狠狠地一摔,将它砸得粉碎”这句话;在阅读的过程中,初步懂得不劳而获是不足取的,要想取得成功一定要付出努力的道理。 1.

5、识记“婆、递、揭、拨、试、绩、抚、摔、砸”9个生字;书写“婆、递、拨、绩、抚”5个汉字;积累“抚摸、粉碎”等7个词语。 2.能正确朗读课文,重点读好“我”和老婆婆的对话。 1.能联系课文内容读懂“我拿起宝镜,轻轻地抚摸了一阵,往地上狠狠地一摔,将它砸得粉碎”这句话。 2、在阅读的过程中,初步懂得不劳而获是不足取的,要想取得成功一定要付出努力的道理。 一、启发谈话,引出课题 1、师:在奇妙的童话世界中,有着许多神奇的宝物。这节课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两样神奇的宝贝,一个是点金盒,另一个是宝镜。让我们通过课文了解一下它们到底有多么的神奇。 3.出示课题:18 宝镜 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 自学要求: 三

6、、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四、完成填空: 一位老婆婆下坡时( ),我把她( ),又将她丢失的小布包( )。于是老婆婆先送我,我。又送我,起先我也,可后来我。板书 交流 学习生字婆:读好“婆婆” 递:形声字记 全班齐读填空。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理解宝物的神奇。 自读3、4、7、8小节,结合出示的句式,说一说两件宝物有什么神奇的作用 可以 ,有了它,你将 。 学习生字揭、试、绩 指导朗读,读好老婆婆的话。 2.面对这两件神奇的宝贝,“我”是什么态度? 读课文49小节,用“ ”画出有关语句 交流 出示:我的头摇得像拨浪鼓:“谢谢你,我可不要这样的钱。” “这样的成绩是假的,我才不

7、要呢!” a学习生字拨 形近字区别:拨拔 b 动作演示:头摇得像拨浪鼓;从“我的头摇得像拨浪鼓”可以看出什么?指导读句。 c“这样的钱”和“这样的成绩”分别指什么? d,同桌合作朗读我和老婆婆的对话,想一想“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五、理解为何“我”前后的态度不同。 二、师引读:老婆婆见我这两样东西都不要,叹口气说 三、听了老婆婆的话,我对宝镜的态度发生了变化。 出示:我一听,立刻说:“我要,我要!” 我拿起宝镜,轻轻地抚摸了一阵,往地上狠狠地一摔,将它砸得粉碎。 指一人读。 学习生字抚:做动作 摔:字音老师 笔顺 砸:字音 笔顺 我们把字宝宝送回去,一起来读一读这两句话,想一想,你有什么要问

8、的? 质疑疑问一:为什么“我”一会儿不要宝镜,一会儿又要? 疑问二:为什么“我”先轻轻地抚摸宝镜,又狠狠地一摔? 交流 同桌分角色加上动作读一读1013小节。 四、小结全文,感悟道理 不劳而获的财富,虚假的成绩是不能要的,要想取得成功一定要付出努力。 五、拓展迁移 创设情景,续编故事: 和同桌合作,说一说老婆婆听到宝镜被砸碎的声音后返回来,她和“我” 之间会有一段怎样的对话? 五、复习巩固 六、写字指导:婆 板书 18.宝镜 不贪钱点金盒 不要 不劳而获的金钱 诚实宝镜 不要 虚假的成绩 要 砸碎篇三:18宝镜教学设计 18宝镜 1.识记“婆、递、揭、拨、试、绩、抚、摔、砸”9个生字;书写“婆

9、、递、拨、绩、抚”5个汉字;积累“抚摸、粉碎”等7个词语。 2.能正确朗读课文,重点读好“我”和老婆婆的对话。 3.能熟读课文,了解内容;能联系课文内容读懂“我拿起宝镜,轻轻地抚摸了一阵,往地上狠狠地一摔,将它砸得粉碎”这句话;在阅读的过程中,初步懂得不劳而获是不足取的,要想取得成功一定要付出努力的道理。 一、启发谈话,引出课题 1、师:在奇妙的童话世界中有着许多神奇的宝物,如仙女手里的魔术棒等,你还知道有哪些宝物? 2.出示图片 这节课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两种神奇的宝贝,一个是点金盒,另一个是宝镜。让我们通过课文了解一下它们到底有多么的神奇。 3.出示课题:18 宝镜 二、初读课文 1.听录音读课文 2. 自由读课文,边读边自学课文中的生字。 3.边读边思考问题:文中的两件宝贝是谁的? 为什么会把这两件宝贝给我? 我有没有要? 4.学习生字婆、递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理解宝物的神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