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论文:让初中数学的课堂更“美”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数学论文:让初中数学的课堂更“美” .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让初中数学的课堂更“美”李 俊内容摘要: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进行有效备课,让学生能感受到数学的美,真正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真正做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体现数学的“美”。关键词:新课程标准、有效备课、初中数学备课是教师教学工作中极其重要的内容之一,它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对教学全过程作出的总体设计。新课标突出了对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等三个方面的要求,由过去单纯注重知识传授转为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愿望和能力的培养。备课的充分、周全与否,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劣。在新课程理念下,呼唤我们一线教师职业角色转型,要求我们要站在课程改革的前沿,不断地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将
2、新课程理念溶于教学实践,使自己的行为尽快地适应课改的要求。一由备“教”转向备“学”备“育”传统备课中的目标确定是一种知识的预设。新课堂的特征具有开放性,开放的教学目标不仅是传授知识与技能,更要教会学生通过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渗透情感与确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看见的知识与技能为显性目标,看不见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为隐性目标。开放的教学目标也可分为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掌握本课和本单元知识、技能为短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勤于思考、善于探索、长于合作、追求真理为长期目标。只有在这种动态目标的导引下,才能承载新课程标准中倡导的“三维目标”的有机落实。我们的备课应该更多的是思考如何让学生更好的投入到课
3、堂中,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在学习中如何去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方法,如何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初二数学中有一节勾股定理的备课中,我补充了大量有关勾股定理的历史资料,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了解历史知识,了解中国古代科学的发展,增强民族自豪感。在备课时引入了生活中勾股定理运用的实例,课后要求学生到社会上去寻找有关此定理的应用实例。数学是美的,如何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美,这就是我们数学老师在备课中要思考的问题,要着重思考备如何“学”,如何“育”,改变过去仅仅是思考如何“教”的备课。二由备“书”转向备 “生”备“堂”传统的备课基本上以备“书”为主,备课本上的教材,备参考书上的建议,一切都是以
4、课本,教参为主体。但这样的备课其实忽视了很重要的一点,即教学是一个师生互相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教学过程里师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展。这一切具有不可预定性,所以我们的备课不能只备“书”,还要备更重要的“学生”。 学习要求应让学生带着问题进教室,通过猜想、尝试、分组讨论、反思,让学生带着新的更高层次的问题走出教室。随着教学的不断展开,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创造的火花不断迸发,这一切需要备课不断调整,不断生成。教学过程中学生会提出许多始料未及的问题,学生鲜活的体验大量涌现,开放目标不期而至。例如我在上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时,有一个学
5、生就说了一个系数比较复杂的方程,让我始料未及。因此,不能让活人围绕死的教案转,要在调整中获得新的发展,在超越预定目标中获得创新。所以备课不能是定案,只能是预案。教案的设计不是为了限制其生成性,而是为了使其生成性发挥得更具有方向感,更富有成效。备课时,教师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因校因人制宜,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有创意的教学课堂模式,让学生时刻充满新鲜感。只有这样才能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使全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来,使每个人都获得身心的愉悦和在原有基础上有较大发展。 又如我在上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1)直接开平方法时注意到在老师的数学文化背景中,我们通常都是这样认为的:这是一个技能
6、训练的的知识,是需要熟练掌握的,教起来也比较容易,老师准备起来也是比较轻松的。这些老师“缄默知识”支撑着我们的做法是:出示范例教师学生互动解决学生训练教师反馈。在这些做法中,许多老师注意到了数学思想的贯穿作用,借助教材的安排,进行了“个性化”的渗透。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的课堂就显得有些松散,有些无奈,有些叹息,因为这样的课堂缺乏学生的深层次的思维参与,也就是说:他们没有多少有效的思维参与,也就没有思维的激动,没有这些,会有“获得”的喜悦吗?没有这些,下面会有“发现”的可能吗?所以我在备课时注意了几点:首先,用思想去点燃思想。为什么这样说?因为我们是要研究出“解法”,那就要行动,行动就生困难
7、,困难就得想办法,这个办法就是思想产生的根源:我会解决哪些一元二次方程?为什么?这是学生自身“经验系统”已经存在的知识,那就很有可能在老师的有效的导向下“自然”的流向我们最重要的载体教材的安排;其次,从课堂上看,这一节的教学要时时注意不仅要教学生“这样解”,更重要的是要教学生“怎样解”,如第一课时教学中有一个方程:16(x1)2=25,当你仅仅引导学生把方程变为(x1)21.25时,我们对“教”和“学”都感到沉重。为什么非要两边都除以16?这里有教的太死的原因,也有学的不活的问题,主要是教的问题,一旦和学生的知识“生长点”结合在一起:我们这样做是为了什么?(使左边含有未知数的代数式的平方形式。
8、)其依据又是什么?那么学生的就会这样处理:(4(x1))2=25,仔细分析,虽然都已经解决问题,但是前者停留在“学会”的水平上,后者已经上升的“会学”的层次上了。最后作为整体的一节,老师在完成“公式法”的教学后,思维就停止了。其实我们可以对这个公式再作两方面的分析:1.这个公式“美”吗?美,公式含有我们学过的六种运算,这是我们学过的任何一个公式都没有的,这不正说明的数学的简洁美、和谐美、统一美最好的案例吗?2.从公式结果进行逆推,你可以发现什么?你就会发现方程当同乘4a时,得到:4a2x2+4abx+4ac=0,再配方得(2ax+b)2=b24ac,再接着往下做,你就会发现这种解法解决了课本上
9、的不好解释的问题,也更方便了,判别式的本质是(2ax+b)2,不是别的,这不是更有助与说明为什么判别式在高中不等式讨论、函数极值作用巨大的原因了,还有最重要的:当我们“执果索因”的时候,我们已经不知不觉的摸到“分析法”的脉搏了,不值得庆贺吗?这方面的知识是不是要“见缝插针”、“因势利导”的和学生一起学习?三、由单“备”转向“评”与“变”传统的备课是施教前的精心设计,一旦物化为教案,就一劳永逸,反复使用。按新课程标准来看,完整的备课应该是教学前的预案教学中的第二次备课教学后的反思。备课的精华在教学中的第二次备课,教学中,有时候学生的行为并没有按老师的设计意图来进行,教师要及时巡视,了解学生的原始
10、理解,发现富有创意的闪光点,从而调整教学目标、教学问题、教学流程,完成第二次备课。备课调整后的教学,不是老师牵着学生走,而是学生思维推着老师走,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发展,让学生自己去感受数学的“美”。老师既不扼制学生的看法,又不搁置学生的问题,而是顺着学生的思维探究下去,时时刻刻都体现“心中有人”的教学理念。教学后的反思有批判地在行动结束后的反思,这种反思是很个性化的,除了常规的得失思考外,还可以是课堂上出乎意料的事情的处理机智,或探索一个学生会心一笑的缘由,或知识储备不足而引起的尴尬等等。评价可以是自评,也可以让学生来评价,或者是教师集体评课,这些课后的反馈,能及时的指出我们备课的缺点
11、,需要改进的地方。而我们教者可以根据这些评价适时地做出调整,改变。备课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它不是一成不变的,增加课后的“评价”与“改变”,对于提高我们以后备课有着很大的帮助。总之,我们的备课要从新课标理念出发,尊重学生主体学习地位,思考让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合作学习,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防止学生的学习活动流于形式,切实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参考文献【1】曹才翰:中学数学教学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0.1【2】“中小学新课程教学问题探究和教师专业发展系列丛书”编审委员会:新课程教师课堂技能指导.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6.7【3】张君达、郭春彦:数学教育实验设计.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4.12【4】袁振国:教育新理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